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外部性视角的产业和谐

2009-07-22张学江

商业经济研究 2009年16期
关键词:外部性

张学江

中图分类号:F259 文献标识码:A

内容摘要:经济和谐是实现社会和谐的内在要求。经济和谐的基础是产业和谐,产业和谐与当前我国经济转型战略以及产业结构调整的大势相契合。本文通过运用经济和谐理论与外部性理论来阐释和完善产业和谐思想,以期为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种新的理论视角。

关键词:外部性 经济和谐 产业和谐

构建和谐社会需要以经济的和谐发展作为基础,换言之,“社会关系被嵌入经济体系中”(卡尔•波兰尼,1940),因而经济和谐与社会和谐是相统一的。产业既是“生产同类或有密切替代关系产品、服务的企业集合”,又是国民经济以某一标准划分的部分。实现经济社会的和谐就离不开产业的和谐发展。本文运用经济和谐理论与外部性理论阐释和完善产业和谐思想,旨在为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种新的理论视角。

经济和谐理论溯源

“和谐”一词,古时起源于音乐合奏,笙、竽、管、弦等各种乐器共同演奏同一乐章,各种声色音调,必成于和谐,败于滥调。“和谐”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是中国传统文化资源中的瑰宝。《周礼》就有“以和邦国,以统百官,以谐万民”之说。当前,“和谐”已经成为现代经济社会发展中最为关注的字眼之一。所谓和谐,是指事物发展处于协调、均衡、有序的状态。而和谐社会,即是指社会各要素处于相互依存、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状态。建设“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和谐社会和推动建立“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已经成为当代中国发展的时代主题。简言之,我国致力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涵盖了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而要实现整个社会系统的和谐,就必须使系统内的各个子系统之间都达到和谐。按照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理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社会与经济是统一的整体,经济关系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核心。没有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就谈不上和谐社会的建设,可以说,经济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内在要求,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

西方的经济和谐理论发端于19世纪中期的资本主义社会各阶级利益和谐的理论。经济和谐术语最初出现在美国经济学家凯里的著作中,他从宇宙的和谐秩序推论出经济分配规律的和谐性,并指出资本积累是经济和谐的首要因素。而法国经济学家弗雷德里克•巴师夏在《和谐经济论》一书中对经济和谐作了更加系统的论述,并宣称“一切正当的利益彼此和谐”。 当然,这些理论为当时的资本主义社会所谓的和谐大唱赞歌,实在有粉饰太平的嫌疑,难怪会被马克思所批判。之后,古典经济学家的经济和谐理论逐步摆脱了“自然和谐论”而代之以新古典经济学家“作为最大满足的和谐理论”。在马歇尔和威克塞尔看来,“和谐理论”指的就是福利经济学。此外,以欧文、圣西门、傅立叶为代表的空想社会主义者从社会公平与正义的角度,系统地阐述了资本主义的阶级对立和矛盾,提出了许多改革措施,这些思想可以看作另一种经济和谐理论。马克思和恩格斯也认为空想社会主义的部分思想包含着很多“关于未来社会的积极主张”。

当然,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则是更高层次的经济和谐思想,至今仍然对我国建立和谐的经济社会具有强大的指导作用。虽然,马克思在其经济理论中并没有直接提出经济和谐理论,但在其经济理论体系中无不闪烁着经济和谐思想的光芒。马克思理论所揭示出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即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一切矛盾的根源。而剩余价值理论表明随着资本积累、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会导致无产阶级的贫困。另外,资本的循环和周转理论论述了社会再生产的条件,即只有各生产部门之间、生产与消费之间必须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社会再生产才能顺利地实现。而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由于生产活动是分散的,这种比例关系经常遭到破坏,导致商品及其包含的剩余价值实现困难,从而引发周期性的经济危机。这是较系统地从结构的角度来讨论经济和谐。在揭露了资本主义种种不和谐现象的同时,马克思还揭示了其内在的原因,即社会化大生产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为了克服这些不和谐问题,马克思和恩格斯对未来社会提出了许多科学的构想,并描绘了人类追求和谐社会的美好蓝图。

