“道德银行”的困境及其伦理启示
2009-07-30程建军叶方兴
程建军 叶方兴
摘要:“道德银行”是近年来推出的旨在推进公民道德建设的一种创新式的方式,其伦理实质是用一种功利化的方式推进美德建设。“道德银行”的实施存在着理论与实践上的双重困境:在理论上,“道德银行”与美德存在着内在的冲突;在实践中,“道德银行”容易产生伪善。“道德银行”所产生的困境给我们的主要启示是:道德建设应合理地明晰道德的层次,结合道德自身的特点;道德建设尤其是美德建设不能采用功利化的推行手段;应在充分考量现实道德生活环境的基础上合理地运用不同的伦理理论。
关键词:“道德银行”;伦理;美德
中图分类号:B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4608(2009)03-0024-05收稿日期:2008-12-19
作者简介:程建军,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叶方兴,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生210044
“道德银行”是近年来才推出的一种道德建设方式。自2001年湖南长沙市岳麓区望月湖社区推出了全国第一家“道德银行”之后,“道德银行”风靡全国各地。其出现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与争论,赞成者有之,批评者亦不少。然而,在实行了一段时间后,不少“道德银行”或是因舆论压力或是因“经营惨淡”而纷纷关闭。本文欲对这一现象予以系统反思,并揭示出这一现象的伦理启示。
一、“道德银行”出现的时代背景及其伦理特点
(一)“道德银行”出现的时代背景:道德现状的忧思
“道德银行”是着眼于当前社会道德现状旨在推进公民道德建设所推出的一项创新式的道德建设方式。当前,对道德现状的堪忧可谓反映了每个人的心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取得了全面、长足的发展。然而,在急剧转型的社会变革中,我们的道德状况确面临着空前的震荡。社会公德的缺失、德性的失落、人与人之间的道德冷漠、伪善的兴盛等一系列道德现象都是对我们当下社会道德现状的一个较为深刻的刻画,反映出我们道德现状的种种弊病。以社会公德为例,当下的国人出境旅游时在很多国家成了“不文明”的代名词,不排队、大声喧哗、随地吐痰,不管走到哪里,脱了鞋就晒脚等现象暴露出国人社会公德的淡漠和弱化。东北某城市日报曾刊登这样一条消息:市政府刚刚配置的90多个卫生箱,一夜之间已经有六、七个铁皮做的内胆被偷走。此类现象屡屡常见。为优化当下的道德环境,各种方式的道德建设方案也不断地被推出来。2001年9月20日,党中央印发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以“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为核心内容的基本道德规范成为广大公民日常生活遵循的行为标准。2006年以来,“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又确定了公民的道德价值取向和道德行为准则,为人们的道德实践提供了正确的导向。
“道德银行”也正是在这样一种宏大的社会背景中出现,旨在作为一种道德建设方式对现实问题做出回应。“道德银行”把“储户”(社会成员)的良好道德行为转换成道德币的形式存人“银行”,“道德币”的多少意味着该“储户”所做的志愿服务以及好人好事的多少,同时“储户”可以根据“道德币”的多少向“银行”申请帮助或享受相应的待遇。通过这种外在的物质或其他的方式(如:帮助)来激励社会成员从事良好的道德行为,从而整个团体最终整个社会就会形成一个良好的道德氛围。这一预想直接指向当下的道德现状,有着积极的意义。道德建设的意旨也就在于完满地拯救道德现状,营造一个相互关爱、和谐的社会。
(二)“道德银行”的伦理特征
“道德银行”要求人们“储蓄”良好的道德行为并依据储户的“道德币”进行外在的激励,以此推进道德建设。在其性质以及实现方式上,“道德银行”具有如下特征:
首先,从“道德银行”的对象看,“道德银行”要求“储户”储存的是良好的道德行为(美德行为)。这些行为在道德实践中往往表现为:互帮互助、见义勇为、尊老爱幼等。可以看出,这些良好的道德行为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它们都是旨在增进人际关爱、社会和谐的利他性行为,也即伦理学中的美德。道德本身是个复杂的体系,其内部存在不同的层次划分。一般来说,道德在内涵上,既包括了人人都应践行的基本的道德规范,也包含了只有少数人在特定情况下才为之的美德。因此,“道德银行”实质上“储存”的并不是完整意义上的道德,而是道德内涵中较高层次的美德。在这个意义上说,“道德银行”又可称之为“美德银行”。美德在其实际效用上能够促进社会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爱和社会整体的和谐,从终极意义上来说,它指向人类的幸福。“幸福是通过德性……而获得的……”。这一点,也正是“道德银行”设立的最终目的。
