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课堂应用多媒体的思考与探索
2009-07-29田凤莲
田凤莲
课堂教学的整体改革应以现代教学媒体的应用为突破口,它是一个崭新的研究课题。计算机辅助教学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与研究,不单纯是教育技术的引进,更是教学艺术的充分发挥,它会引发对教学观念、教学设计、课堂结构、教学方法、学生参与等一系列的思考与探索。
应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多媒体的合理运用能使兴趣、注意等因素得到优化,学生对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全新教学方式、教师个人教学风格等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多媒体教学实践表明,学生喜欢教师采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计算机辅助教学使他们更喜欢学习化学,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应用计算机辅助教学,优化课堂教学过程
方法的根本点是,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全面提高各种能力,使每个学生获得充分的、全面的发展。坚持整体观点,重视多样化,贯彻综合观点,力争最优化是努力的方向。教师可根据自己的教学风格和学生的学情,利用计算机灵活、强大的交互性,任意组合、安排课堂教学,从而设计出更合理、更科学的课堂教学过程,使教师、计算机、学生形成一个有机的组合。教师通过计算机教懂、教准、教活、教精,师生共同进入教与学的自觉状态和最佳状态,使课堂教学具有严谨性、灵活性、多样性,增强课堂教学的活力,优化课堂教学过程。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并不是CAI课件的“放映员”,在教学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计算机辅助教学,突破课堂教学难点
现代计算机技术对图形处理能力高超,利用这一特有功能可以变抽象为具体,变静态为动态,将微观过程进行宏观模拟,把宏大场景作缩微处理,使一瞬变为定格分析,化枯燥为生动。“学习障碍”的存在是教学难点的成因之一。抽象思维的障碍、逻辑思维的障碍、语言表达的障碍等在计算机技术的上述功能下被打通、降解、消失,从而降低学习难度,使教学难点得以顺利突破。过去靠教师说、靠比划、靠表格、靠挂图、靠模型、靠想象等手段的教学来讨论分子结构,但往往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而利用计算机动画效果就能从容不迫地把一种有机物的结构进行多种不同的展示,比例模型、球棍模型、变换角度旋转、对比与复原、关键部分放大、正误对照剖析等,都能大大降低学习的难度。笔者在课件《苯》中,用软件3DMAX(三维动画编辑软件)编写2种苯分子结构模型的*.avi文件(电影文件)片段,让学生从不同角度观看苯的分子结构,跨越苯的结构的学习障碍。
应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增加课堂教学密度
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可以做到高密度的知识传授,大信息量的优化处理,大大提高课堂效率。图形不是语言,但比语言更直观和形象,比语言包容的信息量更大。动画又比图形包含更高级的输出信息,利用文字闪动、图像缩放与移动、颜色变换等手段,不仅容量更大,速度更快,效果也更好,使得加大教学密度成为可能,也并非难事,这是因为45分钟的课堂时空被计算机拓宽和延长。但是也不能一味地追求高密度,因为计算机辅助教学中,教学内容在屏幕上呈现时间短,再现次数和时间不可能很多很长;如果片面地追求高密度,将会事倍功半,这是不可取的。
应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必须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伟大的创新精神,积极提倡开展创造教育,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为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培养大批创造型人才。笔者认为,计算机辅助教学至少在2个方面有助于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
教师在使用计算机时,能增强教师本人的创新意识如果教师本人没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就谈不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应该说,教师有较高的知识水平,但由于历史上的原因,大多数教师本身可能缺乏时代所需要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更缺乏进行创新教学的方法和经验。在使用计算机的过程中,教师的思维方式、思维角度、思维的品质等都会发生深刻的变化。如果教师能经常使用计算机,接触计算机,教师的创新意识就能不断加强,这样才能真正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
学生在使用计算机的过程中,能更多地直接参与创新活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一切可能都是由教师决定,从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教学方法、教学步骤甚至学生做的练习都是教师事先安排好的,学生只能被动地参与这个过程,即处于被灌输的状态。而在多媒体计算机这样的交互式学习环境中,学生则可以按照自己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来选择自己所要学习的内容,选择适合自己水平的练习;如果教学软件编得更好,甚至教学模式也可以选择,切实做到“分层教学”。学生在这样的交互式学习环境中有了主动参与的可能,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思考,去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这种主动参与性的学习就为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创造了很好的条件,能真正体现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
(作者单位:河北省唐山市第一职业中等专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