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数学课上应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2009-07-29薛丽丽
薛丽丽
现代教育理论的主体思想是: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求知欲,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独立探索科学知识的奥妙,不断收获新知识。笔者认为,在中职数学课堂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做好3个阶段的工作。
第一阶段,课前准备阶段。准备工作应包括2个方面:一是教师方面,二是学生方面。首先教师要在课前熟知教材内容,把握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对这节课的教学应在课前有一个整体的规划,包括复习提问、引入新知、新知的讲授,都要做到精心的设计。课上练习题的选取也要有针对性,能服务于本节内容。这几个环节中,对新知识的讲授尤为关键。教师可以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来突破这一关键。所创设的问题情境,是不是适合学生的口味,这是应该经过深思熟虑的。创设问题的难易,就好比挂气球,挂的高度应该是学生站直身体拿到或踮起脚就能拿到的高度为宜,不能是挂到学生拼命也拿不到的高度,那样他就会没有兴趣去拿。问题也一样,既要有容易一些的,又要有稍微难一点,经过大家讨论可以得出答案的;而不是为了考住学生,谁也答不上来的,这样会使教师的教学陷于尴尬的境地,久而久之也会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学生方面的准备工作主要是对教学内容的提前预习,教师可以先给学生布置课前作业,使学生带着任务去预习新知,这会收到很好的效果。如果上好一节课就好比是演好一场节目,那么这时的教师应该是策划和导演的角色。
第二阶段,授课阶段。在这一阶段上,教师的角色又发生新的转变,不再是导演,而是从幕后走到台前,成为这场演出的主持人。每个主持人都希望自己的节目能够得到大家的欣赏,那么这就要求主持人的睿智,要引导现场的观众进行互动。数学课教学好比写散文,要做到形散而神不散。教师作为主导者,应使整堂数学课活而不乱,轻松而有序地进行。课堂上的气氛不怕活跃,教师应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的思路跟着自己的思路去走,鼓励每个学生针对教师创设的问题,自由谈看法;还可以让学生结组讨论,派出代表发言,不怕学生想法新,想法怪。教师的教学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学,要及时地对学生的各种想法给与正确的评价和引导。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和学生的讨论交流,引导学生发现新知的重点难点,教师最后进行点睛之笔——概括知识点。教师在教学的同时还可以实现对学生的德育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既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可以培养参与意识和协作能力,培养自信心,体味到学习的快乐、成功的快乐,做到在游戏中学习,轻轻松松掌握要学的知识点及应用方法。
课讲完之后,学生的自主学习并没有结束,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对知识点的学习进行延伸思考,所以第三个阶段就是对知识的延伸。中职数学课的教学,考虑到学生的基础及对文化课的要求,不宜延伸得过深过难,而是本着够用就行。在这一阶段,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可以通过教师引导学生结成学习小组,完成教师布置的课下思考来实现,各学习小组在组长的带领下对教师的问题进行讨论和思考,集思广益,并以书面材料的形式将答案上交教师,以便教师掌握学生的情况,给与恰当的认可和评价。教师要于下一节课前进行检查,督促学生真的做到人人参与。
总之,教师在教学中,如果能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那么就能实现教育的全面性,使教育真正做到有针对性地进行,让每位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主动成为学习的主人,在学习中能自主发现知识,收获自信、快乐与成功。
(作者单位:河北省玉田职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