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情绪调节与情绪归因相关研究

2009-07-28王春花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 2009年5期
关键词:大学生

王春花

[摘要]目的:研究大学生情绪调节方式与情绪归因间的关系;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考查了404名大学生的情绪归因和情绪调节方式的情况;研究结果:(1)情绪调节方式与情绪归因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相关关系;(2)情绪归因对情绪调节方式有着显著的预测作用;结论:大学生对情绪的归因不同,所采用的调节方式也不同。

[关键词]大学生 情绪调节方式 情绪归因

情绪调节是个体利用各种因素、手段(外在的社会因素和个体内部的心理过程等)对其自身的情绪(包括正性和负性情绪)进行调节控制的过程;情绪调节是一种服务于个人目的并有利于自身生存与发展的活动。情绪归因是指个体在一定的情绪情境中,对诱发情绪体验的情景作出原因性解释和推断,即对情绪作出归因。本文讨论的是对自己的情绪体验的归因。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情绪归因和情绪调节方式进行相关考察。

1 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从华南师范大学、中山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随机选大一、二、三年级的500名学生进行调查。实收回有效问卷404份,其中,男生232人,女生172人。

1.2研究工具

(1)自编大学生情绪调节方式问卷。共40个题项,包括12个因素:调节正情绪的情感分享、自我激励、克制、维持、情绪表露、升华;调节负情绪的发泄、转移注意、认知重评、压抑、体验痛苦、放松。总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8356;结构效度、内容效度分析表明问卷效度较好。

(2)大学生情绪归因问卷。采用潘发达(2004)编制的大学生情绪归因问卷,总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909,各因子的a系数在0.641~0.797之间。重测系数为0.813。问卷通过内容效度和构想效度检验后效度较好。

2 结果分析

2.1情绪调节方式与情绪归因的相关研究表1情绪调节方式与情绪归因的相关

由表1可见,回报与目标实现与情绪分享、自我激励、维持、情绪表露、升华、发泄、认知重评、体验痛苦、注意转移有显著的相关;环境他人归因与自我激励、维持、情绪表露、升华、发泄、压抑、体验痛苦、注意转移、放松调节方式有显著相关。压力放松除了与克制、维持调节方式没有显著相关,与其他调节方式均有显著相关。预期归因,除与克制调节方式没有显著相关关系外,与其他调节方式均有着显著相关。他人态度与评价与自我激励、维持、情绪表露、升华、发泄、压抑、体验痛苦、注意转移、放松方式有着显著相关。运气因子与自我激励、升华、发泄、体验痛苦、注意转移调节方式有显著相关关系。身体状况归因除与克制、发泄因子没有显著相关外,与其他因子均有显著相关。

2.2情绪调节方式与情绪归因的多重回归分析

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对正情绪来说,压力放松、运气对情感分享调节方式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其中,运气显著预测这一方式的较少使用。任何一种归因类型对克制调节方式均没有显著预测力。运气、身体状况对情绪表露有显著预测作用;运气显著预测情绪表露的较少使用。回报与目标实现、环境他人情绪、预期、身体状况对升华调节方式有显著预测力,但前者显著预测升华方式的较少使用。

对负情绪来说,回报与目标实现、环境他人情绪、他人态度评价、运气对发泄调节方式有显著预测力;其中,回报与目标实现显著预测此方式的较少使用。预期对认知重评有显著预测作用,任何一种情绪归因类型对压抑方式都没有显著预测作用。环境他人情绪、压力放松归因对体验痛苦有显著的预测力。预期、身体状况可以显著预测转移注意方式的使用。环境他人情绪、运气、身体状况对放松调节方式有显著预测作用;其中,运气归因显著预测此调节方式的较少使用。

3 讨论

情绪归因与调节方式的分析结果符合人们的常识。对情绪的归因不同,所采用的调节方式也不同。当个体将正情绪的原因归结为压力放松时,较倾向于采用情感分享的方式调节情绪。这和现实生活较为符合,当人们因自身原因获得积极情绪时一般会与亲友分享。任何一种情绪归因类型都不能显著预测克制调节方式,因为无论何种原因引起,人们都较少压抑愉快情绪。当正情绪的原因为运气时,较少采用维持方式,因为个体不容易通过控制运气来维持正情绪。回报与目标实现显著预测升华调节方式的较少使用;这或许是因为人们在引起正情绪的事件中体验到了成功感,不需再以其他形式来升华这一积极情绪。

预期归因可以显著预测认知重评调节方式的使用;由于预期失误导致消极情绪,我们更倾向于检查原因,重新分析,改变自己的认知进行调节。无论消极情绪被归因为哪一类,都不能显著预测压抑调节方式;这说明大学生对消极情绪的应对较积极。环境他人情绪、压力放松能显著预测体验痛苦调节方式的使用,由于这些原因不易控制,个体会体验到更多的痛苦。导致负情绪的原因为预期时,大学生更倾向于使用转移注意的调节方式;因为人们往往不愿意承认自己预期的矛盾便暂时转移注意力。当负情绪被归因为环境他人情绪、身体状况时,大学生较常使用放松方式;若归为运气,则较少采用这一方式;环境他人情绪个体不易控制,只好使用放松法来调节情绪,由于身体状况而导致的负情绪,最适当的方法也是进行放松;但由于运气这一偶然因素导致负情绪,则较少需要进行放松。

4 结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情绪调节方式与情绪归因间存在着明显的相关关系;情绪归因对情绪调节方式有显著的预测作用。这证明了我们的假设,大学生对情绪的归因种类不同,所采用的情绪调节方式也不同。

参考文献:

[1]徐琴美,菊晓辉.7-11岁小学生对学习成功和失败的情绪反应与情绪归因研究.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4,12(3):239-243.

[2]陈少华,郑雪.亲社会情境中儿童得到的情绪判断及归因模式的实验研究.心理发展与教育,2000,(1):19-23.

[3]郑信军.特制线索对儿童情绪、行为判断与归因的影响.心理科学,2002,25(6):702-705.

[4]潘发达.情绪归因研究的现状与未来发展.太原师范学院学报,2005,4(4):140-142.

[5]王振宏,郭德俊.Gross情绪调节过程与策略研究述评.心理科学进展,2003,(11)629-634.

猜你喜欢

大学生
大学生付费实习“天坑”必须提防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大学生缴存公积金,这个可以有
新大学生之歌
六旬老妇“养出”了个大学生
从8 个字看大学生的政治认同
大学生实习“注水”谁之过
大学生实习如何落到“实处”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