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思想政治课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之我见

2009-07-24闫春梅

学周刊 2009年6期
关键词:初中思想政治激发学习兴趣

闫春梅

摘要:初中思想政治课在素质教育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但目前的思想政治教学课堂枯燥乏味,教师教得辛苦,学生丝毫提不起兴趣,如何改变这一现状呢?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从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多媒体的运用等几个方面来阐述这一问题。

关键词:初中思想政治 学习兴趣 激发

中学思想政治课在素质教育中占有其他学科所不能代替的位置。但目前的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却不容乐观,在课堂上,教师讲得滔滔不绝,激情洋溢,但是学生听得昏昏欲睡,能够认真听课的学生少之又少,一节课下来,教师讲得辛苦,可是收效甚微,有的学生甚至不知道老师这一节课讲了什么,究其原因,就是现在的中学思想政治课堂枯燥乏味,学生对此毫无兴趣。在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成为广大政治教师最为关注的话题,本文拟从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联系学生生活、运用多媒体教学模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四个方面阐述这一问题,敬请指正。

一、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营造和谐、融洽的课堂氛围的基础。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一种民主平等、尊师爱生、情感交融、通力合作的新型师生关系。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尊重是人类较高层次的需要。”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俯下身来,尊重和爱护每一位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个性,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看待问题,真诚地与学生进行沟通与交流,在情感上与学生产生共鸣,只有这样,和谐的师生关系才能逐渐形成,并日趋稳固。相反,如果不尊重学生,教师永远是高高在上的教者,以命令的口吻进行教学与交流,学生与教师的关系只能是越走越远,学生见老师敬而远之,良好的师生关系从何建立,更不要谈营造和谐、融洽的课堂氛围。我们只有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环节,关注课堂细节,与学生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才能营造开放、民主、融洽的教学氛围,才能加强课堂互动,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以积极主动的心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并且不断受到鼓励,更加积极地去探索新知。如讲“依法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时,可在课堂上进行这样一场课堂剧,由老师扮演售货员,学生扮演顾客,进行买卖。让学生在行使消费者的知情权、自主选择权、公平交易权的过程中与营业员发生争吵,让其他同学帮忙如何合理地处理问题。在这样的氛围中进行教学,更易于学生对新知的掌握。

二、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创设教学情景

现在的教材纯知识性的理论越来越少,越来越注重与社会、与学生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这就需要广大政治教师平时要多收集相关的资料,注重积累,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注意从学生身边的事例入手,在具体的教学中要善于联系生活实际,改进教育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自己所熟悉的情景下学习,这样更易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如教学“守护我们共有的家园”时,此节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认清当前我国面临的环境形势,树立环保意识,认识到保护环境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在教学时,可以引入这样的例子,塑料袋用起来非常方便,人们已经习惯了有塑料袋的日子,但是,作为“20世纪人类最糟糕的发明”,塑料袋的弊病正日益被人们所认识,越来越多的国家制定了限制使用塑料袋的规定。我国从2008年6月1日起,在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一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由于这一事例就发生在学生身边,学生对此非常熟悉,这样导入新课,学生不会感到枯燥乏味,反而因为事例就发生在自己身边,所以听起来饶有兴致,如此教学,既利于让学生带着强烈的求知欲进入到课堂教学中来,同时又易于学生理解此课内容,同时也是树立环保意识,培养学生养成保护环境习惯的好机会。

三、运用多媒体教学模式,激发学生求知欲

多媒体教学是现代教育教学的必然趋势。多媒体集图片、音乐、动画于一体可以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以图文声像来展现教学内容,化抽象为具体,化静态为动态,化无形为有形,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满怀激情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如教学“不健康心理的危害”这一内容时,因不健康心理的概念及其危害比较抽象,仅凭教师平白的叙述,学生难以理解和掌握,达不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运用多媒体教学模式,所有的问题都能迎刃而解。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一系列不健康心理事件的图片或视频,让学生对不健康心理的危害有个初步的认识,学生看完相关视频后反映强烈,并且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此时抓住契机,让学生结合实际看自己是否存在不健康心理以及对其产生的不良影响,并结合自己所见所闻,收集发生在身边的相关事例。通过多媒体的展示使抽象的教学内容更易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四、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

在传统的政治教学中,教师是知识的“灌输者”,学生是知识的“接收器”,教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很少有发散思维,很少提出有创造性的、新颖的问题,是典型的“满堂灌”、“一言堂”、“填鸭式”教育模式。在素质教育的时代大背景下,教师要正确处理“教”与“学”的关系,变教师的主体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课堂还给学生,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人;教师则成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学生探索的引导者。学生也不能一味地唯教师论、唯课本论,在课堂中要敢于质疑,勇于提出问题,善于发表自己的见解,真正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

如在讲授“网络的利与弊”这一内容时,我们就可以改变以往教师讲授的教学方法,可以把课堂交给学生,由学生自愿报名组成正反两方,其余同学作评委,采用辩论会的形式来进行课堂教学。学生听说这节课由他们支配,热情高涨,都踊跃报名,全班同学课前都积极准备,去图书书馆、网上查阅资料、收集相关的事例。课堂上,正反两方展开了激烈的辩论,双方各执一词,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正反两方不相上下,争得面红耳赤,然后再让同学们总结网络的利与弊,由于课前的充分准备以及课上的积极参与,学生踊跃发言,提出了很多独特的见解,教师再因势利导,对正确观点进行肯定,对不正确的观点进行引导。实践证明,这种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以主人翁的身份参与课堂教学,学习兴趣浓厚,对知识的理解得快,掌握得牢,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能力、表达能力,可谓“一箭双雕”。

总而言之,在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教师只有课前精心准备,细心设计课堂教学环节,抓住学生的心理,与学生真心交朋友,才能提高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本文只是从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教学情景的创设、多媒体的运用、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四个方面来探讨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当然还有很多的方法,在此不一一列举,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这一课题还值得我们不断探索与实践。

猜你喜欢

初中思想政治激发学习兴趣
激发学生主动思考的无机化学实验教学方法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浅谈初中思想政治作业的科学设计
浅论初中思想政治教学中人文精神的培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