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生厌学心理产生的原因及解决办法

2009-07-18陈长根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2009年3期
关键词:意志力学者性格

陈长根

厌学是指学生由于各种原因(智力因素除外)对学习产生一定程度的厌恶烦恼的心理,主要表现为缺乏学习欲望,对学习产生畏难情绪,感到无能为力,看不到目标和希望。据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调查表明,目前约有70%多的孩子有不同程度的厌学心理,中小学生中各种各样的厌学现象及其严重后果正在成为一个十分沉重而又严峻的社会话题。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大多数孩子的厌学与他们是否聪明没多大关系。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

一、学习成绩跟不上,受到来自老师、家长和同学的压力、责怪和鄙视。

二、由于性格原因,有些学生人际关系差,经常与同学们吵架甚至打架,最后同学们都不喜欢他,于是他感到在学校没意思,产生了厌学心理。

三、学生没有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有些学生不知道什么是学习,还以为是为父母而学。当看到社会上一些没读书而赚了大钱的人时,他们更是迷茫,觉得读不读书无所谓,这样自然而然就对学习没什么兴趣,甚至厌学。

四、学业负担过重,产生逆反心理。

厌学心理的产生是多方面的,克服学生的厌学心理需要社会、家庭、学校及学生自身的努力。下面我仅谈谈学校应如何帮助学生克服厌学心理。

一、学生要能在学习中通过努力体会获取知识的快乐。比如学生通过集中精力最终解出了一道题;在某科目上通过努力取得了哪怕是一点点的进步;和同学合作攻克了某个学习难点;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长远目标和近期目标,并步步落实,在每一阶段取得了成绩……应该意识到这是成功,应该为获取成功而快乐,从而意识到学习中不仅有压力、苦和累,伴随着它们一道出现的同时也有快乐。

二、学生要能在克服坏习惯和性格缺陷中体会进步的快乐。厌学的学生自己往往有许多坏习惯和性格缺陷,要有意识地克服它们,比如做了一些好事,受到老师和同学的认可,自己戒了烟或者不再迟到……哪怕只是一丁点成功,也要意识到这是成功,觉得已经超越了自己,应为自己所取得的成绩而快乐。

三、学生要能体会到在极度恶劣的心境中调整好自己心态的快乐。厌学的学生往往心情不好,这时可以找知心朋友倾诉一番;可以一个人独处静思;可以想想以前成功的情景;也可听听轻音乐或者远眺景色,消除精神疲劳,体会调整心态的乐趣。这样,心情就会好多了。

四、教师要帮助厌学者树立迎难而上的信心。让其明确学习的目的、意义。培养学习兴趣。厌学者往往意志薄弱,患得患失,性格柔弱不堪,教师既可让其通过锻炼身体来培养意志力,又可讲一些生活里的事例让他们知道有许多人就是靠着意志力成功的,以激发他们迎难而上的斗志。有的厌学者因基础薄弱,悲观失望甚至自暴自弃,应该通过制定周密的计划等各种途径培养学习兴趣,帮助其提高成绩。

五、教师要以一颗宽容、忍耐的心帮助学生克服厌学思想。面对厌学现象,教师往往急于求成,痛下猛药,结果可能会适得其反。厌学者往往更需要老师去宽容、关怀,在督促他们的同时,应该容许他们犯点小错误,用宽容和忍耐激励、感化他们进步。

六、教师要抓住厌学者的闪光点和已经取得的成绩,放大其优点。对厌学者所取得的成绩应及时表扬,同时帮助厌学者和其他同学和谐相处,使其认识到只有在集体里生活才能体现自己价值的道理。

七、教师要针对部分厌学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些厌学者的父母常年在外打工,祖父母看护不力;有些属于单亲家庭,性格孤僻;有些借宿在外,教师和家长监管不到位,甚至骗取家里钱财,沉溺网吧、聚众赌博而不能自拔等。教师应该协调家长、房东等,齐抓共管,努力帮助其克服厌学情绪。

学生通过自身的努力和教师的帮助,如果逐渐在学习和生活中有了些许成绩,体会到了成功的快乐,就会慢慢远离厌学,这时教师应该巩固和深化成果,积极鼓励其积小胜为大胜。学生有了自信,心态就好多了,充分体验到了学习的乐趣,认识到学习不止是苦和累,在苦和累的同时也会产生快乐,他们也就不会越学越厌了。

(责编黄晓周侯辰)

猜你喜欢

意志力学者性格
学者介绍
学者简介
学者介绍
Willpower 意志力
猫的性格爪知道
意志力也要用在“刀刃”上
学者介绍
在体育游戏活动中渗透幼儿意志力的培养
如何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意志力
你的性格像《哆啦A梦》中的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