而今,我国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认真审视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情况,提出了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发展目标。这是一种立足于现实并且升华了的“和谐的经济发展观”,即在经济发展的框架与动力系统中,根据经济发展的总体要求和具体环境在驱动经济发展的各要素及其组合之间进行平衡与协调,使经济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保持全面、协调与可持续发展。

产业和谐是经济和谐的基础

实现经济的和谐发展,需要综合考量各经济要素之间的协调性。经济增长理论指出,经济发展是一国从落后状态进入先进状态。我国的社会经济体制改革已经走过了30年的光辉历程,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市场化程度迅速提高,人民生活显著改善。有学者分析指出,我国2008年人均GDP有望达到3000美元。而根据其他国家的经验,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后,经济社会生活会出现一些新特征:经济结构上,三次产业优化升级,服务业将加快发展,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都会明显提高;消费结构上,更加注重生活质量,消费呈现多样化,社会事业将全面发展;社会结构上,生活宽裕人群将成为社会主体,社会总体收入分布形态向“橄榄型”转变。

不过,以GDP增加为导向的经济发展模式,恰如以体重增加为健康核心任务的生活方式,不断受到一些经济学家的质疑。传统的GDP测度允许将自然资源存量(像森林和渔业)的消费看成是当前收入,却不对相关自然资本财富的损失进行任何补偿,这实际上鼓励了许多发展中国家通过出售长期资本资产来实现误导性的较高增长率,而这种类型的增长是不可持续的。另外,单纯追求经济快速增长的政策和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遇到的瓶颈也为后续发展带来了诸多的不利影响和问题。我国经济在经过多年的高速发展之后,自身也积累和滋生了许多阻碍可持续发展的矛盾,如城乡环境恶化、经济增长方式粗放、能源短缺日渐严重、区域发展水平拉大、科技创新能力不足、劳动力素质(尤其是高技能劳动力)短缺等。这些现实状况表明仅仅基于经济的社会构架(GDP-based legitimacy)是非常脆弱的(薛立,2008),“经济增长不一定是不可避免的或永久的自然进程”(罗伯特•艾尔斯,2001),不受限制的增长是不适当的。当然,任何国家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都难免会出现外部不经济的现象和问题,比如,经济的高增长所造成的诸如公害严重、社会问题以及国际经济摩擦等不良后果在上个世纪70年代“高度成长”的日本经济中同样存在(杨治,1985)。正是应对这些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我国确立了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实现和谐发展的要求,即“转变增长方式,提高发展质量,推进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和谐已经成为时代的符号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

亚当•斯密(1776)认为,市场力量作用的结果,能使人们的交互作用达到一种和谐的效果。经济和谐的重点自然是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产业的和谐与可持续发展。换言之,“社会和谐的基础是经济和谐,而经济和谐的基础是产业和谐”。产业和谐正是经济和谐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集中表现。所谓产业和谐,从宏观上说,是指产业的发展必须遵循于有助于经济社会的和谐与可持续发展这一原则,如新型工业化、环境友好型产业等;从微观方面来看,既是指不同的关联产业之间互为补充、相互促进的有序协调发展态势,又是指某一产业内部结构合理、不断升级优化的发展态势。将和谐的概念引入产业经济分析,对于构建和谐的产业关系,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换言之,产业的和谐发展原本就是树立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意。要构建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和谐产业关系,就必须克服产业发展中的不和谐因素(负外部性),同时扩展有利于促进产业和谐发展的因素(正外部性)。这表现在经济发展方式上就是“要切实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立足自身优势和现有基础,瞄准国际产业链高端,大力开发节能节材、新能源、石油替代等方面的技术,积极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支持传统产业加快工艺、装备改造和产品升级,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加快发展服务业,努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总之,产业和谐是与社会和谐、经济和谐一脉相承的层级关系(如图1)。

