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堂教学方法研究

2009-07-24鲁向军

学周刊 2009年6期
关键词:导语素质教育教育

鲁向军

摘要: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历史赋予学校教育的光荣使命。应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自主学习。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关键字:导语创设情境 培养自主学习 培养创新精神

江泽民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历史赋予学校教育的光荣使命。新课程的重要任务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起自主、体验、探究、合作、交往的学习平台。所以,这就要求我们作为现代化的教育工作者要认真研究课堂教学方法,以顺应现阶段创新教育的要求。

教学导入是一堂课的关键。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现在的学生学习兴趣缺乏,往往是家长逼迫学生学习。上课开始时,老师用精彩的导语创设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针对我班借读生多,学习劲头不是很足的情况,在讲《雨霖铃》这篇文章时我设计的导语为:“同学们你有过与朋友分别的经历吗?你的感受是什么样的?”接着同学们自由回答,介绍自己的经历以及感受。首先让学生们先活跃起来,接着再问我们的感觉与古人的感觉一样吗?然后用投影显示古人分别的句子让他们自己揣摩。句子为: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燕太子丹与荆轲之间的分别)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与董大)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与元二使)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与孟浩然)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与汪伦)

世情已逐浮云散,离恨空随江水长(贾至与王八员外)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白居易与客人)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苏轼与亡妻)

听得道一声“去也”松了金钏,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崔莺莺与张生)

学生总结的这些诗句分别包含了悲壮、安慰、忧愁、惦念等情感,总之表现的是朋友之间的依依不舍之情。通过创设情境设计精彩的导语,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兴趣调动起来了,接下来就是指导他们自主的学习。以往的课堂教学里,教师处于中心地位,学生围着老师转,完全处于被动应付的状态。而《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强调以人为本,强调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自由发展。而且《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也指出,培养产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点。因此,教师必须具备正确的教育观念和认识,重新认识自己的职责和作用,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观念,在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变被动为主动。那么在课堂上怎样让他们自主学习呢?我是这样操作的。课前搞好预习,课上采用竞争的方式满足他们的成就感,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如在讲《花未眠》这篇文章时我先给学生布置预习:

1.查《基础知识》手册上关于川端康成的介绍,包括作者的经历以及他的创作情况。

2.引子:作者在旅馆中,清晨发现“花未眠”,“大吃一惊”,由此产生了新发现,什么新发现?

3.作者由花联想到文学,他指出了一种不良现象,什么现象?

4.作者举了很多例子,说明只有走进现实中去才能产生真知,举了哪些例子?

5.举了这么多例子,作者要说明什么?

6.又联想到自己的一次游玩,在游览中发现了什么?

7.作者在文中提出了三种观点,试总结出这三种观点,并分析这三种观点之间的关系。

让他们通过预习增加兴趣,同时也有利于提高他们上课积极参与的兴趣。同时通过预习老师已经把本文的思路间接地告诉了他们,使一篇很难的文章简单化了,自然他们也就会认为只要是努力,自己也能学好,这就不但培养了他们的自主学习的能力,而且增强了他们的信心,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长期以来教师讲授知识,学生接受知识,似乎已经成为教学法则。但是,随着时代的不同,科学技术的发展,学生素质的不断提高,这种授课的方法只会落得“老师讲得天花乱坠,学生听得昏昏欲睡”的结果。因此,在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在课程改革的形势下,教师只有改变自己的观点,树立创新精神,实施教学创新,彻底解放学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发展学生的穿凿能力。而课堂是实施创新教育的重要渠道,要是课堂达到省时高效,让教师享受教学,让学生享受学习,就必须让学生在语文的课堂上“动”起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由于长期处在应试教育的樊笼中,学生形成了学习的思维定势,潜在的创新意识被紧紧挤压着。他们总是很小心地做事,养成了“不是习惯的习惯”,所以我们必须首先打破这种思维定势,挖掘其潜能,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比如我们可以通过典型引路,鼓励学生积极创新。在现行语文教材中有关创新的例子俯拾即是:哥白尼不迷信他人,不畏权贵,创立地动学说;苏东坡黑夜驾船,寻访石钟山,大胆否定前任假说,深得石钟山命名的原因;鲁迅目睹国民之麻木,毅然弃医从文,寻求救国救民新路子。前人先辈的探索精神,令学生钦佩。同样,生活中的小小发明,也能点燃学生心灵创新之火。如商业行为中一个富有新意的操作,甚至一句优美的广告词,也会使学生大开眼界,跃跃欲试。另外要善于启发学生勇于发现问题,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最后我认为上完一节课后适当的鼓励学生是非常有益的。

总之,在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应该认真上好每一节课。认真研究学生的情况,因人施教,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

参考文献:

[1] 邢永富主编,《现代教育思想》

[2]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3] 《江泽民文选》(第二卷),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编辑

猜你喜欢

导语素质教育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导语
阳光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本期专栏导语
导语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
关注基础教育阶段中的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