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历史课后复习指导思考

2009-07-24张如栩

基础教育参考 2009年6期
关键词:课后复习自查框架

张如栩

高中历史是一门记忆性很强的学科,但在能力考查已经成为高考主流的今天,单纯的死记硬背方式是难以取得良好学习效果的,要有效地学习和掌握知识,强烈的方法意识和正确的学法是必不可少的。让学生学得懂,学得会,学会学习,应成为我们高中历史教师工作的一个重点,其中,指导学生有效地做好历史学科的课后复习,是一个很关键的内容。

一、指导学生正确认识课后复习的作用

对记忆性很强的高中历史学科学习而言,课后复习是学习过程中一个极重要的环节,有没有做好课后复习是学生学习成绩拉开差距的一个最重要原因。有的学生不喜欢复习,因为复习没有了学习新知识的那种新鲜感,比较枯燥;有的不能坚持进行复习,因为课后复习环节往往无人检查,没有教师的约束和督促,自己的学习自觉性、主动性较差,缺乏持之以恒的毅力;有的则是不知道该怎样复习。所以,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充分认识课后复习的重要性。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在历史学习中,作业并不能代替课后复习,因为作业一是难以涉及课堂所讲的全部问题,二是历史科中同一个知识点可以以不同的题型、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灵活考查,作业练习并不能取代知识记忆本身,而只有在必要的知识记忆的基础上,才能真正应对各种题型考查。所以,课后复习既是为了补漏巩固,更是为了深入提高。

二、要引导学生有计划、有系统地经常进行复习

历史课后复习一般应包括当日课后复习、每章小结复习、期中和期末考前复习。当日课后复习是利用课堂笔记及时对当日所学知识内容进行重温、理解、消化、记忆,并在此基础上通过作业进行自查。每章小结复习,是将一个时间段内的所学知识进行体系梳理,归纳阶段特征,理清知识重点、难点并加深理解,进行查漏补缺、记忆巩固,并对已学知识进行跨章节的因果联系分析、相似点和相异点比较等。期中和期末考前复习,要进一步归纳知识体系,以较快速度唤起知识回忆,对薄弱缺陷之处进行自查、夯实,努力弥补。这三步复习中,当日课后复习最基础最为重要,也最不易做好,需要持之以恒的毅力和科学的时间安排;每章小结复习最需要主动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艰苦的脑力思考,最能培养学生动脑筋的好习惯;考前复习最直接表现为考试分数,但其效果在很大程度要依赖前两步奠基。很多学生日常只做上课、作业、考前突击复习三步,自然成绩不佳,原因就在于被动应付,缺乏有计划、有系统的经常复习。

三、引导学生“建立框架提纲,反复默忆自查”,提高课后复习效率

高中历史,特别是文科历史,内容庞杂,记忆量大,很多学生都感到吃力,如何有效进行课后记忆复习呢?

第一,教师应指导学生,建构章节知识的一个框架提纲,并清晰熟练地加以记忆。建构方法是进行课堂笔记整理,用每节中的黑字标题加上教师板书的小标题等稍加整理成为复习的基本框架,弄清一章或一节究竟讲了哪些东西,让学生从宏观上、综观上理清把握每一节知识的体系、结构。为帮助学生形成并掌握框架提纲,教师要注意两个问题。一是教学中的板书设计要详略得当,精炼简洁,便于学生学习和记录。二是教师可采取默写等方式适当督促,使学生尽快牢固掌握框架提纲,有助于进一步复习。

第二,在梳理把握章节框架提纲的基础上,教师可指导学生运用“反复默忆自查法”,促进具体知识的有效记忆。具体的方法是,第一步,先默忆自己整理好的框架提纲,记住本节讲了哪些主要问题;第二步,关上书,根据框架提纲,对本章节进行整体回忆,把主要内容在脑子里过一遍,通过这遍回忆,及时自查学习效果,增强复习记忆的针对性;第三步,打开教科书,根据框架提纲和默忆中发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看书,记忆复习,有重点地进行强化;第四步,再次关上书,按框架提纲进行回忆自查,看还有哪些地方没记清,没记住。如此反复。为了记忆时更专心,更有效,要让学生最好随时备好笔和草稿本,把提纲、要点、关键字句等简略地写出来,做到“心到、眼到、手到”,增强复习效果。实际上,历史考试就是需要对相关知识在进行回忆的基础上灵活运用,“反复默忆自查法”就是强迫自己通过“回忆检查—强化记忆”的循环来克服“小说阅读式”复习、单纯平铺直叙看书带来的低效弊病,有效提高复习的效率。

四、引导学生学思结合,联系对比,提升课后复习的质量

高中历史的课后复习包括知识框架提纲的梳理建立和具体知识的反复记忆,更包括在此过程中学生的主动积极思考,各种知识的联系分析理解。具体而言,教师应努力引导学生做好以下几点。

第一,思考弄清关键的概念内涵。如什么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什么是新民主主义革命,什么是中国的社会主义革命等一些教师看似简单的基本理论概念,如果学生在复习过程中没有主动思考、想透并真正理解,会给学习造成一系列连锁的不利影响。

第二,对历史事件之间存在的纵、横联系尽量进行对比分析思考,以加深理解。所谓横,即大致同一时期各国、各段历史事件之间的交叉互动影响。所谓纵,一是包括前后一段时期的历史内容中哪些与此时所发生的事件之间存在着前后关联,即“前因后果”,二是同类型知识、相似知识之间的前后专题联系比较。后者尤为重要,因为现在的历史考试已不是单纯考查对孤立事件的记忆,而是要求在记忆单个事件的基础上以一个专题前后串线,专题串线考查可大可小,相当灵活,这就要求学生在平时复习中就树立“专题意识”,有意识地进行对比分析思考。

第三,通过课后复习去发现、归纳、理解历史发展的规律性知识。历史学科作为一门社会学科,不可能像数理化等自然学科那样有固定公式可依循,但历史发展亦有其内在的共性规律,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历史事件的相似之处去归纳概括出一些共性规律,如可以要求学生从英法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原因的相似性中思考寻找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共性原因等。

第四,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假设。教师应鼓励学生在复习中打破章、节、册,中国史、世界史之间的界限,大胆联想,把各种相似、相反的人物和事件进行多角度联系、比较,以尽力打开学生的视野和思路;要鼓励学生对严谨的历史进行“想象”、“假设”,敢于思考“这件事为什么会这样?如果条件发生变化,这件事会是什么状况”。正是在这种带有趣味性的设问、想象和假设中,学生不仅复习和记住了书本上的知识,其思维也在源于教材而又超越教材的历史空间内自由驰骋,得到了无形而自然的训练。

第五,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问题。教师要经常向学生强调,课后复习不是单纯地看书、背书,在复习过程中一定要通过思考去发现问题,多提出“为什么”,多列出疑惑和不明白之处。发现和提出问题就是复习的一个成果,发现了问题才能解决问题。

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先生指出:“21世纪的教师应该是与学生共同学习的伙伴,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引导学生一起来学习,而不是简单地把知识教给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法指导是一项长期而又细致的工作,需要持之以恒,只要我们坚持把学法指导贯穿于高中历史教学的全过程之中,学生的学习效果、我们的教学效果就一定会逐步提高。

作者单位 四川省泸州市泸州老窖天府中学

(责任编辑 田欣欣)

猜你喜欢

课后复习自查框架
关于小学数学课后复习工作的实践探究
框架
浅谈框架网页的学习
基于Jmeter对Node框架性能的测试研究
七步教学法教学效果研究
药品流通自查:370家弃权75家出局
“关注48个生活细节”活动之课后复习要及时
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