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现代供应链的辽宁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协调发展研究

2009-07-24徐海峰

物流科技 2009年4期
关键词:协调发展

徐海峰

摘要: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应采取基于现代供应链体系的协调发展模式,有利于产业结构优化,引导资源有效配置,在区域内促进关联企业集群发展,提高整个区域的竞争力。

关键词:辽宁老工业基地;现代供应链;协调发展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 In order to reengineering Liaoning old industrial area, we shold develop coordinative pattern based on modern supply chain system. It is help to realize the optimization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deploy resources efficiently. It can also promote correlative enterprise clusters and their competent in the region.

Key words: Liaoning old industrial base; modern supply chain; coordinative development

为了继续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在2008年末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中央领导又多次强调今后的经济工作要以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等为重点。通过产业的协调性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和优化生产力布局,继续实施西部大开发、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辽宁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先导区,也是建国以来我国重要的装备制造业基地,曾为我国的工业化发展做出过巨大贡献,但由于产业结构不合理,面临着经济增长乏力,企业发展后劲不足,传统工业的优势地位逐渐丧失等问题。因此,辽宁老工业基地的产业结构调整和再造是关键,如何将传统的工业产业结构发展成为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竞争力强的新型工业产业结构,建设以区域内优势企业为核心的现代供应链体系是切入点,不仅可以促进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体制创新,也可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区域竞争力的提升。

1从传统工业化向新型工业化转变的背景

辽宁作为“共和国的装备部”,以装备制造业和冶金工业为代表的传统工业曾经处于全国举足轻重的地位。以鞍钢、本钢为主体的钢铁生产基地,以抚顺、阜新、本溪和北漂四大煤矿为主体的煤炭生产基地,形成了以钢铁、机械、能源、化工、建材等产业为主的传统工业体系。到1978年,辽宁省钢铁生产能力分别达到973.1万吨和1 082万吨,位居全国首位,石油工业产值居全国第二位,化工产值居全国第三位,机械工业产值居全国第三位,形成了门类齐全的机械装备制造工业基地。但辽宁传统工业化采用的是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大而全”、“小而全”的全能型企业普遍存在,企业之间的专业化协作水平低,上下游一体化程度差,资源得不到合理配置,导致多数企业初级产品多,深加工产品少,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产品比重偏低。这种经济发展方式在资源有限的约束下是难以持久的。

新型工业化是以信息化带动的工业化,是一种集约型的经济发展方式。必然要对传统工业产业结构进行优化和升级,产业结构升级和优化可以沿着全球分工体系中的价值链,从低附加值产品到高附加值产品,从低加工度到高加工度,从生产普通零部件到关键的核心部件的集群创新模式转化。具不完全统计,目前辽宁省共有装备工业企业2 000余户,“十五”期间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2.1%,2006年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企业实现的工业增加值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达25.6%,成为全省第一大产业,以装备制造业为代表工业产业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增长潜力。中央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其中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把辽宁等老工业基地建设成以先进制造装备业为主的新型工业基地,为我国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提供坚实保障,为我国参与国际分工和竞争提供强大支持。

2辽宁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协调发展的机制

在辽宁老工业基地,改造传统工业特别是如果仅从缩小产业间差距的角度出发,把发展重点放在相对落后的产业,这对缩小产业间差距会在一定程度上有效,但无疑会影响整个区域的经济增长速度和结构调整效率;同样,如果片面追求提高经济效益,只会进一步拉大产业间发展差距,形成更大的不均衡发展,进而有碍于区域的整体发展和社会稳定。因此,本文研究的辽宁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协调发展机制认为,经济的发展重点不应该在所有的区域同时出现,而是应该有选择地在部分部门或区域进行,使其他部门或区域通过主要产业或区域的带动效应而得到共同发展。

目前在辽宁老工业基地,已经形成不同的优势产业,如装备制造业、石化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等,如果把重点放在这些优势产业上,势必会比放在非优势产业上得到更好更快的经济增长。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该发展机制会更有效地配置资源,保证整个地区的经济较快增长,进一步做大、做强优势企业,建立资源分配和政策倾斜的基础上的产业结构协调发展机制,形成优势产业带动一般产业,优势经济区域拉动一般经济区域的协调共同

发展局面。

3基于现代供应链的辽宁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协调发展模式构建

要促进优势产业快速发展并带动一般产业协调发展的机制,势必要关注企业与企业之间的专业化分工与协作上。供应链管理(Supply Chain Management,SCM)就是以企业与企业之间的专业化分工与协作为基础,利用信息技术整合从供应商到制造商,再到分销商的整个供应链资源快速响应市场需求,并试图在低成本、高质量、短周期等方面获得竞争优势的思想。从国际视角来看,供应链管理也是和工业化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对企业进行供应链管理,要求供应链上的每个供应商、制造商和分销商都必须进行从经营决策、产品设计、生产管理到市场营销的全方位业务流程再造,主辅业务明确,精干核心业务,外包非核心业务。要求供应链上制造企业只从事产品装配和关键零部件生产等主要业务,而将非关键零部件生产转包给供应商,将采购供应和库存等业务转包给物流服务商,将销售业务转包给分销商;分销商只从事产品销售业务,将其产品库存业务转包给物流服务商;供应商只从事零部件生产等主要业务,而将采购供应和库存等非主要业务转包给物流服务商。通过这样的供应链管理,对整个供应连中参与企业的物流、信息流与资金流进行计划、协调和控制等,目的在于通过结构优化,提高企业间的相应速度和准确性,最大化地使所有链上参与企业的价值增加,提高整个组织的运作效率和效益。

