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现人文精神 精彩语文课堂
2009-07-17刘卫君
《国家课程标准》序言中指出:“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科学素养是阳光,产生万物,活力无限;人文素养是雨露,滋养生命,润物无声。为此,在语文新课标中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这里提到的“人文性”,是以追求真、善、美等崇高的价值理想为核心,以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为终极目标。它综合了一个人的思想、情感、信念、意志、个性、能力等丰富的内涵,是对人自身完善的一种关注与追求。教育中应当充满人文性,尤其在语文教学中应该自始至终渗透人文精神。
语文是一种文化的构成,负载着多姿多彩的人类文化,孕育着无限丰富的人文精神,汉语文字的人文属性尤为突出,它重人生、人伦、人情、人性,讲审美、体验、感悟、直觉,体现了汉民族独特的心理结构和思维方式,积淀着我们民族深厚的历史文化传统和丰富的民族情感。另一方面,语文的人文性就是强调对学生健康个性、健全人格的培养。语文教学应该是师生双向的积极的生命运动过程。所以,尊重人、尊重人的生命价值、尊重人的独特体验和感受、尊重人的文化及其多样性,培养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同样是语文课程人文性的应有之义。把人文精神渗透到语文教学中,让语文教学回归到“以人文教育为本”的轨道,是当前我国语文改革的一股最强音。
一、以情激情,创造宽松、和谐的人文氛围
有了情感,才会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才能使学生在情境中体验情、感悟情。因此要采用多种有效的手段,来丰富学生的情感,以情激情,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要精心设计每一课的导语,采用情景导入、悬念激活、朗读激情、联想引发、感情渲染、气氛烘托等方法,抓住学生心弦。笔者在教《祝福》这篇课文时,一边在多媒体屏幕上展示祥林嫂的图片以及她悲惨而辉煌的一生,一边播放《二泉映月》,整个教室都弥漫着雄浑、悲壮、激昂的旋律。情境的创造,在学生的心中激起了情感的波澜,他们很快进入了课文情境,用充满悲情而又沉重的语言朗读了课文,整节课师生都沉浸在荡气回肠的“人文”情境之中,显现出了浓郁的人文色彩,体现了人文精神。
二、潜移默化,激发学生的人文积淀
高年级语文教材,编排的都是一些有丰富的人文内涵的古今中外名篇佳作,这些人文精华强调的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究、发现、感悟。教师在授课时,应充分利用新教材的优点,挖掘教材中的人文因素,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突出人文精神。
如在教材的小说单元中,人物命运的逻辑是明显存在的。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的林冲、《项链》中的玛蒂尔德。我们在分析他们的形象时通过文学作品中常用的种种描写手段如肖像、语言、行动、心理、细节、环境等来揣摩人物的性格特征,这是小说的“人文性”的体现。同时也要根据其言行、心理描写等来推理他们命运发展的逻辑,从而揭示他们最终命运的必然性。《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的林冲性格的发展,被“逼上梁山”的命运就是文学作品“人文性”的一个典型。林冲的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决定了他不可能一下子走上叛逆造反的道路。作者用大量的文学手段如环境描写、行动刻画、细节点染等来表现林冲的性格发展的轨迹;通过一系列情节的设计一步步揭示了林冲的命运,从而揭示了小说“官逼民反”的主题。人物的描写体现了文学手段的大量运用,有很浓的文学意味;情节的设计则体现了科学的逻辑推理,使人物命运的发展合乎情理,水到渠成。而其中得到鲁迅赞誉“极富神韵”的一句“那雪正下得紧”不仅在环境渲染上给人以直观感受,还表现出情节设计上的理性思考。其他文学作品如散文,其感情变化的逻辑及所描写的事物之间的内在关系是明显存在着的;即使是写景言情、寓理的诗歌,其言语内容之间的联系、诗句之间的顺序、节次之间的组合等也是有着很强的逻辑性的,有些甚至可以抽象出来加以分析。
笔者在教史铁生的《合欢树》时,学生们不时为文中母子的真情潸然泪下。讲完课,笔者让学生讲他们被父母的爱深深感动的情景。学生的积极性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了,发言踊跃,有的甚至含着眼泪讲述。学生这时已不是单纯地接受知识,而是把自己的人生体验和情感与课文交融在一起,在学知识的同时,受到了人伦情怀的熏陶。从而出现了令人回味无穷的“人文情境”,突出了人文精神。趁热打铁,笔者又设计讨论题“你喜欢长大还是不喜欢”,同学们畅所欲言,有的说“我喜欢,因为我长大工作了,可以减轻父母的压力”;有的说“我长大以后买车接送父母下班”。一个个充满爱心的答案,洋溢着关爱他人的人文之美,展现了学生纯洁、善良的心灵,闪现着人文精神的美丽。
三、书信式评语,展现人文之美
作文,是一个人思想感情的自然流露,是心灵泉水的自然流淌,所以作文教学中要特别注重渗透人文精神。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笔者在作文评语中,改变应试教育已形成的一套作文评语模式,诸如句子通顺、条理清楚、中心明确等,而是采用第二人称谈心的形式写评语,真心倾注自己的情感,评语中充满人文性。高一上册第一单元的作文是《成长的烦恼》,笔者班内有个学生父母双亡,看了她的作文后,笔者写了这样的评语:“你在字里行间流露出了失去双亲后的痛苦和无助,令人心酸。小小的年纪,竟承受着这么大的不幸,但老师坚信,你柔弱的双肩定能担起生活的重负,风雨过后定会是彩虹,我祝福你!今后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随时把我当作朋友来找我,一起分担好吗?”采用这种评语方式后,学生作文中少了假大空,多了真实和鲜明的个性,学生们感到老师就是他们的知心朋友,都愿把自己的困惑、压力、看法倾诉在文中。写信式评语正是一种人文性的教育。
四、强调了经典性与时代性的辩证统一
新课程标准下的文本教学继续关注选文的经典性、典范性,注重优秀文化遗产的传承,因为经典作品是经过时间淘洗后积淀下来的人类文化的精华,它的历久弥新的价值在彰显人文关怀方面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从《诗经》《离骚》开始,以至唐诗、宋词、元曲……文化之河,浩若繁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天生我材必有用”“位卑未敢忘忧国”……人文思想的光芒辉同日月、映照千秋,使人的情感得以陶冶、心灵得以升华,可以给人们许多直接和间接的人生体验和人生哲理,帮助人们了解世界和自己以及自己对社会的责任。但另一方面,经典作品固然是经过长时间考验的、被广泛认可的文质兼美的作品,但大部分是离现实生活较远的作品,有的是反映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人和事而不具有普遍性,这些局限在新课程标准中使时代特征得以淡化、弥合。所谓时代性即表现现代人的喜怒哀乐及现代人的生活,把目光朝向当前,鲜明地反映现实生活的脉搏,使学生感受到时代精神和新鲜气息,以现实人生展现永恒的人性光辉。如新教材选入的《致橡树》一诗,它的主旨是:人应该有自己的尊严及独立的人格,它探索的是人应该怎样与人相融而又不失去自己,这首诗以“人”为主题的诗,对人性的关怀显然高于前者。再如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个梦想》是人类对自身的理性认识的宣言。选文的经典性与时代性,体现了语文新课程的人文性。
总之,对人文精神的展现让笔者的课堂变得更为精彩,让学生的精神更为丰富,人性之美是人生最美丽的风景,也是人生幸福的源泉,让学生都因为自己的生命闪耀着人性的光辉而获得幸福。
(刘卫君 河北省卢龙职教中心066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