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差异,做好数学教学衔接
2009-07-16王智
王 智
中职学生起点低、差异大、厌学现象严重,大批基础薄弱的学生“望数生畏”,游离于数学学习之外,有的因此成为流生;一部分学有余力的学生也未能得到充分、有效的发展。目前这种现象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初中数学与职高数学的衔接上出现了问题。如何搞好初中与职高数学教学的衔接,降低初中与职高数学过渡的台阶,就成为中职数学教师的首要任务。
一、准确把握初中与职高数学教学要素差异
1.准确把握教学对象的差异
职高学生大多数是经过中考后的层层选拔而剩下的,进入职高的学生,在学习习惯、认识水平、能力层次特别是心理上存在较为严重的障碍,多数学生学习数学的动机不强、兴趣不浓、信心不足、畏惧心理严重、齐加尼克现象突出(法国心理学家齐加尼克发现:因先前任务未完成而影响后继任务完成的现象)。
2.准确把握教学要求的差异
初中数学课程“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职高数学课程标准指出的具体培养目标是直接从事某一专业、工种需要的应用性人才,其特点是直接面向社会。国家数学新课程标准尤其指出职高数学教育应注重“大众数学”“ 数学的趣味性”和“数学的应用性”这三个教育理念。
初中数学教学对能力的要求重在形象思维,职高则侧重在抽象思维和思维品质的提高。例如画图能力:初中教材只侧重基本作图,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角平分线、中垂线、平行线等,并在此基础上画简单的几何图形,如三角形、四边形、圆形等,而职高的立体图形、函数图像等较复杂多变。相对初中数学很有“生活味”来讲,职高数学更有“数学味、实用味”。
3.准确把握教学内容的差异
初中数学内容分为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四个方面,按三个学段教学,不断抽象,呈螺旋形上升。比较重视知识之间的联系与综合。新版《职高教学》教材内容由基础部分、提高部分、阅读部分、高等数学部分和复习总结5个板块组成。其中基础部分的数学是职高数学的最基础的知识与内容,并充分注意初中与职高内容的衔接,是不同专业、不同基础的学生都要学习与掌握的最基本内容,意在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基础的数学也即统一性内容,是检测学生合格的依据;提高部分及复习总结部分为有进入后继学历层次教育愿望的学生所必学;阅读部分作为知识介绍而设置,高等教学部分供有必要修学的专业选学。
二、有效实施初中与职高数学教学衔接
1.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
搞好初中与职高数学知识衔接教学,加强学法指导,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教任何功课,‘讲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讲。”这是叶圣陶先生的真谛。初中教学方法上停留在教师讲授、学生接受的凯洛夫式教学模式上,学生学习被动,要靠教师的督促和帮助完成。而由于职高内容面广,教师不可能像初中那样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一一讲授,只能起引导作用,学习的主动性在于学生本身。“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要有计划指导学生如何听课、记笔记、做小结,使学生“抓准一个,拎起一串,获取一块”。从教师授“法”,到带领学生学习“法”,到指导学生用“法”,逐步向“不讲不教”的境界迈进。
2.增强数学的趣味性、实用性,使学生保持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不少学生之所以视数学学习为苦役、为畏途,主要原因还在于缺乏对数学的兴趣。因此,教师要着力培养和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教学中增强数学的趣味性、实用性。
趣味性方面,教师可介绍古今中外数学史,阐明数学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研究中,尤其是在工农业生产、军事、生活等方面的巨大作用,来引导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实用性方面,教师可以针对不同专业适当调整教材,如机械专业,对立体几何、平面向量、解析几何有所侧重; 而财会专业则对排列、组合、统计初步有所侧重;计算机专业则对集合、数列、矩阵,一元二次方程,计算方法等重点讲授。只有与学生的专业密切相关,强调学以致用,才能引起学生的重视和关注,为学生所接受。
3.降低教材起点,破除学生对职高数学的畏惧感
心理学研究表明,在多数情况下,提高学习动机的最好方法就是让学生取得较好的学习成绩,有经常性的成功体验。因此,在中职教育的起始阶段,采用“低起点,小步子”的指导思想,帮助学生系统梳理、复习初中基础数学内容,充分注意初高中内容的衔接。这样不仅有利于弥补学生知识上的缺陷,还可以使他们在复习的成功体验中,有效消除他们心理上的障碍,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从而为整个高中阶段数学学习奠定基础。分解教学过程,分散教学难点,让学生在已有的水平上,通过努力,能够理解和掌握知识。
职高教师应努力调适自己的心态与情绪,注意提高自我认知的能力,善于增强自身的心理承受能力。保持一种健康的心态,并通过自身健康的心态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去感染和影响学生。以宽广的态度看待所面临的压力,把负面的情绪变成生命礼物,以良好的精神风貌来展示职高教师的风采。
作者单位:辽宁省瓦房店市机械制造中等职业技术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