其次,从“道德银行”的运行机制看,“道德银行”的作用是通过给予“储户”奖励等功利化的形式来实现的。也就是说,“道德银行”要正常的发挥效力,真正地达到设立的目的,还需一个外在的激励机制。因此,从性质上来说,这一机制明显是功利化的。实际上,“道德银行”之所以冠之“银行”就在于它在实践中是按照银行功利化的交易机制来推进道德建设的。一方是“储户”将其实施的美德行为拿到“道德银行”存储,另一方是“道德银行”根据“储户”的行为予以一定的奖励。尽管在实践中,有的“道德银行”采用的是给“储户”登记的方式,有的是物质奖励的方式,有的是荣誉的方式,然而,这些都是采取了一种功利性的评价和运作机制。因此,“道德银行”的效力发生机制采取的是完全类似于银行的方式,用一种功利化的方式来诱导人们交换道德,实现整个“道德银行”的运转,已达致其设立的目的。
因此,“道德银行”本质上是通过一种外在的功利化的手段来激励社会成员实施美德行为,以此来改善我们当前的道德现状,从而促进整个社会形成互帮互助、幸福、和谐的氛围。这样看来,“道德银行”的一切问题都归结于:用功利化手段推进美德建设的问题。“道德银行”能否实施也就变成了“我们能否通过一种功利化的手段来推进美德建设”的问题。需要指出的是,我国学者、媒体在探讨、报道“道德银行”现象时,几乎都没有合理地洞悉出“道德银行”中的“道德”究竟指涉什么,没有准确地把握“道德银行”的伦理实质。同时,在分析“道德银行”利弊时,只注意到其发挥的客观效果,关注其目标,而没有精准地洞察出其功利化的外在推行手段。这就造成在分析“道德银行”的利弊时仅仅依凭它在社会中发挥的效用,而没有从“道德银行”的内在意蕴人手,深入其内部进行理论上的解读。
二、“道德银行”的困境及成因
“道德银行”的出现,在一定意义上说,的确改善了我们的道德现状。比如:做好事的人多了,互帮互助的氛围在小范围内形成等等。然而,在实施了一定时间之后所出现的困境却不得不让我们反思:通过“道德银行”的方式能不能长久、有效地推进我们的道德建设?我们能不能通过一种
外在的、功利化的手段来长久、有效地推进我们的美德建设?笔者以为这一问题的合理理清需要我们对美德及其发生机制作一深度考究。设若美德不具有用外在化、客观化手段推行的特质,“道德银行”的做法将只会是表面上热闹、而实际上却无助于真正的美德建设的。
(一)美德及其发生机制
美德也即德性是道德主体的一种内在品格,反映的是道德主体的某种精神境界,“是一种获得性人类品质”。在亚里士多德看来,美德就是“使人成为善良,并获得其优秀成果的品质”。我国古代也认为,“德者,得也”(《管子·心术上》),《说文解字》中将其解释为“外得于人,内得于己”,“内得于己,谓身心所自得也;外得于人,谓惠泽使人得之也”。也就是说,美德是一个人内在优良品性的一种显现。在实践中,人们在这种优良品性的指引下,实施着美德行为,就表明他是一个有美德的人。
从美德在道德体系中的位置看,它位于道德这一复杂体系的顶端。我国的伦理学者一般将道德做底线道德和崇高道德的划分。底线道德是人人能为也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而崇高道德也即美德只是少数人可做出的道德行为。在中国文化里,“德”即美德,它是一个备受人们推崇、充满诱惑力的概念。“德高望重”、“德才兼备”“德业双修”、“德艺双馨”等一系列敬谓不仅均表征着美德的崇高性,也反映出实践中美德的稀有性。美德常被人们视为精英道德,原因就在于处于道德体系较高层次的美德并不是人人都可以为之的,只有少数人才能践行美德。在实践中,美德行为往往表现为对自身利益的让渡,如:见义勇为,慈善事业,义工,无偿献血等。