外部性理论概述

外部性理论是西方经济学的重要理论之一。一般认为,外部性研究起源于马歇尔1890年发表的《经济学原理》中提出的“外部经济”概念。尽管在约翰•克拉彭看来,马歇尔对外部性的研究仅仅是“一只空盒子”,而正是自马歇尔后,外部性问题成为经济学研究中十分重要而永恒的内容。综合来看,外部性(又称外部效果)的涵义是指,在实际经济活动中,生产者或消费者的活动对其他生产者或消费者带来的非市场性的影响。这种影响是从私人收益与社会收益、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相比较而言的。正外部性(或称外部经济)是指一种经济行为给外部造成的积极影响,使他人减少成本,增加收益。负外部性(或称外部不经济)是指在经济活动中,由于决策者在自己承担的成本之外,带给他人或社会以额外的成本或负担,从而使社会成本大于私人成本的现象。用数学语言来表述,外部效应就是某经济主体的福利函数的自变量中包含了他人的行为,而该经济主体又没有向他人提供报酬或索取补偿。即:

Fj=Fj(X1j,X2j,…Xnj,Xmk)j≠k

上式中,j和k为不同的个人(或厂商),Fj表示j的福利函数,Xi(i=1,2…n,m)是指经济活动。该函数表明,如果某个经济主体Fj的福利受到他自己所控制的经济活动Xi的影响外,同时也受到另外一个人k 所控制的某一经济活动Xm的影响,就存在外部效应。

尽管“外部性概念是经济学文献中最难以捉摸的概念”(西多夫斯基,1954),但是众多学者对外部性的研究视角已涉及到了经济福利、产权界定、市场失灵、个人(集体)理性、公共物品、不完全竞争(垄断)、信息不对称、不确定性等经济理论,甚至还包括基于复杂性研究的混沌(chaos)理论。从某种层面而言,似乎外部性理论成了无所不包的“万金油”渗透进了经济活动的方方面面。当然,任何理论的发展都需要不断创新和丰富其研究内涵。贝特(Bator,1958)就曾说:“我认为将外部经济这一概念扩展是自然而然的,也是有用的,这远比限制要好”。

从研究的完整性来说,在传统研究中的正外部性与负外部性之外,还应包括“零外部性”(或称“虚拟外部性”)——一种介于正外部性与负外部性之间的外部性取向。比如作为分析外部性理论经典例子的环境污染问题,一般情况下仅仅探讨企业污染行为引发的负外部性,而没有再进一步考虑企业实施污染行为前和治理污染后存在的“零外部性”情况下的“追赶”(Catch up)或“收敛”。而且,“零外部性”的“中庸”偏向将直接决定外部性的正、负取向,这对于分析一些经济活动(尤其是与社会公共利益相关的经济活动)具有积极意义。

外部性理论下的产业和谐发展

将外部性理论引入产业经济活动的分析,解析产业之间的交互作用及其衍生出的产业业态,将有助于推进产业和谐发展的研究。

(一)外部性的单向性

主要表现在经济发展方式上单纯通过对自然资源禀赋的开采和耗竭以及对环境产生污染(负外部性)而实现经济增长,这种不可持续的增长方式必须摒弃,转而需要通过发展环境友好型产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来实现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环境友好型产业是以资源环境可承载能力为基础,以遵循自然规律为准则,以绿色科技为动力,主动选择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的资源节约型经济增长方式,强调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产业体系。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关键要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西方国家在“信息技术新浪潮”之后,对下一波浪潮的原本预测,是对生物、纳米、人工智能及航空航天等高技术领域的新突破。但经济发展的趋势已经充分表明,以环境保护、能源节约、废物利用及新能源和代用材料的开发应用为主要特征的“绿色科技革命”,注定要成为下一轮新生产力和竞争力。2007年,耶鲁大学环境法律与政策研究中心公布了首份正式《环保表现指标》,对149个国家和地区的环保表现进行了排名,排名参考了各类指标,包括碳和硫磺的排放量、水的纯度和水土保持的措施等,以此对每个国家进行全面的评分,中国位列第105位。当然,近年来我国在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也取得了较大的进步,比如在节约能源方面,2007年我国节能产业迅速发展,产业规模大幅增长。中国节能协会节能服务专业委员会(简称EMCA)会员企业现已达到308家;从业人员新增1.4万人,达到3.5万人;产业总值达到216亿元,比2006年净增134亿元,同比增长162%;综合节能投资114亿元,实现节能项目1732个,形成559万吨标准煤的年节能能力和360万吨CO2的减排能力。

