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努力创建节约型钢铁企业

2009-07-28马振霞孙东岗

现代企业文化·理论版 2009年11期
关键词:能源消耗环境污染

马振霞 孙东岗

摘要:文章提出钢铁企业必须承担起科学发展的重担,致力于节约型企业创建,向能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经济效益好的新型工业化道路迈进,为建设节约型社会做出贡献。

关键词:实践科学发展观;能源消耗;环境污染

中图分类号:F27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45(2009)17-0012-01

建设节约型社会是实现社会主义可持续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必然要求。钢铁行业是能源消耗重点行业,必须承担起科学发展的重担,致力于节约型企业创建,向能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经济效益好的新型工业化道路迈进,为建设节约型社会做出贡献。

一、创建节约型企业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科学发展观是指导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指针。党中央号召建设节约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和根本要求。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企业必须转变发展理念,把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的增长转变到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上来,自觉承担起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责任。当前,资源、能源成为经济发展和企业经营的重要制约因素,要求企业领导人,特别是钢铁企业领导人保持清醒的头脑,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创建节约型钢铁企业、加快循环经济的发展,作为企业长远发展的重要战略。

二、创新节约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思路,提升发展质量

钢铁企业要牢固树立“节约创造价值”的理念,突出抓好生产和管理环节,以调整产品结构、强化精益管理、加快科技创新、构建精益管理体制等方式促节约,最大限度节约使用资源。一是要结合《钢铁产业发展政策》、《钢铁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对标我们的炼铁发展思路,使钢铁企业的发展思路和节能减排思路更加符合政策要求和自身发展需要,重点是加快淘汰落后步伐,提升装备的市场竞争力;二是以大型化、现代化、集约化为目标,抓好生产布局和工艺技术优化,按照“稳产、减人、高效”的原则,探索用人少的作业方式,减少生产环节和人员,实现部分岗位、部分区域无人看守,降低发生安全事故的概率,同样的人员要把规模做大做强,同样的规模把人员做少做精;三是要在职工中培养节约意识,从小事做起,从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做起,为职工树立示范带头作用,杜绝铺张浪费的不良习惯。要结合自身条件和实际情况,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开展建设节约型企业的宣传教育,教育引导干部职工牢固树立“节约创造价值”的理念,真正把职工发动起来,激发职工的节约热情,用道德的力量全方位提高节约成效。积极开展节约进车间、进班组、进岗位等活动,为企业解压,为企业发展蓄积能量。

三、扭住节能减排这个抓手,增强科学发展的拉动力

许多历史悠久的钢铁企业,由于起点较低,节能和环保欠账较多,部分装备落后,工艺布局不合理等问题比较突出,这就意味着在节约资源能源要承担起更大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从工作思路上要坚持强化管理与加快技术改造相结合,首先要建立节能减排对标挖潜体系,通过建立专门机构,完善能源管理制度,规范计量统计工作,重点实施水、电等能源介质的台阶价管理办法,重点解决好钢铁生产工序能耗普遍较高,二次能源回收利用率较低,小型高炉、烧结机等落后装备的能耗居高不下的问题,把节能减排的对标挖潜工作推向深入;其次在具体的落实措施上,要坚持“减量化、再循环、闭路化”,大力组织实施好硫酸渣、红泥、钢渣、瓦斯灰等内部铁素物质的循环利用,以及各种能源介质的闭路循环;再次在技术改造方面,按照行业政策要求,重点排布好各个阶段的节能减排项目,特别是要抓好污染因子综合排放、烟(粉)排放量和污水排放的控制和管理,要坚决实现

好各个地区的节能减排控制目标,向绿色环保企业大步迈进。

四、加强领导管理,构建长效节约科学机制

一是加强领导,明确责任。钢铁企业高层领导对节约工作给予充分重视,是搞好企业节约工作的前提之一。创建节约型企业,应该明确领导负责制,确定主要责任人,将节约与企业的短期和长期发展战略目标相结合,制订指令性的节约指标并分解落实。节约工作是系统工程,涉及人员部门很多,在创建节约型企业的组织体系上,应该是计划、财务、采购等部门的人员参加,但责任分工应该明确,或是结合各自工作岗位提出明确的节约要求,分头实施。在节约工作的管理中,要特别重视源头管理,采用节约型的工艺流程,采购节能型技术设备,确保建成的是节约型工程。

二是健全制度,强化考核。节约工作要让企业全员参与,但职工不可能人人是节能专家,他们如何参与节约工作就要依靠标准化、规范化的制度约束和操作规程,与岗位责任制挂钩。因此,企业建立健全规范化的节约管理制度、标准化操作制度很有必要。要加强创建节约型企业制度管理,材料费用管理、能源介质管理、生产管理以及制造费用管理“五项考核”,对不符合考核标准的浪费现象,严格执行财务预算制度,严禁违反规定使用管理费用,凡是没有制度依据和计划的,一律不得报销,费用自己负担,违反规定就要追究主要负责人的责任。

猜你喜欢

能源消耗环境污染
加强农业环境污染防治的策略
水环境污染现状及其治理对策
需求驱动我国能源消耗效应研究——基于改进的两级分解法
江苏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缘何“一枝独秀”?
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应坚持三个原则
基于改进灰色关联的能源消耗与产业结构分析
工业制造项目新增能源消耗影响的对比研究
数据分析检测能源消耗异常研究
煤矿区环境污染及治理
黄明表示:对环境污染犯罪,绝不能以罚代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