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儿童绘画“三部曲”

2009-07-29徐海琼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09年17期
关键词:三部曲涂鸦绘画

徐海琼

美术,是人类高级精神活动的产物。幼儿对于美术有一种自然的需要,喜欢涂涂画画、喜欢鲜艳的色彩,正是这种需要的表现。在儿童美术活动中,绘画是最主要、最常见的活动。绘画是造型艺术中最主要的一种艺术形式,它是指运用线条、色彩和形体等艺术语言,通过造型、设色和构图等艺术手段,在二维空间(即平面)里塑造出静态的视觉形象以表达作者审美感受的艺术形式。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儿童的绘画活动大约经历了知觉、体验、反思、表达这样一个过程。儿童的绘画活动是他们心理活动的真实反映,将其心理表象进行图式化。毕加索认为,每个儿童都是艺术家。的确,在儿童的美术作品中,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表现出了一种天真无邪的稚拙美,充满着魅力。

儿童绘画的特征要从不同阶段儿童的绘画发展来看,研究证明,儿童绘画的发展大致经历了涂鸦期、象征期和图式期三个阶段。认真观察、了解不同阶段儿童的绘画发展,探析儿童的绘画特征,有利于剖析儿童绘画的心理,实施有效地绘画指导。

涂鸦期的绘画

儿童涂鸦期的绘画是一种动作的练习,是直觉性、游戏性的。一般来说,儿童的绘画活动大约始于1周岁左右,由于他们能够独立的行走,用手进行探索变得更为自由。他们喜欢用笔在纸上、书上、墙上等地方涂抹,这时,画点、画线的涂鸦行为就由此出现了。

一般情况下,1.5~3周岁被视为儿童绘画的涂鸦期(涂鸦期又分为无意涂鸦、控制涂鸦、命名涂鸦三个阶段),是儿童从单纯的肌肉运动(玩笔画线阶段)转变为对图画的想象、思考阶段。这个时期,儿童从不能控制画笔和所画出的线条,到能手眼配合初步地控制,并对所画出的“画”发生视觉上的兴趣,产生形象上的联想。

儿童涂鸦期的绘画看起来一般没有具体的形象,主要是由一些自由的点、线构成,看上去就像是在纸上胡涂乱画。其实,这样的涂画体现了他们最早的美术语言表达的状态,同时也是在为儿童的控制力与创造力的发展进行尝试与准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对于色彩的使用,还出于对某个颜色的喜爱或是偶然,没有任何的意图,不过到了命名涂鸦期对色彩就会产生不同物体的想象。

因此,涂鸦期的儿童绘画没有明确的表现意图,完全是凭直觉,是在感知觉和动作有了一定的发展与协调之后,对周围环境作出的一种新的探索,是一种动作的练习,他们将涂鸦作为一种游戏活动。对于这一阶段的儿童来说,画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使自己的手不断地运动,也就是说,他们不关心画的结果,而热衷于画的过程,享受着涂鸦动作带来的那种“动”的运动快感,以及对纸上、墙上出现的各种各样的线条所产生的视觉感官的满足,而这种动感和视觉愉悦感又反过来促进儿童涂鸦行为的发展。可以说,涂鸦是这一年龄段儿童的亲密伴侣之一,是绘画的前驱活动。

涂鸦期儿童绘画的指导:

1.涂鸦初期,要鼓励幼儿大胆地涂抹,就像鼓励婴儿说话、走路一样,不容忽视,也不需要加以其他的刺激,如对他们的画横加指责等,避免儿童因此而丧失自信心和创造力。

2.创设一个良好必要的绘画条件。为幼儿布置一个安全的涂鸦环境,提供适当的材料,如大纸(尽量8开以上的略大尺寸的铅画纸等白纸)、能表达“线”性的各种笔(例铅笔、彩色水笔、油画棒、蜡笔、粉笔等),如果用粉笔,则需备一块小黑板,让幼儿在规定的空间内自由地涂鸦,也可以专门设置一道墙让幼儿尽情地享受涂鸦的乐趣。家长和教师要友善、宽容地对待幼儿的涂鸦行为和作品。

3.在命名涂鸦阶段,家长和教师不但要尊重他们的涂鸦行为及作品,更应该与他们加强交流、沟通,通过聆听他们的绘画语言,探索儿童的内心世界,用开放式的问话鼓励幼儿进行想象性的思考,使幼儿对涂鸦后的形象加以关注和联想,初尝创造的喜悦,展开丰富的想象。

象征期的绘画

儿童象征期的绘画是一场“符号”的想象,是自创的、替代性的。3岁以上的儿童,通过涂鸦的练习,已经能用手腕和手指画画。随着心理能力的发展,他们已经能够进行有目的、有意识地绘画活动。

儿童象征期的绘画在3~5周岁。这一年龄段的幼儿喜欢不停地活动、说话,喜欢不停地提问题,虽然他们的思维处于萌芽状态,但有很强的求知欲望,是形象知觉的敏感期,出现了成形的形,而且还会指着图说,“这是爸爸,那是汽车……”物象经常作为一种独立的象征存在于形里,并且有一定的概括能力,能够自由大胆地运用象征符号表达生活的感受。同时,儿童也开始了有目的地创造形体,用自创的样式符号(儿童图画中的形象)来尝试表现物体。他们喜欢依据画面形象进行联想,从自己的观察角度,结合自己的知识经验来表现物体。从成人的角度看,他们所画的形象如同是“符号”,这些符号抽象、简单、夸张、多变,有些还难以辨认,而有些符号又极富典型的特征。在他们的图画中往往强调重要、主要、有意义部分的表现,画面空间呈现无序状态,色彩的使用也常出于兴趣,偶尔与情感有关。

