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流畅和谐的小学数学课堂交流
2009-07-20沈建梁
沈建梁
注重数学交流,培养学生的数学交流能力,已经成为当今数学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由此可见。教师要为学生营造数学交流的氛围,提供充裕的交流时间,探求多样的交流方式,以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与数学能力的提升。
笔者长期在农村小学任教数学科的教学,根据多年来参与课堂教学的实践以及参加各级观摩、教研、调查活动的情况分析。相对于城市来说,农村小学数学教师总体上对课堂交流尚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也没有进行深入的研究。虽然有部分教师意识到了数学交流对数学学习的作用,也进行了大胆的尝试,但这种尝试由于缺乏科学的研究与指导,存在不少误区,更无从谈起在课堂上进行流畅和谐的数学交流。
一、农村小学数学课堂交流的“软肋”
1.交流流于形式。
有的教师进入某个教学环节时,往往按照课前预案创设问题,然后宣布小组合作交流,而学生们在教师的指挥下也煞有介事地进行着交流,看似非常热闹,在最后全班汇报交流时,发言的学生也可以做到有条不紊。整个交流的过程其实都在教师的预设之中,学生基本上是顺着教师的思路走,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较少,交流流于形式。这样的合作交流学习的实效性到底有多少?显而易见,在这样的学习中,形式化和表演化的成分更多。
2.交流网络封闭。
不少数学课堂教学中,交流信息流向表现为狭窄的“教师一学生”,常常是教师提出问题,学生习惯性地举手。教师指名后学生说给教师听,教师再把说的内容抛给其他的学生,让大家思考其正确性,最后教师补充、讲解。信息交流网络处在一种不开放、“踢皮球”式的点点对应状态,课堂上很少看见生师间、生生间、组组间的双向甚至多向互动。
3.交流缺乏时空。
不少教师的“教”完全是照本宣科,教师只把学生当作接受知识的容器。由于受教学活动计划性、预设性的影响,学生和教师的活动总是受教案的束缚,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在课堂上最理想的进程是完成教案,什么时间讲授、什么时间提问、给学生多少时间回答问题等都设计得“丝丝入扣”。即使安排了交流的环节,也“唯恐”出现各种“离题”的意外,在学生间观点的交锋、智慧的碰撞时不得不及时“刹车”,课堂成了“教案剧”出演的“舞台”,无从谈什么交流的时间和空间了。
4.交流时机不当。
课堂交流应根据内容需要,把握有利时机才能收到好的效果。交流的时机既可以是预设的,也可能是课堂上“闪电一瞬间”随机产生的。往往有的教师对于非重点问题花很多时间,而对于重难点问题或学生产生的智慧火花,却担心因为学生的交流浪费了课堂时间而不敢让学生充分深入地交流,表现出一种该交流时不交流、不需交流时却交流的不协调状态,缺乏“该出手时就出手”的勇气与智慧。
5.交流技能薄弱。
如果教师没有注重对学生进行交流方法的指导,那么也就无从谈学生的交流技能,直接导致学生常常不会交流。比如,学生不能有条理地阐述自己的观点、不能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不能从别人的发言中提炼要点等等,导致课堂交流的失效。
二、改进策略
如何改进上述“软肋”,实现数学交流的流畅和谐?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六方面入手:
(一)营造和谐氛围——实现流畅和谐的数学交流的基本点
