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创新教育探究

2009-07-17万岚岚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 2009年6期
关键词:创新能力意识初中语文

一、初中语文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初中语文教育中学生的学习方法,教师的教学方式仍旧停留在教与学围绕着考试和升学转的模式上,学生在语文课堂中很难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更谈不上创造力;而教师在教学中也往往只注重考试成绩的硬性评价,疏忽了对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不起来。教师的“满堂灌”、学生的“机械地学”成了语文教育中既传统又主要的方式,在此情景下,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受到了很大的限制,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在教学中,教学的两个主体在观念上的迥异导致初中语文教育很难具有创造性发展的效果;教学方式的滞后,在一定意义上限制了语文课程向其他学科的拓展与延伸,难以形成学习上的互动,直接导致初中语文教育教学模式呆板,学习方法上不能达到融会贯通,从而导致学生厌学的情绪产生。因而语文教育的方法不同于其他学科的教学方法,学生语文成绩的提高也没其他学科那么快,不会一蹴而就,还需渐学渐进,积少成多。在传统教学中,学生的思维能力难以得到有效提高。虽然体验性教学一再被提倡,但在长期的初中语文教育中,学生缺乏课外的实践与思索,学生的思考能力得不到锻炼,不利于学生创造性学习。

二、初中语文创新教育的方法

初中语文创新教育其实正是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改变他们的学习习惯的好方法,使他们能够利用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去解决他们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以他们的思考方式去掌握自己所需要的知识。因此,初中语文创新教育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抓起。

1.民主性原则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允许学生犯错误并改正错误,给每位学生以展示自己才能和水平的时间与空间。 师生间要建立平等友好、互相尊重、互相信任、互相合作的和谐关系,形成教学相长的温馨环境,扩大学生思维的自由度。实践教学中尤其要创设条件,给后进生、学困生以更多的点滴成功的机会,善于发掘出他们的“闪光点”,并给予积极的良性反馈,使他们拥有成功的体验,形成正确的“自我概念”观,增强学习和创新的自信心及克服困难的勇气。

2.多元化原则

教得“活”,才能教得生动,才能提高教学效率,学生接受知识才能快。在教学中,教师针对不同的教案,不同的学生,应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手段和思路,认真地研究,不断地改进,结合实际,因材施教,以给学生新的刺激、新的感受、新的体味,从而保护学生学习语文的鲜活性、求知的进取性、思维的活跃性。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动机。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尤其是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来辅助教学,要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技术的优越性,来体现教学的直观性,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每个学生都有其独特的思维个性,并且在思维发展中呈现出一定的差异,根据这种思维的个性和差异的特征,教师应尽量挖掘多种方法,并分析各种方法的合理性,从而使学生选择一种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同时,还要抓住语文教材自身的特点,不断变换教学思路,寻找最佳切入口,落实语言文字的训练。因材施教,精心研究,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以自己的创新方式,为学生的创新源泉注入活水。

3.质疑的原则

俗话说:“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不疑则不进。” 导生于疑,大胆质疑,勇于探究,是培养学生创新观念和创新能力的基础。教师不仅应该传授语文基础知识,培养学习的基本技能,更应注重在学生的学习探究和自主学习中,使之形成独立思考、独立学习的兴趣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

培养以自主探究为主要特征的创新能力,贯穿并渗透于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在教学中,除了让学生知道“是什么”之外,还要注意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是这样”“能够是什么”,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发表独特见解、设想,完成富有个人特色的创造性作业。对于教师的分析和有关观点,应允许学生有不同看法,不能也不必强求一律,禁锢学生的思维。对学生质疑问难、敢于亮出自己观点的做法,教师要进行积极性评价,或给予表扬,或加以鼓励,使之有一种成就感,大力弘扬学生的这种探索精神。

4.开放性原则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语文学习如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有可能激发创新意识,加大创新尝试。我们如何培养呢?语文教学在实施创新教育中,不应局限于课堂上,束缚在教材中,限制在教师的可控圈内。应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外兴趣活动,加强课外阅读,这样不但拓宽了学生知识的视野,更让学生在活动中经受各方面的锻炼,激发他们浓厚的语文学习兴趣,在课外活学活用课堂中所学知识,增强他们的主人翁意识,有助于他们自主地、创造性地开展活动,在活动中提高自己的语文素质,提高自己的综合素养。

三、关于初中语文创新教育的几点建议

1.以人为本,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由于长期处在应试教育樊笼中,学生形成了学习和思维的定势,潜在的创新意识被紧紧地挤压着。教师讲读一篇课文,从作者、背景、结构、主旨、中心内容到写作目的和特色,步步为营,层层为防,滴水不溜;让学生写作文,起承转合,不偏不倚,巧架结构,巧设内容;学生做练习,紧扣教材观点,不敢稍越雷池半步,这就养成了叶圣陶所说的那种“不是习惯的习惯”。要实施创新教育,首先必须打破这种被动的教学方式,应以学生为本,从学生心灵深处来挖掘创新潜能,培养创新意识。因而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首先得有创新意识;另一方面,学生的创新意识在一定程度上来源于教师的创新意识。作为一个教师,应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鼓励学生进行学习中的大胆质疑和互相质疑,即使是教师一时难以解答的问题,也应该首先肯定学生的积极探索精神,让学生以一种良好的心态投入到学习中,从而启发学生可贵的创新意识。

2.张扬个性,激发学生创新精神

个性通常是指一个人具有的比较稳定的、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总和。个性心理特征调整个体心理过程的进行,影响着人的外显行为和内隐活动,因此,个性被称为人类心理行为的动力来源。在学习上。它能促使学生朝着某个目标积极进取,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尽快转化为实际创新能力。由于创新精神包括敢于否定、大胆怀疑批判的精神,不怕困难、勇于探索的精神和“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冒险精神。可见,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就应该尊重学生个性,标榜学生人格力量。

3.注重实践,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创新教育的一个显著特征是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只有在实践中,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才能转化为创新能力,否则,创新意识会谈化,创新精神会消退,创新能力也只是空中楼阁而已。初中语文创新教育要鼓励学生投身于社会实践,让学生充分展示语文创新中的才能,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这样不仅能够开阔学生的视野,充实学生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在活动中能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自己,认识社会,提高对事物的判断力,培养语文实际操作能力。另一方面,有创新意识的语文实践活动也使学生学到和得到了书本上所缺乏而又真正需要的知识与能力,从而极大地提高了学生语文学习中的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张慧云.新课程下的语文教师素质[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4,(7).

[2]陈青芳.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贵州教育,2005,(12).

[3]丁超.提高语文素养发掘创新能力——初中语文创新教育初探[J].保山师专学报,2005,(4).

(万岚岚 浙江省临安市横畈中学311307)

猜你喜欢

创新能力意识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