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与素质教育
2009-07-24方必成
方必成
语文课应怎样上?教些什么?重点培养哪些能力?怎样改变母语教学的“少、慢、差、费”的现状?怎样解决语文课的根本症结?怎样的语文课才算真正的语文课?这些都取决于个人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
一、语文的概念
语文的实质是语言。“组织和指导学生学习语言、培养学生正确组织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就是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语文的本质是其工具性和人文性,语文老师在课堂教学上不仅要教会学生学会运用语言,更要教学生继承传统文化做一个具备高尚素质的人。
二、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的“素质”是指人的基本品质,即人的素质,是人的先天素质通过后天教育而形成的基本品质。素质教育就是“中国在基础阶段决定实行的,以促进学生素质发展为目的的教育”,就是“全面发展教育”。全面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科学素质、劳动技能素质、身体与心理素质。
三、语文教学与素质教育的有机结合
在语文教育中注重语言教学,培养学生具备较强的语言感受能力、形成较高的语言表达能力,那么语文教学的思想教育、思维训练、感性交流、知识理解,这些问题便会迎刃而解。语文的语言组织表达包含着不同层面、不同特征的创造性。“语言形成本身就是思维过程的一部分,概念的产生、判断的形成、推理的展开都离不开语言形式的‘模铸功能。”语文教学要提高语文素质,让学生学习语言是依托,也是根本目的,更是语文教学的本体。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改变教育观念,抛弃“教师中心论”和“灌输”的方法,注重学生认知结构的建立和信息加工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把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从而使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得到培养和锻炼。素质教育贯穿于语文教学之中,以便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更好地发挥出来。
四、语文教学与素质教育相结合的方法与途径
1. 注意方法和途径
真正的语文课,要突出语文教学的本体:语言。在指导学生学习语言的过程上遵循“感受→领悟→积累→运用”的正确途径。
首先让学生充分感受语言。“学习语言不是一种纯客观的认识过程,而是一种带有浓厚主观色彩的感性和理性统一的感悟过程。”学习语言,是以语言材料的整体感受为基础的。对语文课的整体感受是通过“通读”来感受的。读是感知语文教材、学习语文的主要方法。
其次是让学生充分地品味语言、感受语言。叶圣陶先生说:“至于文字语言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将能驾驭文字”,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通过品读来组织教学,将使整个教学过程“韵味”十足。
再次是让学生在实践运用中丰富语感。通读、读说、体察、品味、拾粹、运用等均为学习语言的基本方法。这些方法只有用在整体综合运用上,才能培养出整体综合的语文能力。
2. 怎样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改变教育方法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的途径之一。在语文课堂上,引进“讲堂变学堂”的思想,摒弃“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利用以问导课的方式,让学生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运用自身的知识积累和能力来逐步解决课文中的问题,改变过去教师讲、学生听禁锢学生思维的教学方法。这样,语文课堂活跃,学生思维得到锻炼,语文能力和素质也会得到提高。
另一方面,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用“个别化”教学取代“一刀切”,充分运用因材施教的方法,针对每个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在这种教学过程中,允许学生在同一课程内容上,学习进度有快慢,并且在作业布置上难度有深浅。教师要对学生学习进度、难度、学习方法进行个别论断和指导,全过程监控调节各个学生的智力和情感的变化,启发学生创造性思维,鼓励他们积极探索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同时对学习效果及时予以评价肯定,以刺激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抓住四种能力的培养:独立思考能力、知识运用能力、善于自练自检的能力及创新思维能力。这样培养学生语文的综合能力才会落到实处。
3. 语文的创造性教育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教育的根本任务。《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要“培养造就一批具有高水平的创新能力的人才。”
创新的前提是会学。在素质教育中,会学比学会(具有学习能力比死记知识点)更重要。应试教育是教学生成为“大仓库”以收藏知识;素质教育则是让学生的大脑成为“发明库”,在学习中进行创造、创新。会学孕育着创新,一定意义上会学就是创新。
教育的竞争并不在教育资源的拥有或占有上,主要反映在教育目标、教育思想、教育方针、教育观念上,也就是说是在教育体制上是否有所创新。
语文实施创造性教学,首先符合中华民族的思维特点:聪明、智慧。这表现在很强的感性直观能力和凭直感把握事物的能力上,并能在逻辑思辨上进行推敲。因此,我们往往得到的知识是笼统的、模糊的,非分析的、非清晰的,在感性活动中获得理性认识。在教学过程上要全面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必须以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为核心,要起点更高、观念更新、视野更宽。接受或学习与创造性发现或学习相结合,个人行为与群体合作学习相结合,语文教学才能符合人在发展过程中的创造需求,才能培养全面、多元、创造型人才。
在实施语文的创造性教育中要注重创造性活动的设计。创造性活动的设计可以创造性思维为主,辅以直观思维和抽象思维,帮助学生找到新途径、新突破口。创造性的解决问题突出教育的主体性发挥,包括主体独立,突出个性培养;主体发散,突出信息集合;主体创新,突出创造意识的培养。坚持以学习语言为中心,以培养知识丰厚、情感丰富、视野广博、思维灵活、表达流畅的学生为目的。
目前,我们应当深刻认识和克服这样一种现象:言行不一、表里不一,只在表面上对素质教育大唱赞歌;应试教育的老一套方法依然使用。我们要真心实意、踏踏实实地来抓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也是新时代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