儿童常常用所画的图像来表达自己的意图,但这些图像与事物实体没有直接的关系,而仅仅是简单的几何图形和线条的组合,是一种实物的替代物;常常只具备物体的最基本部分,遗漏部分特征,或省略或不完全,没有整体感,结构也不合理。例如,他们画一个圆称作“太阳”,画一个竖叫“大树”。他们画一个人永远只有圆圆的头,加上手和脚,却没有身体的,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儿童绘画的“蝌蚪人”。绘画中的房屋、车、动物、人都是用符号来替代的。

象征期儿童绘画的指导:

1.首先要为幼儿创设绘画的条件,包括绘画材料的提供、场地的创设等,积极引导幼儿参与绘画活动,激发对绘画的兴趣。

2.应当鼓励儿童大胆地按照自己的意愿自由地画画,去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以此培养儿童独立绘画的能力,而不是一味地灌输一些绘画技巧,或强迫他们学习一些无法理解的绘画理念。

3.应给儿童提供开放的生活与视觉经验,刺激丰富个人经验,或增强对某一事物的体验,引导儿童加深印象,强化视觉能力,激发儿童使用美术语言的兴趣。

4.设计儿童喜爱的绘画内容,运用游戏化的方式进行简单的绘画技能培养,使幼儿既获得绘画能力的成长,又能满足其前期的“涂鸦”活动。

5.教师要尽可能地用探究、了解的态度去欣赏、解读儿童的作品,这样,便于教师了解儿童的绘画心理,实现因势利导。

图式期的绘画

儿童图式期的绘画是一场概括性的表现,凸现细节与个性,是儿童绘画的黄金时期。随着儿童参加社会活动的增加,知识面不断拓宽,各方面的能力都有明显的进步。儿童通过自身的观察、理解与实践,开始以较为固定的样式,有目的、有意识地描画周围的事物,表现自我的经验。

这个时期的儿童喜欢用线条描绘物体形象的轮廓,较之象征期儿童用图形组合的方式表现前进了一步。他们试图将部分与部分融合为整体,并用一些细节来表现事物的基本特征,其结构合理,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基本明确。例如,人物画中,人物形象有了身体,手臂也从身体中伸出来,不仅头上有了眼睛、嘴巴,还有鼻子、眉毛和耳朵、头发,手臂也分出了胳膊和手甚至手指,还会给人物穿上衣服、裤子等,用不同的细节来表现男女性别、年龄、职业等。

在这一阶段中,儿童所绘图画中的样式虽然多数都能被成人理解与认同,但仍受他们心智发展水平的限制,在绘画表现的样式与方式上呈现幼稚、不羁等特征。对于色彩的使用,已经由重复形成较为固定的样式,越来越趋向现实。

此时的儿童绘画表现常见的特征有以下几种。

1.拟人性。儿童在绘画中,常常将人的特征表现在各个事物上。例如,站立的动物、喝着饮料的太阳、小草小花的笑脸等。

2.透明化。将重叠的、被挡住的事物也描画出来了。例如,画一幢房子,儿童也会画出房子里的人在做什么,原本看不到的东西一一呈现了。

3.展开式。基于认识和经验的局限,儿童不会以透视的眼光绘画,他们就将从多个角度观察的结果,组合在一张画中。例如,一张桌子四条腿,分别从桌面的上下左右四个方向伸出。

4.夸张性。幼儿为了在画中强调表现某一意图,不会顾及画中形象的大小、比例、内容等是否合理,用夸张的手法表现着自己的意图。

5.装饰性。幼儿经常运会用色彩、线条、图形等在画面上进行装饰性的描绘。

6.想象式。儿童经常会将现实中无法实现的愿望寄托于画中。例如,在月亮上荡秋千、长了翅膀的小鱼等。

综上,图式期的儿童绘画是对物体形象的一种概括表现,儿童用自己独特的表现方式凸显细节与自我的个性。

图式期儿童绘画的指导:

1.选择适宜的绘画题材,激发儿童绘画的兴趣,让儿童有强烈的表现动力进行绘画。

2.可以适当地使用各种材料、技法等增强儿童的绘画热情,丰富画面效果,但变换材料与技法的使用应根据儿童的兴趣与能力,不能只注重表面的热闹,例如水粉画、版画、线描画等。

3.在充分了解图式期儿童各种表现特征的基础上,用童心加赞美来观察评价幼儿的作品。

4.通过观测儿童的绘画,了解儿童的生活经历与思考,从而有针对性地对儿童加以施教。

5.不能要求这阶段的幼儿把图画的结构安排地很合理、比例画得很精确,否则就是越俎代庖,超越了儿童绘画的发展阶段。应当根据儿童的不同发展阶段,适时地提供不同的条件,给予不同的指导,促使儿童的绘画从低阶段向高阶段发展。

(作者单位:宁波市江东中心幼儿园)

猜你喜欢

三部曲涂鸦绘画
创意涂鸦
创意涂鸦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
日杂志总结出轨者“三部曲”
涂鸦等
奇妙光涂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