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智库嵌入“上海芯”
2009-07-17陈正府唐福敬
陈正府 唐福敬
如何凝聚在外服务的贵州籍高层次人才助推贵州经济社会发展,一直是省委、省政府关于贵州人才战略的重要议题。
汇聚了三个“方面军”
也许,许多年后,回忆起2009年4月16日开始的短暂的贵州之旅,吴乾渝还是会激动。
吴乾渝,医学博士,出生于贵州遵义,现任上海市杨浦区副区长。她另一个并不广为人知的头衔是贵州籍在沪博士联系点召集人。同样拥有召集人头衔的,还有同济大学博导廖宗廷博士(此次因故未能成行),以及任职于新近成立的“大飞机公司”——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的经济学博士肖云。
如果要用最简单的词来概括“贵州籍在沪博士联系点”的功能,无论吴乾渝还是廖宗廷、肖云,脱口而出的都是同一个词——平台。这个平台的功能是,聚集贵州籍在沪人才,为促进贵州的经济社会发展“做红娘”、当顾问、作贡献。
他们对这个平台的前景都非常看好。“单单是位于杨浦区的同济大学,我们贵州籍的高层次人才就有50多位”,吴乾渝说,“这是贵州籍高层次人才在上海最集中的一个点,大家都很关心贵州的发展。”
但4月16日抵达贵阳的首批“贵州在沪博士回乡考察团”19名成员中,有几名并非贵州籍,比如姚兴涛(经济学博士、上海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杨继(经济学博士、上海新策略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郑佐华(上海市杨浦区产业园区办主任),金其林(上海市杨浦区卫生局局长),李红珍(上海市杨浦区人口计生委主任),王平(上海市杨浦区教育局局长),明依(上海市杨浦区五角场街道办事处主任)。在贵阳,邀请他们前来的贵州省政府、省委组织部,对这些非贵帅l籍人士的到来喜出望外。稍后的一个座谈会上,贵州省委组织部副部长、省人事厅厅长何任叔风趣地评价召集人吴乾渝:“她带来了三个‘方面军。”
这三个“方面军”,指的是贵州籍在沪博士、中组部派送贵州的“博士服务团”成员和郑佐华、王平、金其林、李红珍这一类关心贵州发展的“发烧友”。
抵达贵阳的第二天,“发烧友”中的郑佐华、王平等人即以其带来的专题报告《政府主导园区推动联合发展》、《教育现代化进程中的杨浦基础教育》、《以人为本优化服务建立和谐有效的人口发展模式》,分别与贵州同行进行了“第—次的亲密接触”,反响良好,引起贵州决策层相关人士关注。随后,他们的专题报告和交流活动,直接促成了若干黔沪两地相关领域的更深层次交流、协作活动。
贵州智库嵌入“上海芯”
多年以来,如何凝聚在外服务的贵州籍高层次人才助推贵州经济社会发展,一直是省委、省政府关于贵州人才战略的重要议题。
“贵州在沪博士联系点的建立,是贵州省委省政府实施人才战略的一个具体体现和重要切入点。”“贵州在沪博士回乡考察团”召集人肖云感言。
2005年初春,凝聚在外服务的贵州籍高层次人才助推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提议一经提出,很快得到省委主要领导的肯定。随即,省委组织部、省人民政府驻北京办事处、驻上海办事处及省委当代贵州杂志社和团省委迅速行动。2005年5月21日,贵州在京博士联系点在贵州省人民政府驻北京办事处成立;2006年11月18日,贵州在沪博士联系点在贵州省人民政府驻上海办事处成立。
随后,2006年11月26日,一个个人出资、旨在聚集贵州籍高层次人才助推家乡发展的网络平台——“贵州博士网”也正式开通。出资人、经济学博士李从国透露,截至目前,贵州博士网已联络了在京贵州籍博士400多人,还联络到在上海的贵州籍博士100多人,联络到在广州、成都和美国、日本、欧洲、新加坡、港澳工作生活的贵州籍博士人数也非常可观。他说:“这些‘老乡博士大都在自己的专业领域有着骄入的业绩,他们身在异乡、心系家乡,是贵州省实施‘人才强省战略的宝贵资源,是一个‘招之即来、来之能言、言之有理、言之有用的智囊团。”
省人民政府驻上海办事处主任张琼介绍,从“贵州籍在沪博士联系点”成立至今,已有100多名贵州籍在沪博士与“联系点”建立联系。基于乡情的纽带和对助推贵州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理念的认同,“贵州籍在沪博士联系点”和“贵州上海商会”已成为上海重要的“助推贵州”平台。截至目前,纳入《贵州在沪博士及高层次人才名册》的已超过120人,并在不断更新扩容。
