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带状疱疹与神经系统损害的临床分析

2009-07-17单文军

中国当代医药 2009年9期
关键词:带状疱疹

单文军 俞 英

[摘要] 目的:探讨带状疱疹对神经系统损害临床特点、治疗效果和发病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带状疱疹患者临床资料。结果:50例带状疱疹患者中周围神经系统损害40例,散发性脑炎3例,流行性乙型脑炎2例、带状疱疹病毒性脑炎3例、带状疱疹病毒性脊髓炎2例。结论:带状疱疹对神经系统的损害以周围神经系统损害多见。

[关键词] 带状疱疹;神经系统损害;周围神经

[中图分类号]R75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4721(2009)05(a)-150-01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神经节及神经干感染所致疱疹性疾病[1]。临床上合并神经系统损害主要以周围神经系统损害多见。从2003年3月~2007年12月5日,神经内科门诊就诊带状疱疹患者50例,现结合文

献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50例带状疱疹患者男29例,女21例,最大年龄52岁,最小14岁,平均46岁。没有年龄、性别差异。发病时间最短者4 d,最长者16 d,平均10 d。受损神经:颈神经节5例,占10%,三叉神经节11例,占22%,肋间神经节25例,占50%,腰神经节9例占18%。上述患者中并发散发性脑炎3例,流行性乙型脑炎2例、带状疱疹病毒性脑炎3例、带状疱疹病毒性脊髓炎2例,总共占20%,周围神经系统损害40例占80%。

1.2 方法

对其中周围神经系统损害的患者,给予止痛、消炎,保护局部防止继发感染治疗。对于无严重并发症或禁忌证如肺结核、细菌感染、淋巴瘤、糖尿病、溃疡病、高血压、心血管病等,可早期应用短疗程小剂量强的松(每天15~30 mg)或泼尼松龙(40 mg,10 d后减量,逐渐在3周内减完)以减轻神经根的损伤,避免发生严重的神经

痛后遗症。

2 结果

40例周围神经损害的患者采取以上方法,经过15~30 d治疗基本痊愈或症状明显改善,但有9名中老年患者于损害消退后,遗留顽固性神经痛,持续3~6个月;有4例患者于病后2年内,再次发病。对其中并发散发性脑炎、

流行性乙型脑炎、带状疱疹病毒性脑炎转入相应医院治疗。

3 讨论

周围神经系统损害临床最多见,在未出现疱疹前表现该区域的感觉异常或神经痛[2-3]。本文资料表明,80%以上患者在未出现疱疹前3~10 d出现局部针刺、灼烧样剧痛或持续性疼痛,常误诊为肝、肾、心绞痛。多发性神经炎除驱干部有带状疱疹外,主要表现为肢体远端对称性分布的运动感觉及(或)自主神经障碍。

散发性脑炎起病多为急性或亚急性,初期有上呼吸道或胃肠道感染症状,多数患者有发热、头痛症状,有的亦有以精神症状、出现抽搐、瘫痪等或缓慢、迅速进入昏迷状态,此时神经系统损害各种症状、体征均可出现[4]。

流行性乙型脑炎起病急骤,高热伴有剧烈头痛、呕吐、谵妄、意识障碍、抽搐、尿失禁、脑膜刺激症状及各种脑局部受损症状均可出现。本文2例流行性乙型脑炎患者疱疹均在发病后7~12 d出现,分布在口唇周围。

带状疱疹病毒性脑炎,初次感染常见于儿童,亦有机体功能低下的老年人。常突然起病,头痛、呕吐、发热、抽搐、偏瘫、失语、精神异常、意识障碍。少数患者烦躁不安、谵妄,转为昏迷,巴彬斯基征阳性,脑膜刺激征等均可出现。

带状疱疹病毒性脊髓炎,当带状疱疹病毒感染扩散后,引起后根型脊髓灰质炎常可延及脊髓数节段,产生节段神经根性肌无力。

带状疱疹合并神经系统损害特征:突然发病,表现为成群的密集性水泡,沿一侧周围神经作带状分布,病变局部呈节段性针刺样灼烧剧痛伴有局部淋巴结肿痛,受累神经区域出现皮肤感觉过敏,带状疱疹病毒侵犯脊髓神经节而在相应的皮肤域发疹[5]。

带状疱疹主要经呼吸道、黏膜及破损皮肤侵入人体。原发感染多数通过与患者直接接触如亲吻,使用患者食具等感染。病毒感染后以潜伏的形式长期存在于脊神经根神经节或三叉神经节细胞内,当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时发病,如老年人、恶性肿瘤、传染病、系统性红斑狼疮、外伤(特别是烧伤)、放射治疗、某些药物(如砷剂、锑剂、免疫抑制剂等)、神经系统障碍以及过劳等[6]。潜伏病毒被激活并复制沿感觉神经离心传导到相应皮肤引起皮疹或沿神经上行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引起脑炎或脑膜炎,预后较差。但大多数患者主要以周围神经系统损害多见,预后虽受多种因素影响,多数患者无后遗症。

[参考文献]

[1]王光超.皮肤科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7:89-90.

[2]吴逊.神经病学[M].1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90-91.

[3]王维治.神经病学[M].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84-105.

[4]周沛兴,何家荣.实用神经内科系统损害医学[M].天津: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1994:220.

[5]于长林.联合疗法治疗带状疱疹60例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07,4(33):52.

[6]刘春玲,杨艳萍.更昔洛韦联合地塞米松与西咪替丁治疗带状疱疹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07,45(14):25.

(收稿日期:2009-03-16)

猜你喜欢

带状疱疹
有一种“切肤之痛”叫带状疱疹
大部分带状疱疹是累出来的
关于“缠腰龙”的四大误区
壮药酒的涂擦联合药熨法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中应用观察
带状疱疹疫苗 你了解吗
警惕“缠人”的带状疱疹
哪些人需接种带状疱疹疫苗
亲历者口述:带状疱疹是最疼的病
带状疱疹会传染吗?
热门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