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中学音乐教学中“流行潮”的思考

2009-07-24张喜杰

学周刊 2009年6期
关键词:音乐教学现状

张喜杰

摘要:流行音乐正冲击着现代中学音乐教学,影响着广大中学生。作为教师,我们必须慎重对待这一问题,以新课标理念为指导,认真分析,查找原因,对流行音乐有一个正确、客观的认识,促进学生音乐素养的形成。

关键词:音乐教学 流行潮 现状 原因

流行音乐是音乐领域中不可回避的话题。在21世纪的今天,流行音乐已越来越多地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影响着越来越多的人,这其中也包括中学校园中的莘莘学子。不可否认,流行音乐对中学生的影响越来越大,正强烈地冲击着中学音乐教育,冲击着每一个中学生躁动不定的心。对此现象,单纯地肯定或否定流行音乐都是不客观、不公正的,我们应该用辩证的观点,慎重地看待流行音乐对中学音乐教学的冲击,并在此基础之上,思考如何利用流行音乐更好地进行中学音乐教学,这是我们每一个中学音乐教师都应该思考的问题。

一、教学现状

现在的中学音乐教材中有很多的音乐欣赏,如初一的《长江之歌》、《保卫黄河》、《红旗颂》,初二的《铡美案》、《梁祝》、《花木兰》,初三的《蝶恋花》、《重整河山待后生》、《二泉映月》等等。在教学这些音乐欣赏课时,大部分学生的反映是不喜欢或不想学,有些学生直接说:“都什么年代了,谁还唱这样的歌呀!”“一点也不好听!”“这些也听不懂啊,也太落伍了!”有些学生对教师说:“老师,咱们学学流行歌曲吧,不然听听也行。”这个提议得到了绝大部分学生热烈的响应。而音乐教师在无奈之下,也只能做出让步,让学生学唱流行歌曲。而这个时候的学生,都很规矩地坐在座位上,认真地倾听,会唱的跟着轻轻地哼唱。整个课堂都沉浸在流行音乐的情绪感染中,学生听了一曲又一曲,欲罢不能,下课铃声响起,也不想离开。这样的情形和上其他课完全不同。由此我们可以看出:音乐教学中传统音乐和革命歌曲并不受当代中学生的欢迎,而流行音乐却得到了绝大部分学生的拥护和认同。还有一部分学生沉迷其中,不能自拔,疯狂崇拜某些明星,引发“追星”狂潮。这些现象值得我们所有的音乐教师深思。

二、原因分析

首先,社会大环境的影响。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信息社会的传媒已经非常发达。在市场经济和商业大潮的冲击下,越来越多的娱乐明星脱颖而出。以娱乐性为主要特点的流行音乐在这种大背景下蓬勃地发展起来,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包括我们的校园。同时,电视传媒通过一系列的选秀活动,将一个又一个平常人打造成了大众明星,这些也吸引了公众的眼球。这些流行音乐在社会上风靡一时,怎么能不吸引这些十几岁的学生呢?他们本身就处在这样的一个时期:好奇好动,易受新鲜事物的吸引,思想不稳定,盲目地追求流行,崇尚个性,追赶时髦。再加上社会大环境的影响,流行音乐在青少年学生中就生根发芽并茁壮成长,并对学生的思想产生了重要影响。

其次,教材中的音乐曲目与学生的思想有落差。现在音乐课本中的一些曲目,很多已经与现实生活相脱节,是一些很传统或革命年代的歌曲,学生因没有经历过这些音乐的时代背景而不能理解,思想就有了落差。俗话说:“诗言志,歌咏言。”歌为心声,如果歌曲不能与学生产生共鸣,就难以让学生产生学习兴趣,也就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吸引学生去学习。而且我国中学音乐教育受专业艺术教育的影响很深,一直存在“重技轻乐”的倾向,因而在我们的音乐教材中,很少有流行音乐的影子,大多是传统曲目,重视音乐乐理和技能的培养,因而学生对音乐课产生抵触情绪,即使勉强接受也是消极被动地学习。

再次,流行音乐中确实有一些能够打动人、感染人的好歌曲。流行音乐因其特有的商业性特点,确实有很多消极的因素在其中,但是,也并不是所有的流行音乐都没有可取之处。不可否认,很多流行歌曲都有其积极、健康的一面。比如《让世界充满爱》、《中国人》、《北京欢迎你》等等。这些歌曲曲风流畅明快,旋律简洁,歌词朗朗上口,传达积极健康的情绪。这样的歌曲能给人以爱国主义和人道主义关怀的教育,比单纯的说教更有效果,更能达到教育的目的。

三、解决办法

第一,正确认识流行音乐在中学音乐教学中的地位。我们应该看到,当今的流行音乐已经和古典音乐、传统民族民间音乐一起共同形成了音乐领域中的三大板块。这样的发展态势,使我们在音乐教学中应该给流行歌曲一个适当位置,并把这个位置摆到适当的高度。这是我们不能回避的一个课题。我们的音乐教育,无疑应包含中国传统音乐、新音乐、欧洲古典音乐及包括流行歌曲与“新潮音乐”等现代音乐在内的古今中外一切优秀音乐文化成果,但其中也必须有主次之分。

第二,落实新课标的要求,变教师的主体为主导,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我们现在的音乐教学中,教师很容易从自身的喜好出发,去干涉或规定学生必须喜欢的音乐。比如教师喜欢民歌,就要求学生学习民歌,教师喜欢欧洲音乐,就在课堂上大讲特讲,希望学生都喜欢。教师的自我意识在左右着教学的发展,左右着学生的喜好。在新课程标准中要求教师要变“主体”为“主导”,不能因自己的喜好来左右学生的思想,而应该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理性地看待音乐教学,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第三,寻找学生与传统音乐的契合点,改正学生的欣赏习惯。学生为什么不喜欢传统音乐呢?就是因为找不到共鸣,即没有契合点。因此,在我们的音乐教学中,就必须寻找到这个契合点。要改正学生的欣赏习惯并弥补当代与传统的落差,就应该从旋律着手,让学生先欣赏一些以前看来未必是经典但却好听的音乐作品,在心理上拉近与传统音乐的距离,从中培养学生的欣赏兴趣并逐渐养成习惯。

第四,提高教师自身的音乐素养,活跃课堂气氛。我们必须改变音乐教师思想中一些自以为是的看法,如大音乐家的作品都是经典,流行音乐都是靡靡之音。我们应该了解,在音乐领域中有昙花一现的“高雅”音乐,而流行音乐中也有经典之作。因此教师要摒弃那种片面的看法,摆正思想,要知道我们普通学校的音乐教育不是培养音乐家,而是培养人,培养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要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审美能力和音乐素养,能够喜欢音乐、懂得音乐、欣赏音乐、表现音乐才是普通学校音乐教育的宗旨。因此不需要用专业的知识来要求我们的学生,而应该在兴趣、素质、能力、个性等方面进行培养,使学生在欣赏与审美中轻松地学习。

在众多学科中,音乐课的学习因为没有升学考试的压力、束缚而课堂气氛显得相对活跃、轻松,这样的气氛对健全学生的音乐素质,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道德、智力和情感素质的提高,精神境界的提升,都有潜移默化的作用。我们要以新课标为指导,结合学生实际,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为学生终身喜爱音乐、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奠定良好的基础,开创音乐教育教学的新局面。

猜你喜欢

音乐教学现状
初中音乐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究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多媒体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音乐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