(二)外部性的双向性

任何经济活动都不可能是绝对孤立的,这种相互之间发生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即构成了相互依赖性。由此,任何一个产业的生产活动通过产业之间相互联结的波及效果,必然影响(称为影响力)或受影响(称为感应度)于其它产业的生产活动。James Coleman(1990)把经济活动的相互依赖性划分成六类:外部性;互惠交易;市场;集体决策;正式组织;由准则或法律引导的行为。可见,“外部性”的确是一种相互依赖和相互影响的关系。在波特(1990)看来,“外部经济是由产业环境或一群企业活动所产生的利益”。一个产业的外部经济或许是(也许可以说必定是)另一产业的内部经济(G•J•施蒂格勒,1951)。这些分析进一步表明了产业间的经济外部性表现为产业的互补性或称“溢出效应”。

此外,产业的外部性还可从两方面来分析:首先,三次产业的演化发展正是外部性作用的结果。农耕时代农业生产力的发展使农产品富余成为现实,从而催生了商品交易活动,随着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和商品交易的扩大,专业分工成为可能,二、三产业便在第一产业(农业)的生产力外部溢出效应下最终形成了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三次产业布局。其次,就产业间的关系而言,某一产业的发展可以直接带动其他次级产业(或称附加产业)的发展。根据亚当•斯密提出的市场容量限制劳动分工的定理,斯蒂格勒分析指出,随着产业的扩张,报酬递增功能的容量会渐渐大到足以使一厂商专门去承担,从而在这种外部作用下催生出新的关联经济体,这表现在图形上则类似于微笑曲线(见图2)。

图2中,曲线A表示某一产业的发展路径。一般而言,由于行业集聚所带来的正的外部性-生产所需特定中间投入品供应商的集聚,行业集中程度越高的地区,该行业的发展越快。在A产业增量(横轴)不断扩张的过程中,其溢出效应带动关联的次生产业B和次生产业C也不断发展,OC1即可视为A产业带给C产业的最大溢出效应,OB1则可视为A产业带给B产业的最大溢出效应。随后在相关互补性竞争产业发展起来后,产业A的溢出效应(外部效应)会逐渐减少。

总之,经济的健康、持续、有序发展内在的要求产业和谐,而产业和谐涉及到产业各相关要素的协调发展。基于经济外部性理论来解读产业和谐的意义,即是要放大产业发展的正外部性,力求降低产业发展的负外部性,从而到产业和谐发展的目的。厉以宁教授指出,“要构建和谐的产业生态圈,一定要制衡。上游企业、下游企业有和谐的产业链,应该都有一个互让互惠的原则,做到肥水要流外人田。”这正好点出了产业和谐发展的意义所在。

参考文献:

1.贾丽虹.外部性理论研究-中国环境规制与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分析.人民出版社,2007

2.杨治.产业经济学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5

3.[美]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中信出版社,2007

4.[法]弗雷德里克•巴斯夏.和谐经济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

猜你喜欢

外部性
教育外部性对劳动者收入影响几何?——基于CFPS微观数据的实证研究
环境负外部性的环境法新解析
关于网络外部性研究的文献综述
市民化与个人劳动收入:外部性视角
基于网络外部性理论的新能源汽车消费偏好实证研究
基于“C-D”生产函数的西江流域开发中区域外部性分析
既有商品住宅节能改造外部性及其测算研究
基于环境法对消除代际外部性问题的思考
湘潭市农地正外部性价值量估算
外部性问题的系统经济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