那么,一个纯正的美德行为又是如何发生的呢?首先,美德基于人的良心觉悟和内心“善端”的自愿实现,依靠的是人们内心的自律。“德性不仅仅是一种自制,而是依据内在的自由法则,即完全由义务观念根据其形式法则而施加的一种强制”。现实世界中,做出美德行为的人往往依凭的都是内心的仁爱、同情、正义感等“能够反映主体善良品性的特征或动机”。靠的是完全诉诸于内在良心的自觉,而非靠强制的命令或外在的手段来实现。诚如康德所言:“对上帝的爱,不可能为本能,因为上帝不是感觉的对象,对人是可能的,但不能成为命令,没有一个人能够仅仅因命令而去爱某个人。”其次,美德是一种内化的服从惯常规则倾向的品质,它是在长期的习惯中养成的。在亚里士多德看来,美德(德性)是通过不断地实践获得的。“我们先运用它们而后才获得它们。”“我们通过做公正的事成为公正的人,通过节制成为节制的人,通过做事勇敢成为勇敢的人。”。一个具有从事美德行为习惯的人就是一个有美德的人,同样,一个有美德品质的人也是一个经常从事美德行为的人。最后,从美德成长的社会环境来看,美德的有效推及依赖于一个向善的社会环境。设若一个社会缺乏鼓励美德、推崇美德、敬仰美德的社会风气,人们会因为作为美德主体应有的价值未得到社会认同而失去实施美德的外在推动力。试想当一件具有优秀品质和内在善良情感的美德事件被人们拒斥、排挤甚至嗤之以鼻时,人们从事美德又有多大的期待可能性?在现实生活中,美德受人们推崇、得到人们的褒扬,同时社会各界也纷纷通过各种外在的方式鼓励、激发人们实施善举,从事美德行为。事后表扬、榜样示范、专项基金奖励等各种方式均有效地促进美德的积极推行,表明了美德的有效推及有赖于一个向善的社会环境。
(二)“道德银行”的理论困境
“道德银行”实质上是运用功利化的外在手段推进美德实施。“道德银行”的功利化的外在手段表现在:它效仿银行商业式的运作方式,视道德(或美德)为交易对象,通过外在的利益诱导来促使“储户”的美德行为与“道德银行”的利益激励之间的交换,以此来推进美德建设。实践中,竟然存在部分“道德银行”明确规定对不同的善举实行等级不同的外在奖励,这显然是对道德(或美德)的明码标价。通过对美德内涵及其发生机制的澄清,我们知道美德是一个人优秀的道德品质,美德行为映射出的是一个人内在的优良品行和善良的道德动机,美德行为的发出源自内心的自觉自愿。尽管在美德成长环境中,需要一定的外在激励,但是我们要明确的是此种外在激励是事后我们对美德行为的一种认可和赞赏,其目的是为创造一个良好和谐的美德成长环境以激发人们向善、行善。它不同于“道德银行”的功利化的外在手段。从根本上说,美德与功利性的手段是格格不入的。对于美德来说,它关注并反映的是行为者的内在动机,美德以行为者为中心。而功利的焦点集中于行为的效益,无论是边沁的“快乐”还是密尔的“幸福”,注重的都是行为的效用。实际上,“道德银行”的设计初衷就是社会发展向善的目标诉求,期冀的是一个互助互爱、和谐幸福的美好社会。这一设计的着眼点就在于塑造具有完满德性的社会成员,因为一个德性缺失、人格缺憾的社会群体是无法实现达致美好社会的。也就是说,从“道德银行”设立的旨归来看,它是着眼于社会成员个体的内在美德的。因此,在美德建设的过程中我们应注重的是如何发现并寻找一种能够激发人们自觉行善的方式,而不是一种只顾行为效果的功利化手段,“道德银行”采取的功利化的推行手段是无法实现推行美德的目的的。这样带来的结果将会是:很多人只是在那些外在的、客观的物质激励或精神奖励的引导下实施所谓的“美德”,而非基于优良的内在品性。
(三)“道德银行”的实践困境
既然“道德银行”的方式与美德生成存在着理论上的内在冲突,不具可取性。那么,假设我们在实践中大力推行“道德银行”来改观我们的道德现状。也就是说,我们采用一种含有功利色彩的外在、客观的方式来驱动我们的美德建设,那么其伦理后果将会是怎样呢?对其实践中产生的弊端的分析,或许会更加深入地加深我们对“道德银行”现象的理性思考。
一旦用功利的手段推行美德,也就是如“道德银行”的做法那样,只要一个人做了称得上是良好的道德行为(美德行为)就可以在“道德银行”中“储蓄”,并可获得相应奖励。那么便出现了这样的问题:在“道德银行”中储蓄的行为里,究竟有多大比例的行为是道德主体自觉地发自内在善性做出的美德行为?因为美德只是少数人依据内心的善良品性才能践行,我们对美德的评价是“根据主体的内在品性”(Agent-based)。用功利化的外在激励来鼓励人们实施美德行为,极容易出现人们出于功利动机而非美德动机做出的“美德行为”。因为一个外表善的行为既可以出自善的品性做出,亦可基于其他动机为之。这样,无疑为那些无善性的人提供了空间:他们完全可以基于其他目的尤其是功利的目的来实施美德行为。“道德银行”含有诱惑力的功利因素很容易造成人们实施无善性却有善行的状况(从行为上看,确实是美德行为,但行为主体却不具有内在的优良品性),也即容易产生伪善。
现实生活中,并非每个人都具有良好的道德
品性,况且大部分人都是“趋利避害”的理性人,部分人虽然做出“美德”的个别事例,但往往都是在这种含有功利内容的激励下作出的。因此,“道德银行”在实践中很容易出现有善行却无善性的伪善。伪善是一种无善心却有善行的行为样态,在本质上它是良好的善品性与基于此做出的善行为之间的断裂。伪善的存在不仅破坏了人与人之间信任的基础,更是造成了真正的善、真正的德性的流失。这一结果恰恰与“道德银行”旨在增进社会美德的初衷是相违背的。
三、道德银行的伦理启示
