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桃花源”,解读陶渊明
2009-07-18徐立芹
徐立芹
徐老师:同学们,为了探索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表达的社会理想,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湖南省桃源县的桃花源感受一番吧!
导游:同学们,今天由我陪同大家一起游览桃花源。桃花源因陶渊明的《桃花源记》而闻名于世。陶渊明是东晋时代同时也是整个魏晋南北朝时期最杰出的文学家。他的《桃花源记》和《桃花源诗》是中国文学史上一对交相辉映、永放异彩的明珠,其中饱含了陶渊明毕生的情感和辛酸。它们的形成,与陶渊明的品德、气质和经历有着必然的联系,我们前方石碑上的文字介绍的就是陶渊明的生平事迹,大家请看:
陶渊明(365-427),晋宋时期诗人、辞赋家、散文家。一名潜,字元亮,私谥靖节。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陶诗在沿袭魏晋诗歌古朴风格的基础上进入更加纯熟,的境地,像一座里程碑般标志着古朴的歌诗所能达到的高度。陶渊明又是一位创新的先锋,他成功地将“自然”提升到一种美的境界,将玄言诗注等表达的玄理改为日常生活中的哲理,使诗歌与日常生活相结合。开创了“田园诗”这种新的诗歌题材。
导游:同学们,《桃花源记》原是陶渊明《桃花源诗》前的序文,大约作于南朝宋武帝永初二年(421),当时陶渊明57岁,隐居乡下已十余年。文中所说的桃花源就是我们马上就要到达的沅江之滨的桃源山腰,上有一个长约一百米的山洞,那就是桃花源了。因为《桃花源记》所叙述的故事有些虚构的成分在里面,颇具传奇色彩,也曾被列入志怪小说一类。
同学们,桃花源到了,前面第一处镌刻的就是《桃花源记》了,大家可以好好品读一下,看看它的传奇色彩都表现在哪些方面。
同学们,再向前走,就是对《桃花源记》传奇色彩的分析介绍了,同学们可以对比一下,看看你刚才的思考正确吗?
《桃花源记》颇有传奇色彩,曾被列入志怪小说一类。首先是渔人入桃源的经过甚奇。渔人沿溪行而“忘路之远近”,何以不远棹而一直走下去?究竟是什么事靳吸引了他?千百株桃树夹岸。其中竟无一棵杂树,这是自然生成还是人工所为?洞口仅容一人通过,且深不可测,不知其中有何怪异,而渔人竟敢孤身而入,乃奇人也!其次是桃源中人。若为仙,何以饮食起居、待人接物皆与常人无异;若为隐,何以凭一洞之隔便与尘世相去万里?最后,这个“世外桃源”消失得尤奇。渔人出洞后既已“处处志之”,何以再去找时竟茫然无所见?这样看来,此村似乎又不在人世间了!至于后来南阳刘子骥“规往”而“未果”。这是作者有意添加的一个尾声——有这位真实的历史人物出来作证,故事就更显得亦真亦幻,传奇色彩也就变得更浓了。
徐老师:刚才同学们读了《桃花源记》,谁来说说,虚构的故事是怎样连成一体的?
单思同学:陶渊明以渔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为线索,把发现、访问、离开后再寻找桃花源的情形贯穿起来,用了设置悬念的方法,把故事写得曲折回环,若有其事,引人入胜。
徐老师:你能具体说一说设置悬念的方法吗?
单思同学:作者将故事写得虚虚实实,五次设置悬念。以渔人“缘溪行,忘路之远近”,设下悬念——迷路了,他会怎么样?“忽逢桃花林”。为之一喜(一折)。接着写桃林美景,“复前行,欲穷其林”,又设下悬念——走完桃林了吗?桃林前是什么地方?“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又为之生疑(二折)。接着写渔人舍船而入的探险行动,“初极狭,才通人”,又设下一个悬念——里边有什么?能走得通吗?“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又为之一惊(三折)。接着写美好的世外桃源,介绍了桃源的生活环境和社会风尚。渔人辞去时,桃源人告之,“不足为外人道也”,又设下悬念——渔人出去后会告诉别人吗?“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为之遗憾(四折)。“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又设下悬念——找到了吗?“不复得路”,又为之迷惑不解(五折)。作者正是在事件的发展过程中结下一个个“扣子”,即设置一个个悬念,情节回旋推进,使读者读来回味无穷,避免了平铺直叙带来的乏味感。
导游:这位同学讲得好!同学们,现在请看这百米桃花林,和《桃花源记》里描写的像不像呢?
