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学课堂教学中优化教学效果的几点做法
2009-07-24刘瑞华
刘瑞华
摘要:课堂教学的效果取决于多种因素,其中导入是一项重要因素。课堂教学效果还与学生的活动密切有关,教学的目的要落在学生的学上,教师应多让学生参与课堂活动,这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标志。
关键词:课堂 导入 兴趣
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是每一位教师必须思考的一个问题。作者在这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究,现将其中的一些做法提出来与各位同仁切磋。
一、课堂导入
精心设计每节课的导入语,常言道“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生物教学中,如何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是衡量教学效果的重要内容之一。教师要结合生物学实际,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社会生活热点,比如在学习DNA复制内容时,以生活中的一些事例引入:某家庭中女儿怀疑自己可能不是父母亲生,最有效的鉴定途径是进行DNA鉴定,那如何进行DNA鉴定呢?再如在一次空难事件中,乘客尸体无法辨认,确定其身份只能是利用DNA鉴定。凡此种种,都要涉及DNA复制。还可利用事例引入,激发学生的疑问,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如某同学不幸罹患白血病,师生在同情的同时,分析为什么有的细胞发生癌变,进而导入细胞分化的课题。
二、课堂教学过程
及时导入新课题后,要针对教学内容选用适宜的教学方法。比如新授课内容,在学生进行预习的基础上,教师的讲解要少而精,突出重点,对于难点知识要采取分步讲解的方法进行分散,达到学生顺利接受的目的。教师在课堂上要善于为学生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探究、发现知识的热情和兴趣。如学习DNA分子复制,教师可让学生推测DNA分子可能的复制方式,然后教师提供科学家有关DNA复制的相关实验:1958年Meselson-stahl用大肠杆菌做实验,第一组大肠杆菌一直培养在含14N的培养基上,繁殖出的大肠杆菌DNA分子的碱基中的N都是14N。第二组是将大肠杆菌在含15N同位素的培养基上培养,使得其DNA中的N都成为15N并收集这样的大肠杆菌转移到14N的培养基上培养,繁殖四代。从第一组和第二组的五代大肠杆菌中分别提取DNA并进行密度梯度离心,不同重量的DNA存在于离心管的不同位置。不同代大肠杆菌的DNA在离心管中不同位置的量呈现有规律的变化。学生对此现象进行分析可以得出半保留复制的认识。如果是复习课,教师要尽可能使学生动脑将知识点进行串接,形成知识网络。例如下丘脑,不仅要联系它与内分泌腺的知识,还要联系它的神经传导功能与植物性神经调节的功能。下丘脑可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影响垂体和甲状腺的分泌活动,参与体温调节,且体温调节的中枢就在下丘脑;下丘脑还可分泌抗利尿激素参与人体内水分平衡的调节。再如,可让学生将一些相近或易混的概念进行比较,如胚囊与囊胚、原生质层与原生质体、自由扩散与渗透等等。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始终要让学生动起来,最大程度地参与到教学过程是提高课堂效率的有效途径。同样课堂作业要少而精,突出重点,教师将难点问题拆解成有梯度的小问题可实现意想不到的效果。布置的课下作业要让学生多思考、多调查,这样才有利于其能力的提高。
三、课堂中的讨论与训练
这是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重要方式。教师要将现成的知识点转化成一个个有一定思考度的问题,通过设置疑问,让学生分组讨论并形成共识,突破课本知识。如DNA复制时期这一知识点,教师可提出问题“DNA在什么时候复制呢?”学生很容易回答在有丝分裂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此时教师可再追问“还有其它情况吗?”学生开始讨论,有的同学忽然想到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大家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课堂训练是针对本节课内容的,教师所布置的训练题需要精心设置,突出重点,分散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