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激发学生学习思政课兴趣的几种方法

2009-07-18庾兆然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2009年3期
关键词:政治课漫画民主

庾兆然

孔夫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乐之”才能“乐学”。就是说,不论干什么事情,有兴趣就好办。愿意去干是干好的前提。一个人本不想干的事情,如果强其所难,很难设想他能干好了。学生学习政治课,也是如此,兴趣是关键。要想提高初中政治课教学的质量,首先要激发学生对政治课学习的兴趣,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要做到这点,关键在于政治课教师。那么,怎样激发学生学习政治课的兴趣呢?现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浅谈几种方法。

一、巧设导语,引发学生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好的开头是让课堂活跃起来的前奏,它影响着一堂课的成败,教师应注重新课导言的艺术性和科学性,要针对学生实际和教学内容,善于利用情景教学法,创设各种教学情景,渲染气氛,引起学生情感共鸣,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引发学生兴趣,激发求知欲,使学生想听下去,急于听下去,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之进入最佳求知的兴奋状态。如,我在讲“人生的宝贵财富——道德高尚、心理健康”时,让同学们主动讲述自己最尊敬的人是谁,为什么会尊敬他们,并让学生分小组讨论,这样使他们处于积极思维状态。当同学们讨论到一定时候,集中大家的意见,指出:他们之所以受到尊敬,是因为他们具有高尚的道德和健康的心理。我再因势利导,讲解新课,从而提高了课堂效果。

二、设疑、解疑。激发学生兴趣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设疑、解疑是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也是启发式教学的核心,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兴趣。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问是思维的火种,思维以疑问为起点,有疑问才有思维,经过思维才能解疑,有所进取。教育家朱熹曾说过:“读书无疑者需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设疑、释疑、解惑,会极大地引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处于一种“心愤愤、口悱悱”的状态,促使他们积极思考。当他们苦于“山重水复疑无路”时,作为教师给予解惑,他们就能收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如在讲“在社会主义时期,剥削阶级作为阶级在我国已被消灭,但阶级斗争在一定范围内将长期存在,在一定条件下,还可能激化”时,提问学生这句话是否矛盾,应该怎样理解?问题一提出,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都议论纷纷,课堂气氛活跃。接着又提出问题:“如果一支敌军被我们歼灭了,能否说,就没有一个散兵对我们打冷枪?”然后又向学生提问:“在社会主义国家内部,剥削阶级各种影响及腐朽思想的遗毒是否还存在呢?在国际上危害社会主义制度的反动势力是否存在?并举例说明。”这一问一答,使学生很快进入了角色,引起兴趣,明白了其中的道理,提高了思想觉悟,这比平铺直叙讲解理论更有峰回路转之效。

三、以形象的漫画激发学生的兴趣

课本中的漫画不仅生动、形象、幽默,而且包含着丰富而深刻的道理,发人深省,回味无穷。在教学过程中恰当运用课本中的漫画会使学生学习兴趣倍增,课堂气氛活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讲授“社会主义民主”时必然有提到资本主义民主,如何对照资本主义虚伪的、有欺骗性的民主,讲清社会主义广泛的、真实的民主呢?我在教学实践中,除了运用列表对照分析,引用大量数据来说明的方法外,还采用了漫画的形式加强教学效果。如用“跷跷板”漫画——跷跷板一端坐着一头驴头人身像,另一端坐着一头象头人身像,中间是美国白宫,在象驴身上分别写着“民主党”、“共和党”字样,他们分别代表美国的民主党和共和党,这反映了美国两党轮流执政的真实面貌。这就清楚地说明,资本主义的民主,不过是两党之间的民主,是有范围、有层次的民主,而广大人民群众根本没有参加国家管理的民主权利,因而是虚伪的、表面的、一部分人的民主。反之,则说明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具有广泛性、真实性的真正民主。这比抽象的说教讲授更为生动形象。运用这种方法达到了既掌握知识,又用知识理解社会现象的目的,提高了学生获取知识的兴趣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了素质教育关于培养学生能力的要求。

四、用感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们在教学中有意地创设和利用特定的教学情景,化理为情,融情人理,用真情实感感染学生,这样才能触及其灵魂,震撼其心魄,达到以情激情、以情育情的目的。如我在讲授“热爱祖国”这一内容时,先让学生唱国歌,再让学生观看中国体育健儿在奥运会上取得奖牌时举行升旗仪式的录像,接着介绍历史上岳飞、邓世昌、李四光、钱学森等人的爱国故事。结果许多学生被他们的爱国行为所感动,纷纷表示要以他们为榜样,为报效祖国而努力,紧接着我提出这样的问题:那么新时期的青少年应如何报效祖国呢?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学好科学文化知识,将来为祖国多做贡献。通过这一系列教学活动,达到了化理为情,融情人理的效果。另外教师结合自身独特经历和感受来说明教材上的一些原理,使学生有如身临其境,若历其事之感。同样可以达到用感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

五、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激发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是创造能力发展的必要条件,浓厚的兴趣是一种巨大的动力,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想像力,驱使学生去积极思考、观察和研究。从实际情况看,学生对政治课感兴趣与否,将直接影响着思维的积极性。如果教学总是老一套,教条条、背条条,“一言堂”式的灌输,只会使学生感到枯燥、单调和厌烦,丧失对思想政治课学习的兴趣,这样的教学由于没有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因而难以达到培养学生素质的目的。因此,政治教师在教学中应转变教学方式、方法,多采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如投影、幻灯、漫画、录音、播放光盘、课件等多种形式进行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使教学更生动、形象,同时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大大增加。如在教学社会发展史中的生产力概念时,我采用多媒体教学展示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工具,如石器、金属工具、铁制工具、机器大生产,让学生认识到生产工具的改进及广泛应用对不同社会生产的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使他们真正懂得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从而使学生更深刻地体验到创造在革新生产工具,促进生产发展及推动社会进步中的重要性。通过采用这种方式教学,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轻松自由的氛围中学习、求知,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责编袁妮)

猜你喜欢

政治课漫画民主
Ese valor llamado democracia
法制教育融入初中政治课的“四维一体”法初探
浅谈高考政治课改革的几点思考
知识漫画
漫画4幅
漫画与幽默
思想政治课与素质教育
关于现代民主的几点思考
好民主 坏民主
如何上好政治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