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文言文教学浅议

2009-07-16

新课程·上旬 2009年5期
关键词:文言文教师教学

王 平

我国古代文学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不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充满着神奇的美的力量。但在如今的文言文教学中,一些过于讲究程序化、程式化的教学模式,淡化了对美的追求,弱化了文言文教学应有的功能,同时也弱化了学生主动探索的习惯和学习文言文的能力。因此,教好文言文是个亟待解决而又棘手的问题。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要认真研究文言文教学,探讨符合文言文教学特点的方法和规律,提高文言文教学的效果。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精心设计,激发兴趣

车尔尼雪夫斯基说:“只有人们自愿做的事才做得好。”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源于兴趣,抓住学生思维的兴趣点,有效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能有效促使学生在上课之初就进入积极、愉快的学习状态。那么怎样激发学生的兴趣呢?

1.精彩导入,激发兴趣

好的开始等于成功的一半。教师授课时,如能精心设计导语,就能将学生很快吸引到课堂中来,达到预期的效果。如学习《岳阳楼记》时,可引入对联“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学习《三峡》时,可借用名句“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导入;学习《醉翁亭记》时,可用成语“醉翁之意不在酒”引入。这样既能将前后知识融合起来,又让学生有亲切感,减少了对文言文学习的抗拒和畏惧,唤起了学习新课文的欲望,从而更快进入学习状态。

2.体会真情,激发兴趣

初中语文教材中所选的文言文,都是文质兼美的名篇,文学价值不言而喻。这些文言作品中的人物的思想性格、人生态度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艺术修养、审美情趣的形成是很有影响的。如《桃花源记》一文,在让学生感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的优美景色的同时,还应激发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欧阳修在失意时“与民同乐”,寄情山水,表现的是乐观的心境,豁达的心胸;范仲淹登临岳阳楼,高唱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显示的是忧国忧民、心系天下的博大胸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发自真情的点拨,让学生浸润在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滋养中,让学生在思考中启迪智慧,激发阅读的兴趣。

3.巧用资源,激发兴趣

多媒体教学能跨越时空的限制,融声、光、情、景为一体,创设至真至美的意境。在进行文言文教学时,教师要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给学生以直观形象的感知,拉近学生与作品的距离。如苏轼的《水调歌头》,可在学习前先让学生欣赏以这首词为歌词的流行歌曲,轻松激趣,又使整个课堂气氛愉悦和谐。再比如,《郑人买履》、《刻舟求剑》等成语故事则播放成语故事动画片给学生看,一方面大大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二、紧扣实际,传授方法

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文言文教学也应“授人以渔”,传授方法,让学生终身受益。传统的学习文言文的方法,是教师逐字逐句地翻译,学生一字不漏地记下,整个学习过程枯燥乏味,机械死板。原文、译文完全分离,“油是油,水是水”,更谈不上品味文章深沉的内涵,优美的意境了。其实文言文的翻译方法多种多样,诸如保留、替换、删减、增加、调整等等。最基本的方法是弄通大意,规范语言。要求学生看懂课下注释,借助工具书,联系语言环境,用现代汉语说出文言文一字一句的意思,如果还有不懂的地方,则由教师答疑点拨。在此基础上,根据现代汉语语法要求,引导学生增补、调配,达到疏通课文的目的。

三、多方比较,举一反三

学文言文难,表现在诸多方面。如在实词方面,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古今词义异同等等。我们在教学中要注意综合、比较、归类,使学生能掌握规律,举一反三。如《陈涉世家》中“尉果笞广”一句中,“笞”就是名作动的活用现象,“笞”原意为“竹板”,但在这一句中却解释为“用竹板打”。再如《捕蛇者说》中,有两个句子出现了“赋”,“岁赋其二”和“更若役,复若赋”,这两个“赋”的词性意义各不相同,前者是动词,“征收”的意思,后者是名词,“赋税”的意思。再联系复习旧知识,《岳相楼记》中也出现一个“赋”,“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句中的“赋”和前两种意思又不同,是“一种文体”。这样加以比较,既学习了新知识,又巩固了旧知识,前后融会贯通,使学生印象深刻。

文言文虚词教学更是难点,这就引导帮助学生找出规律,促其牢固掌握。如出现频率很高的“之”字,情况比较复杂,常见的有:作代词用,可以指代人、事、物,如“渔人甚异之”(《桃花源记》);其次作助词,既可作结构助词“的”,如“臣之客欲有求于臣”(《邹忌讽齐王纳谏》),有的时候无实在意义,可不译,如“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三是作动词,如“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除此以外,“之”还有一些特殊用法,如“故为之说”(《捕蛇者说》)中“之”理解为“这”,“主人处处款之”(《于园》)中“之”则理解为“我们”,这就需要提醒学生特别留意,加强记忆。教师复习这些知识时,可以综合讲授,然后要求学生举例,这样就能达到掌握规律、巩固知识的目的。

四、形式多样,加强诵读

诵读是文言文学习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文言文比现代文更讲究韵律,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诵读指导时,应当要求学生读准字音,注意停顿,读出语气感情,让学生在诵读中理解文意、体味情感、感受作品意境、提高语言感悟能力。以《陋室铭》为例,在幽雅的古乐曲中,声情并茂地朗读,让人感受到情、景、境的和谐统一,不觉此室之陋,但觉此室之雅。眼前浮现的是环境之雅:“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人文之雅:“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心境之雅:“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作者旷达致远、不同流俗的可贵气质,自然地呈现在学生面前,陶冶了学生的情操,感染了学生的心灵,提高了学生的人文素养。在文言文教学中,可采取多种阅读形式。教师范读、领读,学生齐读、分组读、个别读,在读中解惑;既可读全篇,也可读某一段,还可读某一句或几句;故事性强而有人物对话的可分角色读。通过反复诵读,让学生身临其事、身临其境、身临其历史,达到“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的学习境界。

五、注重拓展,丰富想象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文言文文字简练,语义含蓄,省略的成分比较多,这无疑给学生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文言文教学中的想象力训练,不仅可以把单调枯燥的文字变为形象丰富的画面,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调动学习的热情,还会在愉快的活动中提高学生语言的感知能力,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质量。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呢?行之有效的办法是让学生对所学的课文进行拓展延伸。如教《曹刿论战》,可以让学生对激烈的战斗过程进行扩展,进一步突出曹刿沉着老练的谋士形象;《鱼我所欲也》可以结合现实社会,谈谈对“舍生取义”的人生观的理解;《使至塞上》、《钱塘湖春行》可以根据诗意,展开想象,举办诗歌配画比赛;《论语八则》可根据自己学习中的切身体会,谈谈认识。学生在形式多样的活动中打开想象思维的闸门,才能真正进入作品的深层境界,领会文言文深远凝重、震撼人心的艺术魅力。

总而言之,文言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特殊部分,教师应牢固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意识,通过改革教法、加强学法指导等手段,着力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只要因课设法,巧于安排,就一定能激活文言文教学,使文言文教学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让祖国灿烂瑰丽的文化艺术弘扬光大。

作者单位:江苏泰州二附中

猜你喜欢

文言文教师教学
最美教师
小题精练(二) 文言文翻译
小题精练(一) 文言文翻译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让文言文阅读在选择中渐进——以《师说》为例
圆我教师梦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