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叶县农业翻新页

2009-07-18蔚晓延

农村农业农民·A版 2009年6期
关键词:农业局惠农农资

蔚晓延

近年来,叶县农业局认真贯彻学习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在认真落实强农、惠农政策的同时,积极做好农业的各项基础性工作,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不断增强,为叶县农业经济大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惠农政策成效显著

为积极贯彻落实支农惠农政策,叶县农业局把实施各项补贴项目作为促进农民增收的一个重要环节来抓。2008年全县良种补贴面积达81,405万亩,补贴金额814.05万元,比2007年的350万元增加了464,05万元。测土配方施肥全面推行,自2006年开始,累计取土样6520个,化验土样6520个,为开展科学施肥提供了可靠依据。2006年以来,共推广科学施肥180万亩,总计减少不合理施肥2880万吨,节本增效达1.5亿元。共发展沼气池2,5万座。沼气项目的建设,带动了农村养殖业的迅速发展;扩大无公害瓜果蔬菜种植面积600亩,全县节约能源价值达200万元左右,户均每年增收节支1000元左右,年创经济效益2500万元。此外,2008年实施的国家标准粮田建设项目,改善了农业基础设施条件,增强了耕地的防涝抗旱能力。截至目前,新打机井105眼,修复旧并23眼。

农产品产量稳中有升

科学种田使粮食产量逐年上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农村经济也得到了快速发展。2007年与1978年相比,全县粮食播种面积由141.9万亩增加到163.4万亩,粮食产量由20,5万吨增加到56,96万吨,平均亩产由144公斤增加到347公斤。优质粮田由1978年的不足2万亩,发展到现在的55万亩,棉花总产量由原来的80吨增加到现在的366吨,油料总产量由原来的0,37万吨增加到4,53万吨。水产品由2003年的不足1280吨增加到2008年的7100吨,增长了5,5倍。食用菌生产由原来的农户零星种植自用,发展到2008年全县香菇、木耳专业村20个,栽培食用菌6000万袋,产量12万吨。目前该县粮食产量在全市占第一位,2006年被省政府评为产粮大县。2007年,2008年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

主要农产品产量太幅度增加,对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加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2007年与1978年相比,农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由57元增加到3595元。增长了63倍,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持续时间最长、年均增长幅度最大时期。

加强监管保发展

在落实惠农政策和发展经济的同时,县农业局把做好土地流转、村级财务、农民负担、农资市场的监管等工作纳入了主要议事日程。

农村经济的发展推动了农村大量的劳动力转移。发展规模经营、集约经营已势在必行,为此,叶县农业局为发展规模经营和集约经营制定了一整套切实可行的办法。同时,进一步规范了土地流转的操作程序,确保了国家土地政策落到实处。2008年,县人民政府制定了《叶县村级财务管理办法》和《叶县村级财务管理实施细则》,为加强村级财务管理,完善民主理财机制提供了依据。按照“多予、少取、放活”的指导思想,认真贯彻减轻农民负担的各项政策。通过开展农资市场执法检查,规范了农资市场的经营秩序,维护了农民的权益,有力地保障了该县农业生产的安全。

新农村建设再立新功

谈起2009年工作打算,该局领导表示将继续采取措施,保持和稳定粮食生产,年产力争稳定在50万吨以上。在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的同时,继续做好农业科技知识的普及工作,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积极探索农技推广的新方法、新途径。抓好农业项目的争取和实施工作,切实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为新农村建设再立新功。

猜你喜欢

农业局惠农农资
供销合作社:严厉打击农资假冒伪劣行为
带头拒莱猪
新世纪惠农政策演进梳理
经济增长目标下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思路分析
省供销社与中国农资流通协会、无锡农资公司签订合作协议
德惠农商行共青团荣获优秀团组织称号
惠农政策 “回头看”
并非“小题大作”
5月上旬重要农产品和农资价格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