从二十余年以前的“智力支边”和“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始,在执行国家决策层面上,上海对贵州的智力支持即已开始。1995年以来,贵州省委托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举办八期“现代企业管理高级研修班”,累计为贵州企业培训中高级工商管理人员260名。据统计,接受培训的前五期人员,70%左右已走上了所在企业或新企业的领导岗位。2007年7月,省委组织部又委托浦东干部学院为我省20位县长举办了一期县域经济发展高级研修班。部分贵州在沪博士为研修班学员进行了专题演讲,取得了良好的互动效果。
据吴乾渝透露,短短3天的考察中,考察团成员在贵州金融、公共治理、医疗卫生、教育、人口计生、科技园区建设、农业、环保、城建、装备制造业、街道办事处管理等领域、方面,通过9场专题报告、4场座谈等交流方式,将“上海实践”对贵州同行和盘托出,引发的后果也超乎她的预期——与“贵州在沪博士回乡考察团”沟通经常化、“制度化”的请求非常之多。
在与省直有关部门座谈时,考察团建议,“十二五规划”制定即将启动,在节能减排前提下的低碳经济、绿色经济、网络经济和现代教育服务等领域,贵州为捕捉可能的新经济增长点,应加大专业规划力度。并以制度、政策平台保证实施;希望省政府引领、加大环保节能产品的开发和使用;希望贵州加大招商引智力度;加大促成重大税收项目落地的力度;加大对科技园区和农业产业创新的投入力度;注重保持对旅游产业的持续推动;注重对民族地区高等师范院校增加财政投入;在贵州融入“泛珠三角”的同时,根据贵州的现有主导产业和资源状况加强与“长三角”的产业融合。与此同时,还要持续不断加强对吸引人才环境的营造;持续打造定位清晰、吸引力强的“贵州名片”。
值得指出的是,上述建议并非考察团某一个人的意见,而是所有成员意见中的最大“共同体”,在提出这些意见之后,他们还有一句:“如果贵州有这方面的需要,我们愿意去做相应的事情。”
记者获悉,首批“贵州在沪博士回乡考察团”的相关建议,已引起省委、省政府有关部门重视,并交由相关职能部门研究、办理。考察团对贵阳市、黔南州的相关建议,也已引起了两市、州领导的高度重视。限于行程,考察团未能前往遵义市和六盘水市,但这两个城市的有关职能部门人士闻讯打来电话,向考察团发出邀
请。吴乾渝透露,“六盘水和遵义,他们很想了解我们在改革框架下的一些具体方法,也希望借此建立一些具体领域的交流平台。”
以心换“芯”
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石宗源的电脑上,有一个桌面快捷方式指向的链接是“贵州博士网”网页首页。贵州在京、在沪博士联系点的建立,在他和其他省委领导看来,是一件大事、好事。石宗源多次强调:“一定要把博士联系点这件好事办好。”省委常委、省委组织部部长张少农对博士们说:“希望你们多关心贵州发展,多研究贵州问题,多支持贵州建设,贵州的发展需要你们。”
这寥寥数语,寄托着全省各族人民对心系家乡发展的在外贵州籍高层次人才的厚望。
上海作为全国乃至远东重要的金融、航运中心,吸引了全国各地有识之士来此创业兴业。近年来,越来越多有着不同专业背景的贵州人也加入了这支队伍。
贵州在沪博士联系点在上海广泛联系贵州英才,系统整合这个特殊群体的资源优势,发挥他们的积极作用,使更多的人参与到助推贵州发展的行列中。
据省政府驻沪办事处主任张琼介绍,联系点自成立以来已开展多项工作,如2007年同济大学建校100周年之际,在该校60多位贵州籍高层次人才的努力下,促成该校与我省科技厅、遵义市签署两项省校、校市间科技合作协议,并在促进同济大学在我省扩招、项目合作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有效进展。2008年,同济大学杨东援副校长率土木学院、法学院、教学处、科研处有关负责人赴黔,再次就加快校省、校市(州)间的合作进行调研。在上海市贵州商会筹建中,博士点联系的博士们积极为商会的成立建言献策,使贵州在沪的企业和人才形成了更高层次的结合,提升了上海贵州商会的地位。
在4月19日的贵州在沪博士考察团回省考察情况汇报会上,肖云提出:“我建议省委省政府进一步加大力度,使贵州驻沪办在贵州与长三角的产业对接、人才资源和信息资源的整合中承担更为重要的职能,从而实现两地更广泛意义上的交流合作。”
