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自主学习
2009-07-24刘寿华
刘寿华
未来社会的人才,不仅需要具有专业知识和技术,而且应当具有高尚的情操、坚定的意志和强健的体魄,特别是要具有开拓创新的精神,没有创新就意味着落后,而这一切都依赖于具有前瞻性的教育。那么,在学科教育中什么是前瞻性的教育呢?我认为:让学生主动、自主地学习的自主教育是前瞻性教育之一。现将不成熟的见解铺衍成文。
一、让学生上台,引导自主
“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可见,教师不仅要激发学生心灵深处那种强烈的探求欲望,而且要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因为只有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获得成功,才会有真正的内在的、高层次的愉快,产生强大的内部动力,以争取新的更大的成功。
如:四月的一天,我要外出听课,为了不耽搁小朋友们学习,也想借机培养他们的自主能力,我对小朋友们说:“明天,老师要听课去,你们的课,就请你们的班长上。”孩子们笑着跑出教室。我回到学校,孩子们神采飞扬地告诉我上课的事。有好几个人提出有机会要试一试。于是,我就帮助选择了试卷分析课——一堂孩子自导、自演的“课”。“课”,不是由一位,而是由一群“教师”执教的。我发现,每位“教师”既有自己独立负责的一块内容,又有彼此的相互搭配合作。而全体小朋友则带着一种身为集体成员的自豪感,以很强的自主意识,坦诚自在地参与着。分析完试卷,还有几分钟,“教师”们在讲台上交头接耳商量着怎么办,台下同学热心地指手划脚地替“教师”出主意。课堂上洋溢着欢声笑语,有一种和谐、进取、能者为师、互相切磋的氛围,他们在吵吵嚷嚷的表面下通力合作。不过当秩序有点不稳,风纪委员一出场,大家立即恢复自我约束的能力。这里,小朋友的主体意识、独立人格、合作精神、集体责任感、创造意识和才华,淋漓尽致地释放、展现了出来。
二、让学生自学,激发自主
叶圣陶指出:“教是为了不需要教……为了不需要教就是说咱们当教师的人要引导他们,使他们能够自己学,自己学一辈子,学到老。”要让学生达到自我主动地学习,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既要立足于“怎么教”来设计“教”的过程,更要从“怎么学”的角度探索学生的学习过程,要把多数时间还给学生,为学生设计语言文学实践的时间和空问。说话课要鼓励学生大胆说;作文课要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写;阅读课则要让学生多读书。
如在学习《詹天佑》一文中,我从中心句入手,让学习在初读课文时,划出中心句,让学生朗读和理解中心句,及在文中的作用。尔后,我又引导学生在文中圈出表现詹天佑是“杰出”、“爱国”的句子,文章从哪几方面作具体描写?让学生再次带着问题细读课文。学生不难圈出和体会到:詹天佑是在阻挠、要挟、嘲笑中毅然接受任务,并一定要造好中国人自己设计的第一条铁路;课文是围绕“勘测线路”、“开凿隧道”、“设计‘人字形线路”这三方面写他杰出和爱国的。
这样学生在读读、划划、圈圈中学到了怎样探究未知的知识,培养了他们主动探索的精神,激发了自主热情。
三、让学生争议,促进自主
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提倡争议有利于互相启发,取长补短,提高认识,促进自主,同时培养钻研精神和语言表达能力。如:《一夜的工作》这篇课文有这么一句话:“这是高大的宫殿式的房子,室内设备极其简单,……”我问:“这时的‘极其是什么意思?能换用哪些词?”学生联系上下文,找出了“极其”能用“非常、十分、很”等词代替。由此,学生懂得了“极其”就是“非常、十分、很”等表示程度的副词。
我又问:“那么,作者为什么不用‘非常、十分、很,而要用‘极其呢?”这下小朋友们议论开来了。通过争议,一位小朋友很有体会地说:“‘极其这个词用得妙,因为它比‘非常更‘非常,比‘十分还‘十分,语气加重了。‘极其是说到底,是说室内设备太简单了,简单到不能再简单了。突出了周总理生活的俭朴。”因此,辨清了“极其”与“非常、十分、很”等同义词的细微不同,掌握了“极其”一词的用法。
如果经常进行明显与隐蔽、直接与间接的训练,学生就能找出事物的相同点、相似点和不同点,这为进一步思维奠定了可靠的基础,也只有这样,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才能得以迅速的提高,促进自主教育。
综上所述,自主教育是让学生由“学会”到“会学”,变教师讲授为学生自学,变传授知识为指导方法,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参与,变注重知识为发展能力,为单调枯燥为生动活泼,是富有时代创意的教育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