建构主义者认为:“为了促进学生的知识建构,教师要创设平等、自由、相互接纳的学习气氛,在教师和学生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展开充分的交流、讨论、争辩和合作,逐步达成共识。”课堂上教师必须努力为学生创设自由的交流氛围,和谐、开放、平等、合作的课堂氛围是引导学生进行合作交流学习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前提条件。只有在这种氛围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合作交流才会成为一种可能,成为一种需求;学生在课堂交往中才可能变被动为主动,将学习活动看做是自己主动参与、自我发展的活动。这样才会有足够的时间与机会让学生来表现自我,同时在无形中也产生了一种力量促使学生愿意大胆、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如一位教师教学“20以内进位加法”时,教师问:“你们会计算8+4吗?”随后就有学生举手回答:“老师,这道题我小时候就会算了。”大部分学生都认同他的说法。这时,一个男生胆怯地站起来说:“老师,我是用小棒数出来的。”其他学生哄地一笑,说道:“这题也要摆小棒才能算出来?”男生听后低下了头,脸红红的。教师随后说:“老师也是这样想的,能不能说说你的想法?”男生低声地回答道:“我是在8的基础上又数了4根小棒。”教师高兴地说:“你真棒,真勇敢!”教师刚说完,学生中传来了另一种声音:“老师,我也有一种方法……”
在上述案例中,当其他学生嘲笑这位男生时,教师给了他莫大的鼓励和学习的自信心。如果没有教师这种平易近人的态度,肯定没有后来那么多学生的各种计算方法。只有通过师生双方的平等交流,才能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和谐发展。
(二)培养交流的意识——实现流畅和谐的数学交流的触发点
问题是交流的源泉,是师生进行数学交流的纽带。要提高学生数学交流的意识,教师要先培养问题意识。针对小学生的特点,教师要提出一些有趣的数学问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探究和交流的兴趣。教师提出的问题要兼顾适度性,不能太难,也不能过于肤浅,最好产生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教师要鼓励他们勇敢地表述自己的思路,大胆质疑和交流。
如在“百以内的加减法”练习课中,教师出示了一张“游乐园价目表”,如下:
师问:“假如妈妈给你50元钱,你怎么玩?玩掉多少钱?还剩多少钱?”要求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首先,学生围绕“怎么玩”展开了讨论:有从经济实惠出发选“花轿”的,有从刺激出发玩“太空船”的,还有玩2个项目、3个项目的。对于“花钱”问题,针对每种玩法,分别知道了“剩下的钱”……在对“玩了三个项目,还有几元钱”的计算完成时,有些组提出“为了玩得尽兴,把50元用完”;有些组则提出“用过了头怎么办”。因此,课堂上高潮迭起,大家共同出谋划策。在短短几分钟里。由于教师合理设计问题情境,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交流中来。
(三)丰富交流的形式——实现流畅和谐的数学交流的兴奋点
课堂交流形式不仅仅可以提高学生交流的兴趣,更可以提高交流的质量和参与面。交流形式要多样化、网络化、交互性。交流可以是师生间,包括教师和学生个体、学生集体间的交流,也可以组织学生分组合作交流,更可以组织进行小组与小组的辩论交流。在数学交流时,要给予学生更多的交流主动权,教师通过学生对
问题的表述,了解其思维过程,掌握其存在的问题。在小组交流中,还应注意各层次学生的合理搭配,教师适时指导,防止放任自流。
如一位教师教学“简便计算的复习”时,学生在市场买菜情境下生成了算式“2.5×18”,之后教师放手让学生探究,充分交流算法,鼓励学生间、小组间进行交流、竞赛。同时,在此过程中教师不断引导:“你觉得这种算法可行吗?为什么?”“你是怎样想的?”“你们能理解他的想法吗?”“再想想,还有其他方法吗?”……通过多个层面的交流,帮助学生在交流中知己知彼、区分异同、增长能力。顺利达成掌握多种口算方法的目的。
(四)把握交流的契机——实现流畅和谐的数学交流的切入点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什么时候进行合作交流?如何把握好每一次合作交流的契机就尤显重要。笔者认为课堂交流一般应安排在以下这些环节:沟通知识之间联系时、处理教学重难点时、知识容易混淆时、需要展示思维过程时、探究问题后、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时等等。