通过对“道德银行”的反思,我们认为:“道德银行”方式与美德建设存在着理论上的冲突,在实践中容易导致伪善,因而,它不适宜作为一种推进道德建设的方式。事实上,部分“道德银行”在实行了几年后出现的“关张”现象以及人们对此质疑的呼声越来越高,一定程度上就说明了这一点。“道德银行”出现的困境对我们当下的道德建设具有深刻的启示。
(一)道德建设应合理地明晰道德的层次、结合道德自身的特点
在现实的道德建设中,我们存在着一个较为普遍的问题:笼统地称谓并对待道德,没有合理地明晰道德的内涵。这就导致了我们在道德建设中往往出现不尽人意的效果。事实上,道德从具体的层次上看,它包括基本道德和美德。两者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基本的道德旨在维系人类社会的存在,它要求人与人之间既爱惜自己,又不伤害他人,是人之为人的根本表征。因而,它需要人人遵守。美德是在人类追求幸福过程中产生出来的行为规范,它区别于底线道德的“爱惜自己”和“不伤害他人”,而是希冀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爱即“爱他”。美德处于道德规范体系的上层,在实际生活中高于一般道德规范的基本要求,是对基本道德的一种升华。美德是一种高尚的道德品质,其高尚性就表现在它在特定的(往往是他人遭遇紧急、危险、困难时)情境之下对自身的情感、欲望、利益甚至生命的超脱。正是由于道德在内涵上有着不同的层次划分,而两种不同层次的道德又有着差别,所以,我们在道德建设时就应针对不同层次的道德区别对待。对于基本的道德规范,因其维系着人类社会的基本生存条件,需要社会成员普遍遵守;而对于美德,因其自身的特点不具有在全体社会成员中实施的广普性。因此,我们就不能通过外在的手段强制或刺激人们实施,而需要培养社会成员自觉行善的优良品质。
(二)道德建设尤其是美德建设不能采用功利化的推行手段
道德作为社会发展的重要调整工具,其孕育、产生及其推行均是根植于一定的社会环境的。就美德而言,美德行为的有效推广、德性氛围的合理形成离不开和谐互助的社会环境,这就需要一定的外在激励手段来认同、赞许并加以褒扬。笔者认为此类旨在促进良好美德环境的外在手段是必要的。我们所反对的是取用一种功利的激励手段,将道德乃至美德完全地功利化。我们应当明晰的是:道德(美德)不是商品,它无法采用诸如“银行”似的功利式市场交易手段。同时,道德也不是资本。在马克思笔下,资本是一种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资本的本性就是最大程度地榨取剩余价值。在道德建设尤其是美德建设中,我们应充分地认识到道德、美德的明确内涵、了解它们的发生机制,准确地认清:道德是人们在实践中的智慧,美德是行为主体的善良品性。它们所指向的是社会的稳定有序与和谐幸福。在具体建设时,不能够采用功利化的推行手段。
(三)应在充分考量现实道德生活环境的基础上合理地运用不同的伦理理论
现实社会是一个社会关系复杂的社会,这种复杂性来源于我们各自的角色差异。在现实的复杂社会关系中,我们总是因角色的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道德面向,进行不同的道德选择。面对不同的社会环境,我们有时是功利主义者,有时是康德的义务论者,有时我们又要是德性论者。复杂的社会关系决定着现实社会中复杂的道德生活环境。道德生活环境的复杂性向我们昭示着任何单一的道德理论建设都是无法完满地指导我们的道德生活的。我们在道德建设中需要汲取各种不同的道德理论,相互配合、相互补充,共同服务于我们的社会生活。同时,我们也应该合理地区别不同的伦理理论。德性论、功利论以及义务论等伦理理论彼此间均存在着内在差异。“道德银行”用功利的手段来推行美德,忽视了美德的内在特质和衍生机制,缺乏实践的有效性。只有在充分考量我们现实道德生活环境的基础上,合理地整合不同的伦理理论,既认清它们之间的内在关联又洞悉彼此之间的差异,方可有效地促进我们当下的道德建设。
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关系的日益复杂需要道德能够及时、有效地调整可能出现的新型社会关系。因此,道德建设的路径及方式需要不断地更新和发展,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今天出现了“道德银行”,明天兴许会出现其他新型的道德建设方式。如果在道德建设中,我们不能合理把握道德自身的特点,不能充分地考量社会成员的道德生活环境,任何一种旨在急功近利地推进道德建设的方式都注定是徒劳的,甚至反而会给社会带来危害。
责任编辑:吴增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