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想、写、析、疑”四字教学模式在地理教学中的运用

2009-07-18李东宁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2009年3期
关键词:疑点课题建构

李东宁

“想、写、析、疑”四字教学模式是论文教学法在地理教学中的具体运用。何谓论文教学法?论文教学法是指用想论文、写论文、析论文、疑论文的思路来指导地理教学,教学时先把所教的地理内容设想为一篇有见地的论文,然后,师生共同探讨,寻找论点,把握论据,逐步论证,最后提出、解释疑问,归纳引申。

论文教学法是建构主义理论在地理教学中的具体运用,此过程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建构:(1)学生以自己的方式建构对论题的理解,也即从自己的记忆系统中提取信息,论证课题。(2)在老师的指导下,分析教材的论证过程,发现新信息,改造和重组先前的建构,提出疑问,解决疑问,以达到认知和现实的统一。

我在教学过程中,创建了论文教学法的“想、写、析、疑”四字教学模式,下面以第二册第十四章《人类和环境》为例加以阐述。

一、“想”是教学的开始

想,是学生审议课题、搜集材料、确定论点的前奏。想不是叫学生凭空乱想,而是在老师的指导下,紧紧围绕课题,进入意境。老师出示教学课题《人类与环境》和本章的教学重点:环境概念、环境问题、协调人类与环境关系的途径。在学生思考的“想”的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听学生的想法,说自己的观点,师生互相探讨。

二、“写”是教学的深入

写,是理思路、编提纲的过程,是想法的书面表达形式。学生经过自己的思考,逐步建构了自己的观点和想法,此时教师要求每个学生自己列出一个写作提纲,即如果该课题由你来写,你打算如何安排,可以互相讨论,也可以参考其他课外书籍,这时学生的兴趣和激情会被充分调动起来。在“写”的过程中,教师始终要当好参谋。要求学生写的提纲要体现教学目的,但又不拘泥于教学要求,要大胆地写出自己的观点,论点鲜明、联系实际。

三、“析”是教学的中心

可分两个阶段:(1)有代表性地请学生简析自己的论文主题、层次和结构。(2)师生共同分析教材的主题、结构和层次。对第二阶段的分析,《人类和环境》谈话提纲可提出研究课题:关键词“环境”如何理解?什么是环境问题?发生环境问题的原因是什么?发生了哪些环境问题?环境问题具有一定的地区差异,为什么?如何协调人类发展与环境的关系?

四、“疑”是教学的关键

提出疑点、突破疑点、解决疑点,才会在教学上有质的飞跃。经过综合分析,学生的建构总有与教材上不一致的地方,有的经过加工类比,很快得到了解决,可是常常还有一些问题想不通,这就是“疑”点。疑点的种类很多,有的疑观点,有的疑事例,有的疑论证结构等。出现疑点是论文教学法的高潮所在,也是学生知识和能力获取的高级阶段,常闪耀着学生敏锐的思想和智慧的火光,这就需要教师帮助学生突破和解决。

论文教学法是借鉴了语文教学中写论文的结构模式,我通过在地理课堂中的教学实践,发现此法特别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特别适合部分人文地理内容的教学。“想、写、析、疑”四字是教学的一个完整过程,也可能要花几堂课才能完成这一过程,如上述的《人类和环境》一章就不是一堂课能做到的,但只要通盘考虑,合理安排,加强指导,论文教学法就会发挥它应有的功效。

(责编黄晓周侯辰)

猜你喜欢

疑点课题建构
消解、建构以及新的可能——阿来文学创作论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
第一次写课题
始于深度诠释疑点
建构游戏玩不够
物联网技术在智慧城市建设应用中的难点与疑点
巧用方法 突破疑点
“十三五”医改的新课题
紧抓十进制 建构数的认知体系——以《亿以内数的认识》例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