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家间博弈中的地缘政治与地缘经济

2009-07-27陈少华

关键词:战略世界国家

陈少华

摘要:在当今世界的政治格局当中,每个国家都和其他存在利益关系的国家进行着各种博弈,而地缘政治和地缘经济是维护和决定国家利益的主要战略和手段,虽然实力是决定国家地位的主要因素,但是由于错误的战略导致国家衰落甚至灭亡的事情在历史上并不鲜见。现在世界处于全球化的加速时期,世界政治不但有传统的地缘政治因素,而且地缘经济也迅速崛起,这样国家间的博弈就变得更加复杂。在复杂的形势中处理好地缘经济与地缘政治之间的关系,是影响到国家生存发展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博弈;地缘经济;地缘政治

中图分类号:D03;F061.5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3/j.issn.1671—6477.2009.03.011

冷战结束以来,国家之间的竞争与较量逐渐从对领土空间的控制与扩张转向以经济为主的综合国力的较量,地缘经济逐渐成为国际政治中的主角。以往主要以军事力量为后盾的传统地缘政治逐渐被地缘经济取代,但是传统的地缘政治并没有退出世界政治舞台,对于大国或者强国来说,传统的地缘政治依然是国家战略的核心部分。

一、国家间博弈的实质

博弈论又被称为对策论,原意是指二人在平等的对局中各自利用对方的策略变换自己的对抗策略,以达到取胜的目的。按照2005年因对博弈论的贡献而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罗伯特·奥曼教授的说法,博弈论就是研究互动决策的理论。所谓互动决策,即各行动方(即局中人)的决策是相互影响的,每个人在决策的时候必须将他人的决策纳入自己的决策考虑之中,当然也需要把别人对于自己的考虑也要纳入考虑之中,在如此迭代考虑情形进行决策,选择最有利于自己的战略。根据博弈主体,可分为二人博弈和多人博弈。根据互动性质,可分为合作博弈与非合作博弈,其区别在于博弈者能否达成一个具有约束力的协议,如果达成协议就是合作博弈;如果没有达成协议就是非合作博弈。在日常运用中,最受关注的是两类博弈,一是博弈模型,应用最多的是囚徒困境、斗鸡博弈、猎鹿博弈;二是博弈的次数或进程,即简单(单轮)博弈与重复博弈。简单博弈假设博弈一次进行,重复博弈不是简单博弈的重复与连续,而是指具有同样结构的博弈重复多次进行,但各个博弈阶段彼此独立,其总体结果影响博弈者的长期收益预期。

与经济学对博弈论的运用相比,国际关系中的博弈论尚处于初始发展阶段,现实中的国际关系异常复杂,将各类博弈模型运用到现实的国际关系情形中,在一定程度上不能不影响博弈论对国际关系的解释能力。二人博弈图示虽多达几十种,与现实较为贴切的只有少数几种,就是猎鹿博弈、斗鸡博弈和囚徒困境等常用模型也并不完全适合国际情形的模式。虽然在理论上处于研究的初始阶段,但是博弈在国家间的政治经济方面运用已经是非常广泛,不管是在战略层面还是在战术层面,国家间都处于一种博弈状态。

博弈的实质是对利益的追求,或者说是对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追求。在社会中,个人是博弈的主体,在国际社会中,国家是博弈的主体。在这一点上,国际政治中的博弈和个人之间的博弈没有本质上的区别,不同的是个人之间的博弈相对简单,国家间的博弈不论是博弈主体的内涵还是博弈的内容、范围以及博弈时需要考虑的因素,都不是个人博弈所能比较的,这是国家间博弈的复杂性所在。特别是在当前的国际环境中,国家实力虽然是博弈中的主要决定性因素,但不是唯一的因素,在地缘经济日益崛起的时代,国家之间的博弈需要考虑更多的因素,对利益的追求不再单纯地表现为强权具有压倒性优势,实力相对较弱的国家如果能正确地处理好各方面的矛盾,也能在博弈中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二、地缘政治与地缘经济

很多学者把地缘政治看作是地理学与政治学的交叉学科,然而地缘政治和地缘经济的研究与纯粹的政治学和经济学的研究有着很大的不同。地缘政治作为一门比较成熟的传统国际关系理论,它主要是以地理因素为基础,从经济、社会、军事、外交、历史、政治等方面来进行分析的。它根据各种地理要素和政治格局的地域形势,分析和预测世界或地区范围的战略形势和有关国家的政治行为。它把地理因素视为影响甚至决定国家政治行为的一个基本因素。在地缘政治的经典学说中,除了空权论、海权论和陆地中心学说之外,还有二战后基辛格、布热津斯基、亨廷顿等分别提出的新的地缘政治思想,诸如“世界新秩序”、“失控世界”、“文明冲突”等理论。各种地缘政治理论的研究虽然都是以地理环境作为基础,但依据重点有所不同。过去多从历史、政治、军事方面考虑,近年来对经济、社会等方面的作用更为重视。