同学们:有点像,可又不完全像。
导游:刚才我们就介绍过,《桃花源记》所叙述的故事有虚构成分。那么作者虚构这个故事的目的是什么呢?大家边看这幅文字介绍边听我来讲解,就会明白了。
导游:“世外桃源”,一向被人称为是远离尘俗、没有战乱、自给自足的理想化社会。这个“乌托邦”社会模式的设计者就是东晋的陶渊明。他在《桃花源记》中兴致勃勃地向我们描述了这样一幅诱人的图景:“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家有余粮,路不拾遗,只管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惬意日子。与外界全然隔绝,以至“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连生活的年代都不知道了,真是逍遥得可以!可这样的景象是怎样在作者心中产生的呢?我们先来看看陶渊明的仕途及生活。
陶渊明而立之年经人推荐,谋了一个小小的官职——江州祭酒,但很快他就辞官不做了。这与当时险恶的官场环境有关。东晋王朝是一个讲究门第仕族统治、等级制度森严的社会,“朝廷无人莫做官”是对当时社会风气最好的诠释。而当时,陶渊明的家世已经败落,全无政治背景的他想入朝为官并有所作为,几乎是不可能的事。偏偏陶渊明又是一个“颖脱不群”、个性孤傲、不甘心混日子的文人,与同僚更是“话不投机半句多”。“智商”高,而“情商”低,他的人际关系实在算不得好。很多官场污秽、黑暗的勾当更是他这样的一介书生所想像不到的,所以摆在他面前的只有一条路——“少日自解归”,也就是辞官。
陶渊明第二次出仕,是到桓玄麾下谋了一个佐吏的小官。可他很快发现桓玄野心勃勃。非等闲之辈,就不愿再与之同流合污了。“江山岂不险,归子念前途。凯风负我心,戢曳守穷湖”,意思是说,这官虽然清闲,但有违自己的意愿,而且前景并不太好。于是,他决定激流勇退,远离官场,便“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了。
当刘裕从京口出发讨伐桓玄时,人到中年的陶渊明立刻整装起程,跑到京口去做了刘裕的参军。“四十无闻,斯不足畏。脂我名车,策我名骥,千里虽遥,孰敢不至!”(《荣木》)陶渊明自道信心百倍,只求伯乐赏识,便是千里之遥,也无往而不至,一副踌躇满志的样子。可是,他到刘裕军中一看,原来这个新崛起的权贵也并非可信之人。刘裕性情残暴专横,任人唯亲,下属多有不满,军中怨言四起。陶渊明懊恼至极,就在驻军到他家乡浔阳时,留书一封,跑回家去了。
出山,归田;复出山,复归田。经过四次折腾,陶渊明已是心灰意冷。后来去做彭泽县令时,卑已对当年的抱负和理想不抱任何希望,因此在县吏告诉他“应束
带见之”,以恭敬的态度来接待上级官员视查工作时。陶渊明解下官印,慨然返乡。这就是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
隐居后,两场无情的大火又把陶渊明的宅邸烧得干干净净,在简陋的草庐里,陶渊明度过了多少凄风苦雨啊!我们看看他在《五柳先生传》中描写的自况:“闲情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睹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田园生活的乐趣和自己苦痛的经历,特别是晚年无家可归、颠沛流离的遭遇,让陶渊明对当时的社会彻底失望,只得把自己的理想寄托于幻想之中。于是,一个美好社会的胚胎,就这样在陶渊明心中孕育而成。这就是诗人幻想的“无君无臣、穿井而饮、耕田而食、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泛然不系、恢而自得、没有剥削、没有压迫、没有战乱”的乌托邦——“世外桃源”。于是一篇以渔人捕鱼经历为线索,有着新奇曲折故事情节的《桃花源记》和《桃花源诗》于南朝宋武帝永初二年(公元421年)问世了。但作者又十分清楚地看到,在当时的条件下,这样的理想社会是无法实现的。因此在文章里。他既通过渔人的眼睛把这个理想的社会标本展示出来,又用渔人的“复寻”而迷失否定了它的存在。
绦老师:同学们,“文以景出。景以文传”,桃花源里,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是那么的完美与和谐,没有剥削压迫、没有纷争困扰、没有忧伤烦恼,处处恬静和乐,人人淳朴厚道。这是多么理想、多么和谐,让人梦寐以求的社会啊!在苦难深重的东晋动乱年代,人们又是多么渴望能有这样一种理想的生活境界啊!陶渊明作为伟大的诗人,描绘了人们心中的憧憬,以生花妙笔,把它描写得有声有色,有情有景,怎么会不引起人们的共鸣呢?因而《桃花源记(并诗)》这篇旷世杰作,成了人们心灵的寄托,而“世外桃源”也成了人们无不熟知的成语,给处于苦难中的人以心灵的温馨和慰藉!
《桃花源记》是《桃花源诗》的序言。在《桃花源诗》中,诗人讲述了桃花源人民生活的和平、安宁,它内容丰富,对于我们了解陶渊明描写桃花源的意图和理想很有帮助,值得与《桃花源记》参照阅读。现将《桃花源诗》转录如下:
赢氏乱天纪,贤者避其世。黄绮之商山,伊人亦云逝。往迹浸复湮,来径遂芜废。
相命肆农耕,日入所从憩。桑竹垂余荫,菽稷随时艺。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荒路暖交通。鸡犬互鸣吠。俎豆犹古法,衣裳无新制。童孺纵行歌,斑白欢游诣。草茶识节和,木衰知风厉。虽无纪历志。四时自成岁。怡然有余乐,于何劳智慧。
奇踪隐五百,一朝敝神界。淳薄既异源。旋复还幽蔽。借问游方士,焉测尘嚣外。愿言蹑轻风,高举寻吾契。
责编:张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