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解读的“度”在哪里
2009-07-24黄兴安
黄兴安
中国传统文化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其核心理念之一就是“有度”。“有度”就是有分寸、有节制,就是追求和谐、追求平衡。文本解读也要“有度”。从宏观角度来说,用语文学科的眼光来把握,文本解读就是要遵循学科特性,摒弃非语文的东西;用儿童发展观的理念来判断,文本解读就是要为提升儿童生命品质、提高儿童语文素养服务;从民族文化继承、发扬和创新的层面来审视。文本解读就是要为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服务。只有取得三者的和谐统一,文本解读才不至于误入歧途,才能勃发出旺盛的生命力,从而为提高教学效益服务。
下面,笔者试图从于永正老师执教的《林冲棒打洪教头》一课中来阐释文本解读的理性之路。
一、“我是谁?”——用语文学科的眼光来把握
文本解读有着十分丰富的路径。如何体现语文学科特性。取得教学效益的最大化呢?我们必须要对解读角度加以筛选、优化、整合,抓住儿童语文素养发展的核心要索,即培养儿童的听说读写等各种能力,以此来选择一条最佳途径。
于老师在教学《林冲棒打洪教头》一文时,没有令人眼花缭乱的新异招数,没有光怪陆离的现代化教学手段,有的只是老老实实地把字音读准,把词语意思搞懂,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读出味道来,把自己对课文人物的理解用几句话写出来。请看下面的片段:
生读第3自然段。
师:非常棒。句号停顿非常准确,读得流畅,融入了自己的体会。但由于三人性格不一样,教养不一样,声音不一样,所以读起来语气也不一样。听于老师扶。。
师范读。生学于老师的样子练习读。
师:大家读得津津有味。这样读多有意思啊!
指名读洪教头的话。
(生读)
师:你看他眉头皱的,这个洪教头有点内涵。
(生读)
师:呵,一个活生生的洪教头就站在我们面前,读得比我还要好。
就这样,整节课教学结构非常简单,层次清晰明了,不庞杂,不斜逸,于老师凭借朴实的教学理念,一切从学生的语言发展、思维培养、能力提升和方法获取出发,“洗去了敷在脸上那厚厚的脂粉,露出自己的本来面目”,呈现出一种“朴素的大美”。
于老师曾说,解读文本要“抓住最本质的东西,不要跟风”,要“静下心来好好研读,抓实识字、写字、读书、写作”。这应该是金玉良言!
二、“我为什么活着?”——从追求儿童为本的旨趣来判断
文本解读的最终落脚点应该在促进儿童语文素养的发展与提高上。这是文本解读合理存在的核心价值所在。文本解读追求以儿童为本的旨趣,就不可避免地要点击到“游戏、顺应、引领、激活”这几个关键词。
1游戏
乌申斯基说:“儿童是用形式、声音、色彩和感觉来思维的。”在儿童的生活中,游戏是儿童生活的本身,是其存在方式。讳言情趣与形式的人并不真正了解儿童。于老师是一个“长大了的儿童”,或者说是一个“成人世界派往儿童世界的友谊使者”。他的课情趣横生,意味悠长,处处遵循儿童生命成长的需求规律,努力还原儿童游戏场景,运用儿童喜闻乐见的方式建构学习生活,为儿童创设出了一种极为自由、宽松而又非功利的学习氛围。
令人印象特别深刻的教学环节有这么两个:一是于老师要求全班同学去读书发现林冲的品质特点时,他说自己知道学生的答案。学生都表示不信,于老师就和班长“咬起了耳朵”,然后神秘地说:“你们待会要说的答案我已经告诉班长了,一会儿就可以知道我猜得对不对!”二是于老师把自己的答案写在手心,并要求学生也把各人的答案写在手心,然后师生悄悄对照交流。在这样的课堂中,儿童忘记了是在上课,他们非常快乐地按照老师的教学要求(同时也是他们内心的需求)去读书、思考,然后以自己钟爱的活动方式来展示、交流,从而获得交往的能力和丰富独特的情感体验,潜能智慧得以拔节生长。
2顺应
唐代柳宗元曾讲过这么一个故事。说有人种好树之后,整天折腾它,结果树枯死了,而另外一个人顺木之性却把树种活了。这个故事对我们语文教学的启示就是,阅读教学要顺应儿童心智发展的自然之道,教师不能以“我”为中心强行扭曲儿童生命成长的枝蔓。
于老师在教学《林冲棒打洪教头》的过程中,按照儿童的思维规律,先让学生自主读出林冲的“武艺高强”、“谦虚”、“有礼貌”,然后一步步地由浅入深、由模糊到清晰、由表象到实质,发现并提炼出了人物身上独具的品质——让!最后再到“礼让”、“忍让”、“谦让”与“宽让”。学生阅读思考的过程,是学生积极地“自我建构”和“自我生长”的过程,而不是教师包办代替的过程。
因此,文本解读就要注意减缓学生思维发展的坡度,促进学生自由而顺畅地成长,遵循儿童的认知规律,努力贴近真实的儿童世界,包括真实的智力和知识背景、真实的思维水平和真实的情感状态。
3引领
张武升先生曾说过,“学生是未发育成熟的主体”,所以需要教师的引领和陪伴,以帮助其选择适宜的发展路径,鼓舞和激励他们,让学生感受到知识的魅力,获得价值的导引和精神的丰满。成尚荣先生又说,教师要把学生带到“高速公路的入口”。那么,于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是如何把学生引领到“高速公路的人口”的呢?
