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实施“新课标”过程中地理教学的感悟

2009-07-18许修寿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2009年3期
关键词:谜语新课标教学

许修寿

在当今知识激增的时代,学生不可能在学校里学完全部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学生希望通过学校的学习能够解决今后工作中遇到的地理问题,教师们也希望通过有效教学,使学生习得的地理知识和地理技能能够终身受用。因此,“授之以渔”,“金针度人”成为当今地理教学的热门话题。

一、生动有趣、富于启发、和谐动听、节奏明快的语言,可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掌握地理知识

1巧借古诗教学。诗词歌赋,朗朗上口。应用得法,可使学生如临其境、如闻其声,能创造出一种诗情画意的教学环境。如讲地球的运动时引用“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讲解长江时,为描述三峡滩险、流急、景色奇美,可吟诵李白的诗句“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短短四句,把学生带入了奇妙的意境,湍湍急流,秀丽风光一览无余,情景交融,诗情画意油然而生。

2短小精悍的成语也会为教学过程增辉添彩。如“沧海桑田”描述了地壳的运动;冷锋过境时,形容天气用“风雨交加”;讲地球运动时用“星移斗转”;讲海陆问循环用“百川归海”。引用这些成语准确、生动、形象,既具有科学性,又客观地反映了地理现象,寓意深刻,耐人寻味。

3谜语是我国的国粹,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悠久的历史,在教学中适当应用,则可启发学生思维,拓宽他们的知识面。“说它多大有多大,日月星球全容纳,无人知它始和终,也没左右和上下”(宇宙);“千颗星,万颗星,北天星星数它明,有它给你指方向,夜里航行不用灯”(北极星)。导入新课时运用一些谜语,活跃了同学们的思维,然后开始讲新课,效果不错。讲课中也可以穿插一些地理谜语,活跃课堂气氛。比如:“船出长江口”——上海;“空中码头”——连云港;“用圆规画圆”——太原。

4运用易记的歌诀、谚语、顺口溜。教学中抓住区域地理相互联系的规律,编成简洁明快、朗朗上口的歌诀,学生颇感兴趣,记忆较快。适当引用民谣、谚语进行教学,通俗易懂,且易生趣,还能加深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如引用“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的歌谣讲解我国西北地区大陆性气候温差大的特点,形象逼真,富有感染力。又如“长江”一节要求记忆的东西特别多,有长江的源头,长度,流经的1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上中下游,注入的海洋,编成顺口溜即:“长江源头沱沱河,流自各拉丹东山。青藏川滇渝鄂湘,赣皖苏沪入东海。宜昌湖口上中下,黄金水道六千三。”

二、形象的描述与板图结合

如讲锋面雨带随夏季风在我国东部移动的规律时。一边画略图,一边用兴奋的情绪感染学生:每年5月份,源于太平洋的东南季风趁机登陆,在南岭一带受到冷空气的阻挡,冷暖两种气团在此交锋,这里首先进入雨季,珠江水开始上涨。尔后,夏季风的“援兵”赶来,势力增大,于6月份向北挺进到长江流域。冷暖空气又在江淮之间交锋,势均力敌,相持摆动一个月左右,造成长江中下游地区阴雨连绵的天气,因此时恰逢黄梅成熟的季节,人们称这时的降水为“梅雨”。“梅雨”结束后,夏季风乘胜北进,势如破竹,于7—8月份连克华北和东北,夏季风一统神州。可是天有不测风云,冬季风不甘失败,马上气势汹汹,大兵压境。在9月份,夏季风被迫退到长江流域,10月份无可奈何地离开大陆。就这样锋面雨带随夏季风有规律地移动,造成了我国南方雨季开始早、结束晚,而北方则开始晚、结束早的特征。

通过教师激发,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地参与整个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由此形成教与学的良性循环,促进学生学习意识的转化,使其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总而言之,地理教学的情感教育相对于其他学科来讲,既有共同性,又有独特性。课前应根据地理学科内容多、知识杂、涉及面广的特点,兼顾其他学科,多方涉猎,精心编排教学内容。教学过程中,应以和谐的师生关系为前提,以大纲教材为准绳,坚持“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创建地理教学情感教育模式,努力追求“教是为了不教”的最高境界。

(责编黄晓周侯辰)

猜你喜欢

谜语新课标教学
谜语三则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谜语四则
谜语三则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谜语四则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