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红楼梦》如何用诗词塑造人物形象

2009-07-24方铁桥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 2009年6期
关键词:薛宝钗林黛玉人物形象

摘 要:曹雪芹在借助诗词等文体样式塑造人物时,充分发挥了我国古典诗词的抒情作用,《红楼梦》中的大多数诗词都是为小说中的人物所作的,表现了不同人物的不同的性格特征。本文以林黛玉和薛宝钗所作的诗词为例,分析诗词在塑造人物形象时的作用。

关键词:《红楼梦》 诗词 人物形象 林黛玉 薛宝钗

曹雪芹在借助诗词等文体样式塑造人物时,充分发挥了我国古典诗词的抒情作用,通过诗词造成浓重的抒情场面,激发深沉的感情,让人物直接倾诉出内心的强烈感情,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

《红楼梦》中的大多数诗词都是为小说中的人物所作,表现了不同人物的不同性格。如第三十七回中的咏白海棠诗和第三十八回中的菊花诗,各人所作诗歌的内容,均表现了各自的身份、性格和情感。下面以林黛玉和薛宝钗所作的诗词为例,分析诗词在塑造人物形象中所起的作用。

我们首先分析林黛玉的诗词。在《红楼梦》所有的诗词当中,黛玉的最多、最好。除了那些广为流传一题多咏的组诗外,她还有许多名篇如《葬花辞》、《题帕诗》、《五美吟》、《桃花行》等。这些都是沁人心脾的佳作,和黛玉的形象,以及与其有关的故事情节息息相关。其中最出色的当推《葬花辞》。洋洋洒洒的五十二句诗如泣如诉,和泪凝血,字字句句都和黛玉悲惨的命运及其独特的个性特征融合在一起,运用得非常恰当。

《葬花辞》的起因是黛玉夜访怡红院,被晴雯误拒于门外,进而又听见宝玉、宝钗的笑语之声,不禁“伤感起来”、“悲悲切切、呜咽起来”。恰逢第二天是芒种节,园中诸人都来祭饯花神,“满园里绣带飘飘,花枝招展,更兼这些人打扮得桃羞杏让,燕妒莺惭。”黛玉昨夜“一腔无明火未得发泄”,今日又有园中诸人的热烈情绪对照自己孤苦无依的身世,不免“又勾起伤春愁思,因把些残花落瓣去掩埋,由不得感花伤己,哭了几声,便随口念了几句”,于是产生了独步古今的黛玉咏叹调——《葬花辞》。

古人云:“春女悲,秋士悲。”黛玉在百花凋零的暮春时节,拟这首《葬花辞》,借花喻己,倾吐自己满怀的愁绪和无可名状的悲愤。看到落花,想到自己可能夭亡;斥责榆柳、飞燕,旨在责骂人心的冷酷;恨风刀、霜剑,实际上是哀怜自己的际遇。泪水流尽,继之以血,这是无限之深的悲痛!青灯照壁,冷雨敲窗是夜晚之时无亲无故的萧索与寂寞!春来春去,流年似水,前景迷茫,归宿不知何处!一时百感交集,似万箭穿心。无知的花鸟也仿佛为之动情,同她一起唱这首悲凉的歌。“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抔净土掩风流”,这是难言的愤懑;“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这是绝望的抗议。葬花葬人,花落人亡。诗人与读者已分不清这是悼花还是自悼。诗人自是字字血泪,听者痴倒哀恸,读者也不由洒下一把同情的泪水。因此脂砚斋评说:“余读葬花词,凡三阅,其凄楚感慨令人身世两忘。举笔再回,不能加批。”

黛玉是曹雪芹塑造的历史上未曾有过的新形象。她有花容月貌,咏絮之才。她如天山雪莲般纯洁,不染尘俗。她孤高自许,目无下尘,却偏偏命运多舛,孤零无依,寄人篱下。虽然宝玉与她志同道合,对她关怀备至,但对她未来生活毫无把握和信心。于是她时常迷茫、惆怅、垂泪。这些铸就了多情多感、多嗔多怒、多愁多泪的性格。黛玉特殊的性格以及她不幸的命运在《葬花词》中都有体现。黛玉的诗作风流别致,充满了哀音和伤悼语句,与她的形象十分符合,浑然一体。