师:林冲的人品、性格哪一点非比他人?我反复读,悟出了一个字。
师拿笔把答案写在手心。
师:谁写的和我一样谁就是我的知音。谁就是林冲的知音!
师:同学们默读课文,不放过任何一个字,静心读书,思考是最重要的。看看林冲的为人,你会用一个什么字概括?
生默读重点段,把答案写在手心上。
学生此刻对林冲品质特点,并不准确,所以于老师又进一步引导:
师:哪几段最重要你就重点去读。林冲的秘密全在里面!
师:默读这三个重点段,抓住描写林冲的关键句、关键词,读出林冲的为人、人品。
生默读、思考、圈画。
师:多数同学画得很好。哪些词语最关键?
生:躬身施礼、起身让座、不敢不敢、请教、只好。
有人说阅读是一种被引导的创造。学生就这样一步步被于老师引领着往文本的核心价值处发起冲锋,最后获得了创造的快感!所以。引领是学生不会读书时教师的示范,引领是学生思维受阻时教师巧妙的点拨,引领是学生精神困惑时教师投下的温暖阳光……
4激活
斯普朗格说:“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和价值感唤醒。”教育的智慧就是让人人内心都拥有一种激情与渴望,渴望成长为发光的星体并为这种需求去努力。当生命感和价值感被唤醒的时候,智慧的光芒又会彼此映照、点燃,儿童就能获得极为幸福的发展时光。
于老师在教学《林冲棒打洪教
头》一文时,当学生初读便知道了林冲“武艺高强”等表面特点后,随即用“激将法”对孩子们说:“这是小学三年级孩子的水平。我们已经是五年级的大学生了,我们应该带着思考去读书,读出文字背后的东西,读出人物真正的品质特点”。就在老师对学习方法和思维路径的点拨中,就在老师深情的鼓励与期待中,学生们立即又捧起书静静地读了起来,朝着文字更深处漫溯。
正因为前面于老师很好地根据儿童的学习心理,采用了富有儿童情趣的方式,沿着最适宜儿童学习的路径发力,最终激活了学生的智慧,大家把林冲的品质特点浓缩为一个“让”字,然后又分别读懂了他的“礼让”、“忍让”、“谦让”与“宽让”。此时的文本解读,不再囿于教师的视野,而是把学生推向了解读的前台,让学生自己品味到耕耘与收获的乐趣。
三、“我将要到哪里去?”——从民族文化的层面来审视
基于民族文化层面的文本解读决定了我们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个重大命题,所以我们更应该秉持民族文化品性,寻觅文化之根,守护文化之脉,获得追寻、继承和创新的真义。
1“向着东方,那里是我永恒的故乡”——选择一条波澜壮阔的精神回游的航线
因为从小就接受传统文化的浸润,我们的血脉里注入了许多共同的民族情感,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在母语文化语境下,汉字或汉语词汇往往不再是一个孤零零的词语,它是一个航标、一座灯塔,它指引着我们向着民族文化长河进行精神回归的方向。在这种精神回游中,我们才最终获得灵魂诗意的栖居。因此,文本解读就要遵循汉语言特点进行“循根归宗”,在母语文化的怀抱中感受语言的温情。
“让”就是这样的一个词汇!在教学《林冲棒打洪教头》的过程中,于老师抓住文本的精神核心——让,通过一步步的引导,学生从林冲身上读出了让是一种美德,是一种胸怀,更是一种精神境界,是传统文化中“温、良、恭、俭、让”的“让”。学生通过对文本的主动探求,逐步把民族文化的东西内化为一种自我认知,成为他们精神大厦中的梁柱。
2“跃出水面。我看见了大海的深邃与苍茫”——寻觅学习民族文化的最佳入口
文本所蕴涵的信息和文化价值在某种程度上说是异常丰富的,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要有所取舍,追求文本价值与教学价值的和谐统一,在为《语文课程标准》决定的学段目标服务的过程中进行融合。这是因为,文本价值在很大程度上要为教学价值服务,我们要有选择地教。我们“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
在《林冲棒打洪教头》一文的教学中,于老师并没有采取全面开花、四处出击的战略战术,或者像其他人那样只关注文本中“打打杀杀”的场面描写,而是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中,结合自己对文本独特而深刻的认识,提炼出了一个“让”字,然后带领学生到文本中去发现、去进一步求证,去品味语言文字传递出来的文化温情。这样的教学,不是停留在把林冲仅仅塑造为一个“英雄”,而是深入到民族文化灵魂中把他塑造为“这一个英雄”!林冲是个性鲜明富有代表性的“这一个英雄”!林冲是“我们的英雄”!
在民族文化背景下追寻,“让”成为了学习本篇课文的最佳入口!
文本解读的“度”在哪里?从语文的、儿童的、民族文化的这三个纬度来考量,我们就会获得一种宏阔而理性的解读视野。
责任编辑:白文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