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审美教育与创新
2009-07-17张素琴
审美教育是整个素质教育体系中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也是语文学科重要的教学内容。2001年11月第1版的《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语文》在修订指导思想中明确提出:“在教学过程中,努力开拓学生的视野,注重培养创新精神,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培养社会主义道德品质,发展健康个性,逐步形成健全人格。”审美教育与创新教育有着密切的联系,它们都需要愉悦、开放的思维环境。在语文教学中,良好的审美教育应抓住创新的契机,运用创新的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学生潜在的创造力。根据审美教育的基本规律和课堂教学的一般特点,我们可以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带领学生在新奇美妙的情境中接触美、发现美,引导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感受美、鉴赏美,进而在自由开放状态下尽情地创造美、表现美。
一、精心设计导语,动情吟诵,选用教具,寓教于乐,带领学生在新奇美妙的情境中接触美、发现美
“良好的开端就是成功的一半。”对于语文课堂教学来说也是如此。要实现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任务,就要设计一个良好的“开场白”,即美的开场白。在一开始就要以美的形式来吸引学生、抓住学生,为课堂教学创造一个适于开展审美教育的氛围和基调。我们可以尝试从下面三个方面做起。
1.精心设计导语,创造引人入胜的审美情境
导语安排得恰如其分,犹如一出好戏的序幕很快攫住观众的视听和心神一样,使学生的“马达”立即发动、运转,激发了兴趣,激活了思维,让学生不由自主地把注意力集中到了课文内容上。语文课堂教学的“序幕”应该首先是美的、引人入胜的。这要求语文教师发挥自己的创造才能,设计出一段优美动听的课文导语,以自己字字珠玑句句奇丽的开场白为向导,带领学生在新奇美妙的艺术享受中步入审美的殿堂。比如于漪老师讲朱自清的散文《春》时设计的导语:“一提到春,我们眼前就仿佛展现出一幅阳光明媚、春风浩荡、绿满天下、花开遍地的美景;一提到春,我们就会感到有无限生机,有无穷的力量,内心洋溢着无比的喜悦。”这样的导语,既能描绘出文章的内容,又能把学生诱导到作者对春的赞美之情中去。学生在新奇美妙的导语启发下,展开丰富的联想,仿佛呼吸到了春天的气息,从而主动地、积极地去接触美、发现美。
2.提倡美读,吟诵进入审美的感知
美读是语文教学中的一种高层次的阅读方法,目的是通过动情吟诵的美读方式传达出课文所蕴含的美,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获得美感享受。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语言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它具有强烈的情感激励和感染作用。语文教材中所选的课文,大多是文质兼美的名篇佳作,字里行间都洋溢着浓郁的美,或是自然美,或是社会美,或是艺术美。而动情吟诵是体现各种美的有效手段,教师高水平的朗读,读出节奏,读出语调,读出感情,如一支久负盛名的曲子,可以把学生带到美的境界中去。课文不是无情物,以美读导入新课,先声夺人,以情感人,创造一种富有感染力的教学情境,是审美教育课堂的一个良好开端。《春》一课也可以用美读法来导入,教师以活泼的语调和明快的节奏,把生机盎然的自然美、蓬勃向上的精神美和令人喜悦的感情美读出来:“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3.选用教具,化抽象文字符号为具体形象
众所周知,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文学通过语言文字来反映生活,表达情感。它的突出特点是形象性,并不具有直观性。文学的形象由于用语言文字构成,故直接呈现到读者面前的,只是一些按一定顺序排列的文字符号,而不是事物形象本身。所以,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要借用各种教具,把文字符号转化为直观形象,寓教于乐,通过各种途径唤起学生的审美直觉,激活学生潜在的审美情感。其中,把抽象的文字符号转化为真切可感的视觉形象和听觉形象是最有效的办法,具体地讲可选用与课文内容相关的电影、录相、图片、绘画、音乐等。对《春》一课的教学,即可通过电脑制作出有关江南春色的画面清晰、风景幽美的图画课件,从视觉上丰富学生的审美感受。
二、结合课文内容,品词析句,联想对比,整体感悟,引导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感受美、鉴赏美
赏析课文,是语文教学过程中的主体部分。教师应结合课文内容,通过品词析句、联想对比、整体感悟等多种方式指导学生研读课文,以审美的眼光从不同层面拈出美的亮点,深掘美的内涵,使学生步入课文所构筑的奇特时空,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感受美、鉴赏美,同时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语文审美教育,不仅要使学生能在情感上感受到美,还要让学生学会在思想上、理智上去分析评价美,进而提高审美鉴赏能力,形成自己有血有肉的美丑、善恶、真假、正邪、是非、得失等观念。
1.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应抓住关键的词语、语段,品词析句,细细咀嚼,反复品味,让学生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充分感受语言美