再看宝钗的诗词。宝钗的诗词含蓄浑厚,也与她的罕言寡语、安份从时、藏愚守拙的性格特征相一致。试看宝钗作的《咏白海棠诗》:“珍重芳姿昼掩门,自携手瓮灌苔盆。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欲偿白帝凭清洁,不语婷婷日又昏。”“珍重芳姿”即珍惜重视自己的身份,“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展现了宝钗典型的封建阶级大家闺秀的形象。宝钗平日不爱花儿、粉儿的,穿着也总是半新不旧。诗中“淡极始知花更艳”正表明了她对自己内在和外在美都充满了矜持和自信。

众人在评论咏白海棠诗时都以黛玉那首为上,而社长李纨却推宝钗这首为第一。原因就在于宝钗的这首诗符合了封建淑女的身份,符合了李纨的口味。

宝钗作这样的诗是有深刻原因的。宝钗的诗情才气虽稍逊于黛玉,但她的“杂学旁收”是黛玉远不能及的,就连“每日家杂学旁收的”宝玉也难与之相比。可见宝钗是个很爱看书的人,对诗词比较精通。但是她为什么没有像《葬花辞》、《桃花行》之类的长吟呢?为什么她的诗都是应制而作且大多为律诗呢?为什么她没有因景、因物触情,随感而发之作呢?从第四十二回宝钗训诫黛玉的那一段自白中可以看出端倪:“你当我是谁,我也是个淘气的。从小七八岁上也够个人缠的。我们家也算是个读书人家,祖父手里也极爱藏书。先时人口多,姊妹兄弟都在一处,都怕看正经书。弟兄们也有爱诗的,也有爱词的,诸如这些《西厢》《琵琶》以及《元人百种》,无所不有。他们是偷背着我们看,我们却也偷背着他们看。后来大人知道了,打的打,骂的骂,烧的烧,才丢开了。所以咱们女孩儿家不认得字的倒好。男人们读书不明理,尚且不如不读书的好,何况你我。就连作诗写字等事,这也不是你我份内之事,究竟也不是男人份内之事。男人们读书明理,辅国治民,这便好了。只是如今并不听见有这样的人,读了书便更坏了。这是书误了他,可惜他也把书糟踏了,所以竟不如耕种买卖,倒没有什么大害处。你我只该做些针线纺绩的事才是,偏又认得了字,既认得了字,不过拣那正经的看也罢了,最怕见了那些杂书,移了性情,就不可救了。”

原来宝钗是在被封建家长“打的打,骂的骂,烧的烧”的教育下,真正懂得了“女子无才便是德”的道理,成为封建礼教的代表人物。她的诗自然也就具备了封建淑女的风韵。

由此可见,《红楼梦》中人物各自所写的诗词作品,抒发了他们各自不同的思想感情,揭示了他们的灵魂甚至心底的隐秘。

参考文献:

[1]曹雪芹.红楼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

[2]刘耕路.红楼梦诗词解析[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6.

[3]蔡义江.红楼梦诗词曲赋鉴赏[M].北京:中华书局,2004.

[4]于振中,雷子.红楼梦诗词赏析[M].延吉:延边大学出版社,2005.

[5]王士超.红楼梦诗词[M].北京出版社,2004.

(方铁桥 安徽省桐城师范学校 231400)

猜你喜欢

薛宝钗林黛玉人物形象
聚焦语文要素,整合单元教学
中外小说中女性人物形象对比分析
浅析《红楼梦》薛宝钗的形象与读者误解
薛室钗:用一生为原生家庭还债
冷香丸
从改编影片看电影与文学的关系
让人物形象定格在经典细节上
钗在奁中待时飞
两个人的爱情和一个家族的“内战”
贵族小姐的精神恋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