地缘经济是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国际政治最明显的特征。对地缘经济概念的解释由于各种原因并没有一个统一权威的定义,这首先是因为地缘经济产生法阵的时间不是很长,其中很多因素具有不确定性,而且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其内涵和外延都有不同程度的变化。相对于地缘政治来说,地缘经济中关于地缘的概念更具灵活性,地缘经济虽然是植根于地理因素,但是对不同国家或同一国家不同的发展阶段,其中地缘经济作用的地理位置并不相同,而一个国家在制定地缘经济政策的时候,往往更多的不是考虑某一特定的地域范围,而是围绕本国的经济利益来确定地缘位置。因此,对于地缘经济来说,地域因素更多地表现为变量。在地缘经济手段方面,则主要表现为经济手段,不同的是这种经济手段往往不仅仅是单纯地由具体经济体来承担,它的背后往往有国家行为的影子。当国家出面支持或者指导这些相同的经济行为时,他已经不再是单纯的经济行为,而是地缘经济。

一般来说,地缘经济学者并不认为地缘经济和地缘政治能够相互作用,更是把二者看成继承发展或者互为补充,并且倾向于地缘经济取代地缘政治。的确,在当今世界上,基于和平发展的主流国际趋势以及战争的高昂代价,地缘经济逐渐成为各国竞争的主要方式,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传统的地缘政治退出历史舞台,只是绝大部分国家没有实力来实行。例如美国,它除了拥有绝对的政治军事实力,同时也是第一经济强国。从其所占的比例来看,其传统的政治军事优势更为明显,是世界上唯一具备空权、海权及陆权控制的国家,其经济方面反而相对世界上其他经济体没有这样的绝对优势,因此,美国一直对全球化持保守态度。与其他国家相反,它是凭借自身无与伦比的传统地缘政治优势来推行和保护其地缘经济战略的。虽然经济制裁是美国常用的手段,但是对于主要的战略对手,政治和军事手段仍然是主要的方式,比较明显的例子就是美国为了维护在中东的战略利益,发动两次伊拉克战争,最终达到了控制该地区的目的。

对于地缘经济来说,其主要表现为手段的不同,各种经济要素成为地缘经济的主要手段和要素,国家的参与与全球化的背景使之成为地缘经济。所以地缘经济和地缘政治中的地缘概念是有区别的,地缘政治中的地缘概念更加倾向于地理

位置,所有地缘政治中的经典学说都是围绕这个概念来进行研究的,即谁占据了相应的地理位置谁就能在竞争中取得有利态势,这里面的特定地理位置有点像中国古代兵法里面的“兵家必争之地”的意思。因此在地缘政治里面,“地缘”是核心,政治是界定词。而在地缘经济里面,地缘的概念比较模糊,它的主要作用是来界定和限定“经济”的范围和性质,即经济是怎样作用于国际政治的,虽然也有地理成分在里面,但地理方位已经不是决定性的核心因素了。因此,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国家利益在不同空间内的实现情况是不同的,国家实力的延伸在不同空间内也是各不相同的。探讨各国实力延伸的空间及其变化是地缘政治和地缘经济研究的一个新范式。

三、历史上国家地缘战略的选择

在以往的历史中,国家对于发展战略的选择主要是地缘政治。基辛格认为,每一个世纪都会出现一个国家,它具有按照自己的价值观改造整个世界的力量。按照这种理论,其他的国家只能是或做一个地区性强国,或对现有的霸权国家提出挑战,实施自己的价值观。这种观点主要是为美国当代的霸权提供理论基础。他认为,当今世界既继续分化又走向全球化,作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应该担负起领导整个世界的责任。而事实上,基辛格所说的这种现象并不完全符合历史事实。在过去的几百年里面,的确是有几个世界性的大国相继崛起,对世界发展影响也很大,但是这些国家中除了英国的确是以“日不落帝国”的身份改变了世界以外,其他的国家基本上都只是实现了自身强国的目标,而且这些国家也并不具备改变世界的实力。以荷兰与葡萄牙为例,虽然他们曾经一度是世界上最强的海上国家,但是由于本身国体狭小,实力有限,其综合实力甚至在欧洲大陆都不能算是最强。英国把海上实力发挥到极致,成为世界上殖民地最多的国家,但是在欧洲大陆,英国却总是与一个欧洲大陆上的其他强国保持结盟关系,以此来维持其在欧洲大陆的影响力。法国虽然一直号称欧洲大陆第一强国,但实际上不但在海上落后于一些欧洲的其他国家,在欧洲大陆上也仅仅在路易十四和拿破仑时期有过短暂的辉煌,而后屡屡败于老对手普鲁士(德国),所以充其量也仅仅能称之为欧洲大陆强国。除此之外,中国在1000多年的历史中领先于世界,按实力来说当时有能力做一个能影响和改变世界的国家,但是由于地理条件的限制(中国西边是山脉,东边临大海,是典型的封闭式环境)以及传统文化的禁锢,其影响力一直局限在东亚范围之内,并未成为像基辛格所说的按照自己的价值观改造整个世界的国家。