如学习“算24点”一课,在教学例题时,教师让学生们充分交流自己的计算方法,让学生在交流和争论中自己得出一些计算方法,然后让学生四人组成小组来进行比赛,比一比谁计算的最快,想到的方法既简便又多。这样就把学生推到了发现者的位置上,促使学生带着极大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进行探索与交流,让他们在合作学习中扩大交流面。在这个过程中,既让学生的意见得到了展示,又使他们在交流中获得思维的碰撞,发现计算的方法,在领略他人的思维策略与方法中不断地反思和吸纳,使知识得到真正的内化。
(五)运用积极评价——实现流畅和谐的数学交流的催化剂
在组织交流活动时,教师应充分发挥评价的积极作用,通过评价增强学生参与交流的乐趣。在评价交流活动时,可以让学生之间开展互评,让每个人谈自己的成绩与不足,谈其他人的成绩和长处,明确今后要努力的方向,增强参与交流活动的成功感。通过参与交流中的表现和收获,使学生切身体会到通过交流活动不仅展示了自我,而且弥补了自身的许多缺憾和不足,从而使交流活动不仅是一个交流思想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培养学生交流意识和兴趣的过程。教师在此过程中,要善于及时、准确地对学生的交流思想给予肯定,对交流过程中遇到障碍的学生,教师要适当地疏导、鼓励,进而增强学生解决问题的信心。此外,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关注他人交流的内容,以便作出正确的判断,及时补充完善自己的观点。在小组合作学习后的交流时,代表小组进行交流的学生,不仅要汇报自己的观点。还要概括小组合作学习中的集体探究成果,也可以提出疑难问题向同伴和老师请教。在交流时,引导学生要注意倾听,以便对交流的内容进行评价,并对他人的发言提出质疑或补充不足,培养学生边听边想、先想后交流的习惯,提高交流的水平与交流的效果。
(六)培养交流能力——实现流畅和谐的数学交流的着力点
数学交流的成效如何,关键看学生是否掌握交流的技能。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必须将交流的技能视为一项重要的学习内容,不仅是课堂学习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同时也是教师必须用心渗透在每一节课中的一个内容。笔者通过对培养学生数学交流能力的研究发现。开展有效数学交流,学生必须具备以下交流能力:
1.学会倾听别人的意见。
只有倾听,才有交流,因此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倾听。学会倾听,教师首先要行为规范,在班级中创造文明的人文环境。其次,引导学生心平气和的交流。当听别人发言时,要能听出别人发言的内在思维逻辑、表达的重点、要阐明的问题以及在表达过程中包括语法等在内的错误,或者与自己不同的见解,从而达到优势互补。同时,在他人陈述观点时不插言。在情绪上f眼神的关注等)予以配合,不独占交流时间,最后鼓励学生大胆参与评价,这样才能使交流有序、有效地进行。
2.学会表达自己的见解。
学会在合作中交流自己的想法,是数学交流顺利开展的保证。数学合作交流中往往出现新的“一言堂”现象,部分学生受性格、学业水平等的影响,难以加入到和谐的互动学习中去。在倾听别人发言时,经过自己的思考后,还要学会对话,通过对话把交流引向深入。可以用这样一些方法进行对话提问:一是质疑型提问。如:“你讲的我不太明白,能不能说得更清楚些?”二是反驳型提问。如:“如果是这样,用你的方法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三是补充型提问。如:“前面我想的跟你差不多,但是后面我是这样想的……”
3.引导学生学会评价。
在交流的过程中,要让学生带着尊重和欣赏去倾听别人的发言,学会合理地评价别人的观点和想法,学会接受别人的优点。学会从别人的发言中捕捉闪光点,并从中受到启发,使交流的过程成为大家共同发展的过程。
总之,数学课堂上不断地进行思维的交流、智慧的碰撞、感悟的传达、体验的分享,才能使课堂呈现出缤纷的色彩,才能让学生多一些难以忘怀的探索,多一些令人激动的发现,多一些心情愉悦的合作。因此,教师要把握好自己的角色,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行为,关注课堂交流,让学生能真正地在交流中相互倾听、启发、分享、接纳、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