如《雨中登泰山》一课中有这样一个句子:“是烟是雾,我们辨识不清,只见灰蒙蒙一片,把老大一座高山上上下下裹了个严实。”教师可以抓住一个“裹”字进行分析:“裹”包含了缠绕的动作,比“包”更具体地表现了“严实”之意,很形象地写出了烟雨中泰山雾气的浓重;为什么不用“罩”呢?“罩”一般是自上而下的,与语境要求不合。从语境审美来说,这样分析可使学生领悟作者用字之准确,从而提高了审美鉴赏能力。《春》中“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偷偷”有不知不觉、崭露头角之意,一个“钻”字,把春回大地万物复苏中小草不甘寂寞急于破土而出的迫切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再如毛泽东的名句“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一个“飞”字既显示出大桥凌空高架的雄姿,又赞美了造桥技术的高超与速度的快捷,语言精妙,令人回味无穷。品词析句,是一种有重点、抓关键、以点带面的阅读分析方式,侧重于对语言美的感受与鉴赏,可根据课文特点适当安排进行。
2.通过联想对比,在直观形象中把握内在情感的起伏波动,从整体上感悟事物的本质和意义,去感受美、鉴赏美
语文审美教育除了品词析句式的重点赏析外,还应以文学的形象性为出发点,重视联想对比,让学生从整体上感受美的内容与形式,感悟美的本质与价值。审美教育离不开形象性、感染性,而文学作品的特征正是形象性和感染性。审美感知仅有零碎的片断是很不够的,还要从整体上去把握,使语言所描绘的形象得到深层理解。联想对比是一种由此及彼的想象方式,有利于学生从整体去感知美的形象,领略美的意蕴。当学生对作品中的美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后,随之而来的便是将零碎、片断的审美直觉通过联想对比连缀成完整的艺术形象。比如茅盾的《风景谈》,其核心内容不在“谈”,而在“风景”。并且,表面谈的是风景,实际上则写的是风景中的人和人所具有的精神风貌。文中描绘了“沙漠驼队”“高原夜归”“延河夕照”“石洞读书”“桃园争论”“黎明剪影”六幅画面,看似各自独立互不相关,实则有着内在的密切联系。只有通过联想对比,将六幅画面放在大西北、延安人的大背景下去感受和理解,才能充分领略到大西北自然风光的美,延安社会生活的美和延安人精神境界的美。
三、联系现实生活,展开讨论,自由作文,展示才艺,鼓励学生在自由开放的状态下创造美、表现美
学以致用,审美教育中的接触美、发现美、感受美、鉴赏美都是审美接受的中间环节、途径和方法,它们的最终导向是审美创造和审美表现。因此,语文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中,不能忘记联系现实生活,开阔学生的审美视野,丰富学生的审美情趣,启迪智慧,挖掘潜力,让学生把在审美教育中获取的知识与技巧运用到学习实践和生活实践中去,使知识转化为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你问我答,展开讨论,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因为学生的气质、个性、经历、美学兴趣等方面因素的不同,故他们在审美接受中的领悟效果也因人而异难求统一。学生这种带有较多主观成分的审美见解,不可能有一个统一的标准答案,正如高考作文题“答案是丰富多彩的”。因此,他们需要把自己对美的理解通过讨论交流来取长补短,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在开展讨论交流时,教师应就讨论内容首先对学生适当作一些补充介绍,开阔视野,启迪智慧,有助于讨论的进行。教师可根据课文特点,选好专题,启发学生用审美的视角,在同一审美范围内展开讨论,相互切磋。教师还要重视对学生的适时点拨,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理解美、表现美。比如就柳宗元的《江雪》展开讨论,学生既可分析作品,也可以分析作者,既可以谈诗的内容,也可以谈诗的形式,完全可以从文艺学、心理学、哲学等方面对此诗作全方位的审美解读,用语言去表达自己对作品的审美感受。热烈的讨论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探索兴趣,各种观点在碰撞中也时时闪现出智慧的火花。当然,这一活动主要是在教师的启发、带动下才能有序进行。
2.鼓励学生在写作中以情纬文,创造美、展示美
写作活动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知识、情感、思想等各方面积累,发挥学生的创造欲望和表现欲望。教师应鼓励学生在写作时自由地、充分地去创造美、表现美。既可以通过自由创作进行审美创造,也可以通过扩写、缩写、改写等方式尽情表达自己的审美感受。审美创新需要一定的自由开放环境,教师对学生应多鼓励多肯定,而不要人为限定学生的思维和创作。只要言之有理,教师就应该给予充分的肯定,对不足之处又给予必要的指导,以达到在写作中创造美、表现美的目标。如杜甫的《石壕吏》,可以让学生发挥自己的创造才能,把它改编成形象生动的独幕话剧。
3.能画就画,会唱就唱,善舞则舞,以才艺展示创造美、表达美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审美感受能力和艺术表现才华,审美教育应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因势利导,启发学生把对美的创造和表现融入自己的优势才艺当中。这既是对自己才艺的一种锻炼和展示,也是一种美的创造。《爱莲说》教学中,就可以让有绘画才能的学生在黑板上即兴画出一朵美丽的莲花。讲《绝唱》时,也不妨让有音乐天赋的学生来一曲李琼的《山路十八弯》。而对于散文《春》,则完全可以由善舞的学生排出一段赞春、盼春的舞蹈。审美教育离不开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也只有把审美教育和创新教育结合起来,在审美中创新,在创新中审美,才能真正调动学生学习语文课的积极性,提高语文教学效益,进而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张素琴 陕西省宝鸡市金台高级中学12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