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历史教学的心得

2009-07-28段素英

现代教育探索 2009年11期
关键词:法西斯历史课高中历史

段素英

我们常常会听到一些高中历史教师抱怨到:“现在的学生对历史‘不感冒!”、“学生的历史成绩很糟糕”。我通过与学生的交流,却发现许多学生特别是男生对与社会有关的知识其实是很感兴趣的,只是他们不喜欢教条式的、枯燥乏味的历史课。

只要学生对历史有兴趣,我们的历史课就有希望,但在如何把学生潜在的学习兴趣激发出来提高教学质量上,确实需费一番心思。从教以来,本人一直在进行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质量的探索,小有收获,在这里介绍本人的一些做法供大家探讨:

一、激情教学,营造氛围

想要在课堂上顺利开展教学活动,作为教师必须想方设法创造良好的氛围,活跃学生的思维,而要做到这一点,首先教师就必须全情投入。相信大家都会有这样的一些体会:如果在哪节课上,我们始终以同一种(平和的)语调或带着某种情绪上课,这节课肯定是哈欠声不断,不一会儿,班上的同学就“倒下一大片”了。

我们要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自己就必须保证在每节课上都充满激情,不管碰到什么烦恼,都得暂时无条件地把它抛开,全副身心地投入到课堂教学中去,通过我们激昂的,抑扬顿挫的语调及丰富多彩的身体语言,使学生深受感染,进入学习角色,这样良好的课堂氛围很容易就营造出来了,也意味着这一节课已成功了一半。

二、架设知识“桥梁”,引生入胜

要使学生真正学好历史,提高教学质量,光有激情的语言是不够的,还必须借助知识“桥梁”,调动学生思维,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历史。

现行人教版高中历史教材的特点之一,即是结论性内容较多。这很容易使老师产生错误的看法,认为历史课没有什么内容好讲,只须向学生灌输结论,使他们记住该记的内容就行了。其实高中历史课的教学不仅是让学生认识教材上的结论,还要使之理解、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初步分析历史问题,从而认识社会。

所以在课堂上教师不能只充当专家学者的传声筒,简单地将知识“复印”到学生的脑中就行了,而是要充当学生与知识之间的媒介,帮助学生架设通向教材的结论的桥梁,使他们更好地掌握历史知识,培养历史思维。

例如:关于“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的原因”这一内容,教师如果只是一味地跟学生强调:“这是由资本主义的固有矛盾所决定的,是资本家盲目扩大生产使供需矛盾日益尖锐的结果”,而不能摆事实讲道理,我敢保证,十学生倒有九个在上完课后仍不知所以然,他们只能枯燥地将之记在脑海中,这样的效果并不好。

在课堂上,我采取的方式是先向学生展示了三段相关的材料:其一是经济危机发生前美国社会财富分配悬殊的情况,其二是危机前美国的各行业生产规模快速扩大及工人工资增长相对缓慢的材料,其三是危机爆发前美国股票价格不正常地暴涨的材料。

然后让学生自己去分析、讨论并发表看法,教师从中加以指导、点拨,使学生深刻体会到: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家的本性是追求最大限度的利润,会盲目扩大生产。同时也因为社会贫富分化悬殊,社会总体需求相对狭小,加上当时人们把投机证券视为发家致富的捷径,使股票价格飞涨,掩藏了供需矛盾,使危机更具破坏性。

三、“欲说还休”,引导学生规范用词

作为一名历史教师在课堂上常会碰到这样的情况:在课堂上让学生谈自己对某个历史问题的认识时,不少学生常因不能使用恰当地词语或句子来表达自己的想法而憋红了脸。这时教师须慢慢引导他们,使之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当然这里不需直接告诉他们用什么词语,只须以间接的方式帮他们捅破“那层纸”就行了。

例如:在学习世界近代现代史下册“法西斯国家的扩张和反法西斯斗争的开始”这一节内容时,我让学生找出 20世纪 30年代法西斯国家扩张的代表事例,然后故意问他们:“法西斯国家的这些扩张都……?”,“成功了!”学生就会习惯性地脱口而出,但很快他们又会感到把“成功”这一词语用于法西斯国家的扩张显然是不合适的。

我接着鼓励他们思考:应怎样表达才是准确的。学生自然会借鉴书本,实在不行,教师再给予暗示,这样他们很快就学会了用“法西斯扩张的阴谋得逞”、“反法西斯斗争晢时处于劣势”等正确的语句来表述,而且能牢牢记在脑海中。

四、平时多积累,课堂有“料”讲

历史是一门包罗万象的科学,跟什么都沾上边。教师在课堂上如只是一味地讲纯理论的东西,很容易使课堂变得枯燥乏味,学生听了也会感到没趣。我在课堂上,偶尔会“天马行空”:在讲述美利坚民族的形成时,会顺带告诉学生种族与民族的区别与联系,让学生“长”了一点见识;在讲解“绥靖政策”的影响时,我给学生念了美国波士顿犹太屠杀纪念碑前马丁牧师的一段铭文:“起初他们追杀共产主义者,我不是共产主义者,我不说话;接着他们追杀犹太人,我不是犹太人,我不说话;……最后,他们奔我而来,再也没有人起来为我说话了。”他们听后沉默无言……

课堂上多向学生介绍一些有助于他们了解历史的“课外话题”常能让学生听得津津有味甚至着迷,这既增长他们的见识,拓宽他们的视野,无形中也增加了他们对学习历史的兴趣。当然,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平常应多注意各

种知识的积累,各种科学知识要懂一些,时事要关注……可以说上至天文下至地理,我们都要有所了解,这样我们讲解历史所需的佐证才能随手拈来,在课堂上我们才能“唾沫横飞”,“指点江山”。

在这里把自己在实践中得到的一点点心得介绍给大家,只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希望今后会有更多的历史教师加入到历史教学改革的尝试中来,介绍自己的经验,共同努力,彻底地改变“历史教育危机”的现状。

(河北省邯郸市永年县第一中学)

猜你喜欢

法西斯历史课高中历史
浅谈少数民族学生在历史学科课堂教学中如何提高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几点看法
高中历史“问题+”课堂模式构建的实践探究
遵循记忆规律 提升高中历史学习效率
学科哲学导向的高中历史教学重构
浅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体系的新变化
《科利亚的木匣》(第一课时)教学实录
关注历史中的人与课堂中的人
法西斯是一种刑具
庞德的一种东方主义
三十六计第二计:围魏救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