相比这些传统的历史强国(或者说帝国),当时与这些国家同时存在的一些新兴强国则面临着另外一种选择:或者在当时现有的国际体系下做一个一般的地区性强国,或者打破当时的世界格局实现自身的崛起。一般来说,都选择了后者,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的国家利益最大化。在亚洲,日本就曾经发起战争,企图征服朝鲜和中国,从而称霸亚洲,从这一点上来看,二战中的日本不过是延续了当年的战略。在世界范围之内,主要是欧洲国家之间的争斗,两次世界大战都是首先在欧洲国家之间发生的,其产生的原因虽然是多方面的,但是根源还是在于利益的分配问题,是国家现有利益要求和现存的国际体系发生矛盾,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传统的手段即军事对抗成为双方最终的选择。战争的毁灭性后果使各国在战后对传统军事手段的运用进行了反思,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地缘经济也是地缘政治的一种发展。

在当今经济全球化日益加强的条件下,任何一个国家要想摆脱地缘经济因素的影响来扩大自己的实力都是不可能的。但是,一个国家的发展战略企图完全依靠地缘经济来实现,而忽视加强自己的军事力量,将是幼稚可笑的。要摆脱这种困境,正确协调地缘经济因素和传统地缘政治手段之间的关系非常重要。

四、当代国家的战略选择

当代世界政治比较明显的特征就是发展经济成为各个国家的主要任务,国际政治中的竞争虽然仍然比较明显,但更多地表现为经济竞争。与以往不同的是,国家利益的实现并不是依靠战争,更多的是依靠经济手段,这也是地缘经济比较明显的特征。与此同时,传统的政治思维仍然影响着现有的世界格局,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阵营截然分明,南北对抗依然激烈,不同的是这种对抗的表现形式是发达国家不是靠武力而是依靠先进的技术和掌握世界经济规则的优势来对发展中国家和落后国家进行经济掠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种合法的掠夺带来的危害更甚于以往。在政治层面,大国和强国掌握和主导世界形势的局面并没有改变,而且日趋稳定。在地缘经济成为当今世界国家间主要竞争手段的同时,传统的地缘政治并没有因此消亡,在符合某些特定条件的情况下,借助于日益发达的科技,地缘政治反而能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按照马汉的地缘政治学说,对于世界的控制不取决于其占有领土空间的多少,而在于对关键区域的控制,这种理论至今仍然适用。以往由于技术手段和经济实力的限制,二战前能够控制这些“关键区域”的国家几乎没有,而今,美国按照这种思维方式,控制和掌握着全球所有的关键航道,这种控制极大地保障了美国的国家利益与国家安全。所以,即使是在地缘经济日益盛行的今天,美国不但没有削减传统的军事力量,反而逐渐增强,海军仍然是美国的第一大军种,而其任务,并不是保卫本土安全,而是游弋在世界各战略要地,保证其对世界关键区域的有效控制。

地缘政治和地缘经济有一点是相同的,就是并不是每个国家都有能力来实施地缘政治战略与地缘经济战略的,只有少部分实力较强的国家能够推行自身的地缘经济与地缘政治战略,而在这些国家中,按照实力的强弱与自身的条件,也会制定出不同的战略与策略来保证自身的国家利益。

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和两次世界大战,当今有实力来推行地缘(地缘政治与地缘经济)战略的国家日趋理性,对自身在国际社会中的定位也日益成熟。总的来说,地理环境和地理位置仍然是决定国家强弱大小的主要因素:历史上的世界性大国如英国、德国、法国、日本等,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都曾试图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决定性国家,日本和德国都因此付出过惨重的代价,英国和法国也逐渐失去了昔日的辉煌。从地缘政治的角度来看,这些国家都不具备成为世界性大国的地理条件,也没有能力来推行全球性的地缘政治战略。因此,当今世界各国都能够比较理性地根据自身的条件来选择发展战略。

在传统的地缘政治竞争中,国家间的竞争似乎相对简单,军事手段总是最终的选择。而今包括美国在内的国家,都慎重地选择和推行自身的地缘战略,而事实上,世界上只有美国能够有能力同时在全球实施地缘政治与地缘经济两种战略。伊拉克战争历时四年来,中东地缘政治格局以及欧亚地缘政治格局出现了重要变化,其中有些变化直接源于伊拉克战争的冲击,有些变化虽有其自身固有的战略逻辑,但也与伊拉克战争不无关

猜你喜欢

战略世界国家
精诚合作、战略共赢,“跑”赢2022!
战略
战略
把国家“租”出去
我爱你和世界一样大
世界上所有的幸福都是自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