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箭齐发,轻松识字
2009-07-24刘红梅
刘红梅
摘 要: 识字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教给学生识字的方法,给学生带来学习汉字的乐趣,能使学生产生主动识字的愿望。
关键词: 小学语文 低年级 识字教学
沐浴在新课程改革的春风中,我深深地感受到:它有着旺盛的生命力,给予了教师广阔的创造空间。在不断地“充电”和“造血”的过程中,我和我的学生与“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第一册和第二册”从相识到相知。一年来,呼吸着新鲜的空气,领悟着新的理念,透过新课改,看到学生学习的热情,从教材内容到教学方法到学生,我都有了新的认识。
识字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小学阶段,学生要认识3000个汉字,在1—2年级,则要求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这就要求我们在语文教学中采用丰富的教学手段,教给学生多样的识字方法,带给学生学习汉字的乐趣。
一、创设愉快情境,突破字形难点
教育心理学认为,保持和再现,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有关的心理活动。低年级学生年龄小,注意力不集中,易于疲劳,但是长于形象思维,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积极创设愉快情境,用“趣”构建识字教学的组织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他们在兴趣盎然中边玩边学,在充分调动学生无意注意的同时促使其有意注意的发展。
1.编顺口溜。“编顺口溜”能帮助孩子们轻松地掌握一些难学、易错的生字,展现语文课的趣味性,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识字效果。比如:金:一个人,他姓王,口袋装着两块糖;朋:两个月亮交朋友;美:羊字没尾巴,大字在底下;树:村子里的树木对对齐;念:今天要用心念书。
2.找朋友。老师把一个字或几个字的构字部件卡片打乱,给每个学生发一张,让他们到讲台前来组成老师读出的生字,比如我说照明的“照”,手中有“日”、“召”、“灬”三个部件的孩子便拿出来组成照明的“照”,全体学生认读和评议。
3.编故事。在教学中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和构字的特点,充分发挥学生的联想,揭示汉字的造字原理和音、形、义的关系。通过直观手段、形象语言、生动故事,把一个个抽象的汉字演绎活化成一幅幅图画或一段小故事。如:学“呆”时,教师边讲故事边写笔画:“一个人张着大嘴巴(口),像木头一样一动不动,原来他在发呆”。
4.猜字谜。在识字教学中,若原原本本地把字展示出来,学生就没有多大的兴趣,而采用猜字谜游戏就不一样了。老师可以先给出谜面,让学生尝试猜一猜,也可以和学生一道编字谜。如:在教学“看”字时,用猜谜语的形式出现,老师出示谜面“一只手搭在眼睛上方”;教学“午”字,出示谜面“远看像头牛,近看牛没头,要问是啥字,看看日当头”。学生在桌子上用手写一写,在猜出谜底的同时也记住了字形、字义。
二、引导学生自学,掌握构字规律
实践证明学生在充分自学中用多种方法思考、记忆、分析字形,是培养识字能力的捷径。当然自学不等于老师不教,教的目的是为了不教,放手让学生自己思考,自己发现问题、获得知识,这样的所获才既扎实牢固,又可从中摸索体会汉字的构字规律。
在学生学习了基本字、基本笔画、笔顺和常用的偏旁部首之后,上课时可首先解决生字的读音,接着我就问学生:“今天我们要学习这几个生字,看谁最聪明?自己动脑筋想出最佳的记忆方法,请你告诉大家。”这样一问,学生们便兴趣盎然,马上就开始在大脑中寻找答案,提出许多不同的记忆方法:“以旧带新”、“形近字对比”、“同音字”、“基本字加偏旁”、“熟字去偏旁”、“拆部件”、“增减笔画”……如学习“玉”字时,有的说“国”字去掉方框儿,就是玉;有的说“王”字加上一点就是玉;有的说“主”字的点掉在腰间,就变成玉;学习“园”字时,有的说是在“元”字外面加上围墙“囗”就是“园”,从而明白“校园、公园”是有围墙的,以区别“元、园”的用法。又如学习“狠、恨”时,学生把它们与“跟、很、根”等对比,联系偏旁部首来记忆;学习“爱”字时,学生把它拆成“爫、冖、友”,还配上儿歌“爪字头,秃宝盖,小朋友,真可爱”。这样学生很快就记住了生字。
三、利用现代技术,优化识字教学
1.利用动画教学笔画,分析结构,运笔示范,把比较抽象的起笔、行笔、收笔等过程直接地展现在学生眼前,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诱发学趣,易于理解笔画、结构等特点,便于记忆摹仿。如第一册中“鸟”字的笔顺和第四笔不易掌握,就制作一个写“鸟”字的动画,一笔一画地写出来,配之笔划声音,让学生认识笔顺,第四笔学生难写到位,显示这一笔时,动画速度较慢,学生看了动画,就能把字记得更牢。再如“帮、努、最、篮、算、渴”等多笔画的难写字,可以让学生跟着动画,完成书写每一部分,再整合在一起。又如一些易写错字,可闪动笔画或偏旁,加强刺激。
2.创设良好的语文情境,充分利用多媒体,激发学生的多种感官,使学生融入到课文描写的情景之中,在感受美的同时识字。如第二册《美丽的彩虹》是一篇看图学文,描绘雨后天晴,天空中出现彩虹的美景。教师先播放一段视频(彩虹景色),将学生引入学习情境,让学生对彩虹有初步的感知。如先出示彩虹图,让学生说出画了什么,接着问:“你觉得彩虹美吗?”学生回答:“彩虹真美呀!”“美丽的彩虹”中“美”字怎么写?从看图说话、学文自然过渡到识字教学,学生兴趣浓厚,印象深刻。
四、开发社会资源,拓展学习范围
生活中蕴涵着丰富的教育因素,学生的校内外生活是学校教育资源开发的重要领域。在识字教学中,教师要树立“大语文”观,加强书本知识与生活实际的整合,走出语文课只教“语文书”的怪圈,有针对性地将语文学习引向生活。
学生在生活环境中,可以接触到很多汉字,如同学、亲人的名字,商店的招牌,广告及家中物品的包装物等,可以说,汉字无处不在。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平时留心观察,注意收集,随时随地地进行识字训练。如在发作业本时,让学生轮流发,使其认识同学的名字;星期天,让爸爸妈妈带着到大街上去“找汉字”,收获一定不小;家中物品的包装物上,汉字就更多了,诸如“蓝猫”文具、“红蜻蜓”皮鞋、“心相印”面巾纸、“光明”牛奶、“雕牌”洗衣粉……当学生能够正确地认读出生活环境中的字时,他是很兴奋的。此时再引导他们将收集到的商标、广告等汇集起来,装订成册,以成为一本生动形象、图文并茂的“识字读本”。学生对此乐此不疲,有时还把一些“读本”带到学校,互相考一考,很“乐在其中”。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材料,利用学生生活经验进行识字,能扩大学生的识字量。
参考文献:
[1]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福建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