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赏识互评法”在作文教学中的作用

2009-07-24石生辉

学周刊 2009年6期
关键词:思路习作交流

石生辉

所谓“赏识互评法”就是学生在通读他人作文的基础上,对文章中生动精美的字词、关键性的句子、精彩的段落作出鉴赏、评析。这样,评改者可以把课内学到的一些鉴赏文章的方法,巧妙地运用到作文评改中去,有效地实施知能迁移,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首先,通过“赏识互评法”可以给学生搭建相互交流学习的平台

每一次作文训练,同学们都在同一“起跑线”上构思立意、布局谋篇。尽管每个中学生的生活经历大体相同,但是对生活的认识和感悟水平的差异,写出来的文章绝非雷同,这时我就采用“整体感悟、美点赏析”的评改方式,让学生互评作文,学生就会拿自己作文的思路与他人作文的思路进行对照分析,找出异同、揣摩优劣。尤其对那些描写生动、说理深刻的字词句段等“美点”,学生就会作出入情入理的分析,写出自己独特的发现或见解,与习作者进行交流的沟通,以期取长补短,共同提高,达到“一箭双雕”的作用。

其次,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平常学生阅读名人名作和报刊杂志上的时文精萃,有些文章学生感到“高深莫测”,不能领悟其意;有些文章只能感受其美,不能领悟其为什么美或美在何处,只有在老师的点拨指导下,才能知其所以“美”。从根本意义上讲,这并没有实现真正的自主学习。阅读生活阅历和知识水平基本相当的同题作文,评改者自然感触很深,小到字词,大到句篇,学生不仅能晓其理、会其意、融其情,更能把课内学到的知识和方法运用到评改中去。再者,评改者从心理上有一种做教师的使命感,对他所评品的“作文美点”,就会反复地思考斟酌,以便写出令人信服的点评文字,而这种阅读、思考、写评语的过程,既锤炼了学生思维的创新性,又提高了学生阅读文章的能力。这样反复历练,持之以恒,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自然会形成,将终身受益无穷。

“赏识互评”的方式,最重要的是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作文的兴趣。著名心理学家威廉姆·杰尔士曾说:“人性最深切的要求就是渴望别人的欣赏。”当这种“渴望”得到满足之后,习作者心情愉悦,就会认真对待别人点评的文字,明辨是非,矫正作文的思路。同时,在相互交流合作中,同学作文中那些鲜活的材料和精彩的点评,对双方都起到了极其重要的激励借鉴作用。再加上,老师总览全文,用精细的目光,对习作中的优点或精彩点评的郑重推荐,真心表扬,也增强了他们写作的信心,久而久之,写作的兴趣自然也就浓厚了。

当然,要更有效地发挥“赏识互评”在作文教学中的作用,在评改时,教师应尽量指导学生以公允慎重的态度,勤翻工具书,互相交流合作,发现习作中的“美点”,大胆肯定。使习作者看到自己的成绩和进步,感受某种成功的喜悦。但是,采用这种方法写点评时必须适度,不应言过其实。对于那些比较差的作文里的“任何一点可取的地方,都应找出来,肯定他的想法和写法”(叶圣陶语),实在无可取之处的,要由教师指导重写,作出自我调整和改进,再交给同学评改。这种评改方式改变了以往教师把大量空洞的理性分析硬塞给学生,排斥学生自我感悟的做法,把评改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学生就会通过阅读、理解、评判,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感染。长此以往,就一定能实现《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要“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的目标。

猜你喜欢

思路习作交流
如此交流,太暖!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不同思路解答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拓展思路 一词多造
换个思路巧填数
思路一变 轻松赚钱
“交流”等5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