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金融危机下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
2009-07-28方红萍
方红萍
摘要:就业能力是指大学毕业生在校期间通过知识的学习和综合素质开发而获得的能够实现就业理想、满足社会需求、在社会生活中实现自身价值的本领。在金融危机导致的严峻的就业形势面前,大学生就业能力不足凸显无疑。寻求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有效途径,帮助和引导大学生进行进一步的自我完善和提高,在危机中寻求生机,是政府、企业、高校和大学生共同努力的目标。
关键词:金融危机;大学生就业能力;就业形势
中图分类号:G64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45(2009)17-0150-02
一、金融危机影响下当代大学生就业面临的复杂局势
近十年高校大规模扩招,使我国高等教育早已步入了大众化阶段,下表是近几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总人数及待业人数统计情况。
由此表可以看出,近几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总人数迅猛增加,09年大学毕业生611万人,并且未来几年将有更多的大学毕业生涌入社会,待业人数也会大幅增长,加之金融危机的影响,大学生就业形势将更为严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金融危机减少了就业机会,使大学生就业雪上加霜
受金融危机影响的行业大多数属于现代性质的产业,这些产业与大学生就业密切相关。产业发展的减缓使得就业机会减少,就业岗位增长缓慢,对大学生就业影响最为显著。根据“供需理论”,供给,即生产在萎缩,无法给需求提供正常的能量,又何谈增长就业岗位呢?
(二)金融危机时期,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和结构受到挑战
突如其来的金融危机使得大学生毕业生来不及反应就被卷入就业压力的洪流中。金融危机使产业结构遭到了严峻挑战,也给高等教育带来了难题。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是经过长时间积累形成的,具有一定的培训结构和周期,短期内还未能够迅速做出调整去适应产业对人才需求的变动。
(三)金融危机提高了就业门槛,使得大学生就业优势不断削弱
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逐渐加深,导致用人单位在就业市场中占主动地位,不断提升招聘条件。大学毕业生在应聘中没有任何工作经验优势,会受到用人单位的冷落。同时,由于对就业市场的未知,大学生对自身的定位也越来越难,甚至不能建立成功就业的自信。这对于高等教育是一个质疑,对于大学生也是极大的挑战。
二、新形势下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关键因素
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主要分为“结构性因素”与“主观性因素”,包括客观及主观两个方面,如短期供给超量、区域选择偏好、就业能力不足等,其中就业能力不足是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关键因素,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将是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所在。
(一)主观结构
在主观结构上大学毕业生就业能力培养存在局限性,难以满足人力资源市场的需求。用人单位在劳动力市场上通过“任职资格模型”等价格机制选用合适的人才。但很多大学生并不能很好地满足相关条件,大学生拥有的知识、技能与择业态度等与企业要求存在偏差。
(二)教育结构
在教育结构上,大学还未迅速适应就业市场对高等教育所提出的日益苛刻的要求。大学里知识教育占相当大的一个比重,大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与实战经验的构建仍然极为薄弱,直接导致大学生综合素质达不到用人单位的要求,大学生从学校到工作的转换与大学缺乏系统的职业指导与服务规划等,导致大学生或许拥有专业能力,但缺乏“市场就业能力”。
(三)区域结构
在区域结构上,大学毕业生就业区域选择偏好差异与政府政策激励上的错位导致实际有效需求不足。我国经济发展地区与城乡间存在较大差异,经济欠发达地区很难对大学生形成有效需求。许多大学生“找不到理想的工作”并非是供过于求,而是他们在择业时往往显示出高姿态而难以找到理想的岗位。但区域性需求不足的局面在短期内难以改变,不利于扩大高校毕业生的市场需求。
三、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在危机中寻求生机
就业能力是指大学毕业生在校期间通过知识的学习和综合素质开发而获得的能够实现就业理想、满足社会需求、在社会生活中实现自身价值的本领。就业能力是一种与职业相关的综合能力的组合,分三个层次:基本工作能力、专业技能、求职技能,具体包括专业能力和专业外能力。
即使经济再不景气,社会也不会拒绝人才,只有具备一定的就业能力,大学生才能充分就业。金融危机造成的影响短时间内不会结束,与其等待经济复苏,不如提高自身素质,投身经济浪潮中推动经济复苏。当前大学生要做的不是一味地抱怨经济形势的恶劣,而是加强自身的综合素质,提升就业能力。对于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来说,基础能力是前提,只有具有一定的基础能力,就业才有可能性;专业能力是关键,只有具有一定的专业能力,就业才有可行性;差异性能力是核心,只有兼具差异性能力,大学生才能完善就业能力的提升。
(一)大学生充分利用学校资源,发挥主观能动性,从各方面加强大学生综合素质及技能培养
1.进一步重视基础能力的培养。在实际工作,基础能力尤为重要。新形势下基础能力的培养也需要转变。大学生应转变就业观念,树立一种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就业观,主动积极就业,适应从高等知识分子到普通劳动者的身份转变。其次是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出色的专业技能、深厚的知识储备再加丰富的人脉资源才能缔造成功的事业。
2.进一步加强专业能力的培养。专业能力是指大学生经过严格的专业训练,全面系统地掌握了本学科、本专业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能够运用它指导实践的能力,它是大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也是用人单位挑选大学生的关键标准。在当前形势下,专业能力的培养要以市场化为导向,面向企业,在能力培养上注重高素质、强能力、会创新、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
3.注重并强化差异性能力的培养。现代社会是一个分工高度发达的社会,分工的差异性要求劳动者的知识与能力具有差异性,这种差异性体现在“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等方面。各项差异性能力包括适应环境的能力、组织管理能力、沟通与团队协作能力、外语和计算机运用能力、从事实际工作必需的心理调节能力以及求职技能。有了这些能力的差异性,就有核心竞争力。
(二)各高校应进一步加快高教职业改革进程,促进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
1.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应做必要调整。当前高校的就业指导部门在学生就业指导及其管理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在加强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方面,高校就业指导部门的教育与指导还应全程化,就业指导工作应从入学之初开始,让学生从一进校就增强择业意识,做好四年的整体规划,尽早开始必要的择业准备。
2.高校教学改革应以职业适应为依据。当前高校在不断地进行着教学改革,但是某些改革忽略了对职业适应至关重要的应用技术和操作技能的培养,以及更为重要的工作执行力的培养。学校在安排课程时应注意通才与专才的结合,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的结合,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的结合,学习能力与社交能力的结合。在学校的学科和专业设置上也应充分考虑当今社会的真正需要。
3.高校教学中应大力强化社会实践环节。大学生社会实践是青年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培养提高执行能力的重要途径。用人单位越来越看重学生的实践能力,高校应加强实践环节,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要注重产学结合,工学交替,强化校内实作技能训练与校外见习实习的紧密结合,使实践教学形成“认识实践—模拟实践—专业实践—管理实践”的全方位实践教学体系。
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是全方位的,需要社会、学校、个人的共同的努力,这种能力的培养是随着时代的变化不断发展变化的。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也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目前各级政府都非常重视,纷纷制定相应政策,采取有效措施,以破解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随着各级政府的不断重视,各项政策的逐步落实,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会不断增强,就业渠道也将进一步拓宽。
参考文献
[1]中国教育在线.金融危机下的大学生就业形势.
[2]仲丹,张纪,吴垚.金融危机形势下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浅析[J].科技信息,基础理论研讨,427.
[3]黄中浩,方珏.关于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思考[J].沙洲职业工学院学报,2006,9(3).
[4]吴立爽.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若干思考[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29(2).
[5]王自强.论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J].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