对此,蒙启良副省长说:“贵州籍在沪博士联系点和广大博士是贵州的宝贵财富,是展示贵州形象的一扇重要窗口,是宣传推介贵州的重要使者。”他认为,在推进贵州与上海之间的区域经济合作,服务家乡、加速贵州改革发展进程,弘扬贵州文化、提升贵州形象的进程中,可以预期,贵州籍在沪博士联系点必将有更大作为。
链接
贵州博士小资料
从“探花”到博士
杨兆麟(1878-1919),贵州遵义人,与康熙年间武状元曹维城、光绪年间文状元青岩人赵以炯、麻江人夏同和称为清代贵州“三状元一探花”。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赴北京会试,曾参加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公车上书”。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以一甲第三名赐进士及第,人称“杨探花”。1906年留学日本早稻田大学,毕业时获法学博士学位。1919年病逝于广州,年仅41岁。他是贵州第一位博士。
第一位苗族博士
昊性纯(1898—1979),贵州威宁人。幼时就读于石门坎光华小学,1917年小学毕业,以优异成绩考入云南省昭通基督教循道公会创办的私立宣道(后办明诚)中学就读初中。1920年考入成都华西协合大学牙医学院医科就读,1929年6月毕业,获本大学和美国纽约州立大学授予医学博士学位。1930年受教会之聘,创办石门坎平民医院,兼任石门坎光华小学校长。解放后,任昭通地区人民医院主任医师。他是贵州苗族第一位博士学位获得者。
第一位苗族女博士
龙虹,苗族,女。1970年2月出生于贵州玉屏,祖籍贵州松桃。1987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预科班毕业,1995年在该校化学系获理学硕士学位,同年考入北京大学攻读分析化学博士研究生,1998年毕业并获北京大学理学博士学位,留校从事科学研究。龙虹是百年北大第一个苗族女博士,能熟练运用苗、汉、英等多种语言进行交流。
第一位侗族女博士
杨筑慧,侗族,贵州榕江人。1987年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历史系,获历史学学士学位;1990年毕业于中央民族学院民族系,获历史学硕士学位;1998年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系,获法学博士学位,并留校任教;2005年上半年在美国休斯顿大学作访问学者。主要从事南方民族历史与社会文化的教学和研究。现任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她是中国第一位侗族女博士。
第一位布依族女博士
伍琪凯梦,1961年12月27日出生,祖籍贵州,布依族。1995年进入中央民族大学攻读文化语言学博士学位。1999年获中央民族大学文学博士学位。毕业后曾任教于北京海淀十一学校。现任辽宁省大连民族学院文法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副教授。她是中国第一位布依旋女博士。
第一位仡佬族博士
杨小生,中国第一位仡佬族博士。1983年毕业于贵州大学化学系,1991年至1996年在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相继取得硕士和博士学位,作为国内药物合成和天然产物化学方面的专家,杨小生博士又于1997年赴日本京都大学化学研究所开展博士后研究工作。目前,杨小生是贵州省与中国科学院联合建设的天然产物化学重点实验室大部分科研项目的主持人。
第一位水族博士后
罗春寒,贵州三都县人,1967年12月生。1989年考入中央民族学院民族学系攻读硕士研究生,1992年获历史学硕士学位;1992年至2002年先后在三都自治县民委、旅游局、水龙乡等有关部门工作;2002年考入中央民族大学语言学系攻读博士研究生,2005年获文学博士学位,同年8月进厦门大学历史学博士后流动站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06年9月受韩国汉阳大学聘请担任该校客座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