基于供应链管理理论,由传统供应链的全方位业务流程再造成现代供应链,如图1所示。通过对具有竞争优势的企业进行全方位业务流程再造,在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中,建立起以具有竞争优势的企业为核心,基于现代供应链体系的优势产业快速发展机制,优势产业与一般产业之间的协调发展模式。依托目前辽宁成套设备制造、造船、机车、石化、通讯设备和软件等优势产业,建立以优势产业中具有产品竞争优势或具有核心技术优势的企业为核心的现代供应链体系。在整个供应链体系建设中,对于具有产品竞争优势的企业,应围绕它们建立起有长期战略合作伙伴的稳定型供应链;对于具有核心技术优势的企业,应围绕它们建立起能够快速反应市场需求的反应型供应链。对于次优势企业,应按照优势互补的原则,组成若干个战略联盟体,并围绕这些联盟体系建立供应链,按照产业集聚方式建立以中小企业为主体的零部件配套工业基地。作为在高度专业化分工基础上形成的配套体系,企业间的分工已经细密到部件生产及其各个环节上,甚至每个企业只做一个部件,或一个部件的一个环节。这使单个企业能够专精于一种产品的开发和生产。同时,由于企业高度密集,这类专精于一种产品开发和生产的企业既近距离相互竞争,又近距离相互协作。

4基于现代供应链的辽宁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协调发展模式效应

基于现代供应链的辽宁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协调发展模式构建,以某些优势产业为核心,不仅具有专业化性质,还具有产业集群性质,而且这些专业化集群的相关产业是非常广泛的,除上游制造产业外,还覆盖了贸易、信息、研发、金融等几乎所有第三产业涉及的领域。可见,通过这种协调发展模式的构建,可以牵动整个区域开放性的发展。

(1)通过规模化效应降低成本

基于现代供应链的产业结构协调发展模式,是建立在专业化分工合作的基础之上,这种产业结构最有益于提高效率和效益的特点是以市场交易关系取代了传统内部管理关系。以供应链上的高度专业化分工,促进企业主辅业务分离,使得原来生产线上的各个环节被独立出来成为市场竞争主体,随着分工程度的增加,区域内链上企业建立密切协作关系,集群内的生产成本和交易费用比大企业内部的垂直融合更具优势,降低综合成本。

(2)易于形成累积效应和扩散效应

通过规模化和集群化发展,易于在区域产业群内形成累积效应,形成较强的辐射和扩散效应。由于供应链上复杂且强大的企业间联系,使得区域内核心企业或部门的增长带动区域内相关企业和部门的增长。随着规模增大,集聚效应也在增强,对外围企业的吸引力也将增强,新的供应商、生产商和分销商等的不断加入,反过来促进更强的专业化分工,因此形成累积效应和扩散效应,使区域经济进入良性循环发展。

(3)有利于提高区域竞争优势

区域竞争优势提升的核心是区域主导产业的竞争优势的提升。而主导产业的竞争力提升并不仅仅来源于其自身,还与其他相关企业和产业的发展水平密切联系。主导产业或优势企业要通过供应链上企业的专业化分工,达到收益共同递增达到经济增长和竞争力提高的目的。基于现代供应链的产业结构协调发展,实现规模收益递增,提高区域经济的竞争优势,从而促进整个区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4)增强区域创新能力

区域创新的主体是企业,供应链使企业彼此接近,有利于信息的收集、传递和扩散。集群内企业间也存在相互竞争关系,这就迫使企业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和组织管理创新,使企业群内部的不平衡和企业的各自需求能及时反映,竞争越激烈越能刺激企业的创新和升级。正如美国硅谷之所以具有源源不断的技术创新能力,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企业间的密切交流、信任与合作,为区域营造了一种特殊的创新环境。因此,基于现代供应链的产业结构调整,供应链企业的业务再造对促进区域创新能力将产生积极影响。

(5)加快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

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发展的加速阶段,工业化的发展必将推进城市化进程,工业发展中的产业集群形式是城市产业发展和布局的重要形式。2006年初,辽宁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设“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的战略构想。以大连长兴岛、营口沿海产业基地、锦州湾沿海经济区、丹东产业园区、大连花园口工业区为五点,以连接这五点的滨海公路为一线。所谓沿海经济带是指装备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沿着辽宁海岸线布局,点状密集,链状延伸,面状辐射,通过各汇总交通运输纽带联结起来的带状经济体和工业走廊。由于工业发展的高度关联性,可以为地方带来众多的就业机会,由此将带来劳动力人口向城市的迁移和流动,促进区域城市化进程。

参考文献:

[1]韩增林. 世界临港临海装备制造业集聚效应分析及对大连的启示[J]. 大连发展研究, 2007(总130):33-36.

[2]张燕翀, 张相斌,等. 大连老工业基地振兴中产业结构不均衡协调发展模式[J]. 大连大学学报, 2005(3):12-14.

[3]任佩瑜, 黄璐,等. 西部老工业基地战略性再造中的问题与对策[J]. 中国工业经济, 2004(1):82-85.

[4]程伟. 老工业基地工业重构和企业制度创新的思路与对策[J].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02(6):63-65.

[5]TULUS TAMBUNAN. Promoting 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 with a Clustering Approach[J]. Journal of Small Business Management, 2005,43(2):138-154.

[6]SUNIL CHOPRA. Designing the distribution network in a supply chain[J].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2003(39):105-112.

猜你喜欢

协调发展
建设工程经济与市场经济协调发展关系分析
城市郊区区域协调发展研究
商业保险与社会养老保险协调发展,完善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
乡村旅游对社区经济发展的影响
乡村旅游对社区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带一路”背景下重庆港口与经济的协调发展研究
河南省“四化”协调发展评价研究
人口老龄化与经济协调发展探究
以协调的发展理念助推新型城镇化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