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第二次踏上静之地

2009-07-18王博雯

小雪花·初中高分作文 2009年4期
关键词:无端静谧起点

王博雯

在文中,我读懂了作者的感受——生命的开始并不意味着永生,但是它的结束却可以延续另一种开始。这不禁引起我的深思:在生命的形态中,每个人扮演何种角色并不重要,因为更重要的是,灵魂在生命演绎过程中所绽放的光辉有多大。

2009年1月2日雪

这里,一直很安静。

我再一次来看望那些沉睡的灵魂,这两次来这里,总是还未靠近,心就无端地平静、肃穆起来。或许这种生命之重的感觉是人类与生俱来的。而这一次面对“死”这个字眼时,我没有紧张与恐惧。苍松翠柏,巍峨远山,一如从前。

爷爷已经离开许久了。那曾经熟悉的身影,习惯的笑容,倏地离去,悄无声息,以至我一直还相信那几天的一切只是一场梦。梦醒了,熟悉的家门前再看不见爷爷坐在小马札上翘首等待我。进门之后没有人热情地欢迎我。为我忙里忙外地准备那些我最爱的食物,家就变得陌生了。再一次看到爷爷的名字与生日竟出现在一块冰冷的石碑上,我心头紧缩,然后瞬间开始心痛、恍惚。

我按住胸膛,克制住悲痛,不再像第一次领略此地的无情而撕心裂肺地痛哭。哭。是没有用的。爷爷不会想看见我如此地伤心,他这么一位永远只为儿女着想的无私之人,离去,必是要带给我们什么。让我静一静。想一想……

曾经在村上春树的书中看过一句话。“死,并非生的对立面,而是作为生的一部分永存”。我在想,生死不过是一条路的起点与尽头,沿途的旖旎到尽端,就会永恒地通向天堂的平静。那或许是一个充满神圣与美好的天蓝色的彼岸,不再会被世俗所累,并且远离无端的羁绊与困扰。故去的人,又该以怎样的姿态静止成不会消亡的守护者,默默注视并关怀着尘世中他所牵挂的人?

这两次,我渐渐地喜欢上和那些有灵魂的石头说话。同样的静谧之景,那些灵魂是平等的。原来,一个人生前的荣辱对于安放一个人死后的睡姿是毫无意义的。人生苦短,荣华不过白驹过隙的一瞬,是无人可以带走的。正如人会伴着婴儿的啼哭而来,带着一丝睥睨众生的笑意而去,生命不过就是一个从懵懂走向成熟,最后洒脱的过程。勇敢地活过一辈子,尽情地笑吧!该满足了。

我的心在波动中又一次平静而澄澈。魂魄净而去躁。第二次,得到了不一样的感触。爷爷。您累了,我这一次变得坚强了——您。安息吧!

教师评语

这是一篇文质兼美的小散文作者选择了一个独特的视角——墓地,那是一片净土,在静谧的环境中,小作者进行了安静而深入的思考,“第二次”不仅仅是简单的重复,更是思想上的新收获,是思想上的一次升华,当小作者第二次站在爷爷的墓碑前,不仅想起了与爷爷在一起的美好时光。更让她思考了人生该怎样度过:从“生”的起点到“死”的终点,有不懈的追求,更有恬适的心境。她的语言和思想都表现出了一种成熟之美。

责编:胡蕊

猜你喜欢

无端静谧起点
悠然神往
六月·起点
静谧
偶笑
静谧姿态
静谧的森林
不同桃李混芳尘
疯狂迷宫大作战
今古无端入望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