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作文内化训练的几点思考
2009-07-16张娜
张 娜
在写作教学中,学生作文内容空洞,行文呆板平淡,缺少真情实感,是众多语文老师的共识。如何面对和解决这些现象,笔者在进行中学生作文“内化”训练的过程中有几点思考,不当之处敬请方家指正。
1.不要让“缺少生活”成为借口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众多的语文教师,在写作教学方面已经有了很大的转变:首先是观念上,由重视方法指导转为注重人格化的引导;其次是方法上,课堂上由讲授为主转为活动为主。视活动和情境的创设为写作“源头活水”的“用活动教作文”“用情境教作文”“用阅读材料教作文”等模式给作文教学带来了生机。面对学生写作素材的缺乏和单调的现状,有人解释为现在的学生每天都是在学校中,接触“生活”太少,于是强调积累。我想未必是这样。学生接触社会的机会和空间的增多固然对写作有帮助,但作文教学我们要做的是帮助学生能将已有的生活“再现”。既然是生活“再现”,那就说明学生所缺的并不是“生活”,因此“生活缺乏说”就值得商榷了。作文要表现的是生活,学生对“外在”生活的认识,其实早已经“保存”在记忆的深处,只是不能够适时的“外化”出来。究其因,这些学生缺少的是什么呢?显然不是生活。现在的学生所经历的不再是“三点一线”单调生活,开放的社会以及一些现行的教育理念已经给了现代学生优于以前任何一个时代的学生所能接触到的社会内容。生活固然是创作的源头活水,但我们不要把这个当作学生习作“内容空洞”的借口。作为学生,他们少的是一种因其阅历和情感所限对生活认识的深刻性,一种因情感积淀不足而外化自己生活的冲动和热情。
基于以上对作文教学的认识,笔者在作文教学中,便把如何认识生活,激发表达热情放在首位,以此作为唤醒学生记忆深处曾有的经历的重要手段。
2.不要让学生对身边的事情无动于衷
生活是实实在在的生活,它不需要“制造和复制”。孙绍振教授说:所谓生活并不是你所见所闻的一切现象,而是被你心灵同化了的,成为自己心灵的一部分,与最精彩的体验在一起的东西。学生作文要求学生能够真实的反映生活和自身的认识,而生活和认识是外在事物在认识主体的自觉不自觉中“内化”为生命的内容。
与心灵同化的经历深藏在每个人的内心,我们该教会学生学会感动,不要对身边发生的事情无动于衷。我们不必要经历轰轰烈烈的大事情,才见其生活之丰富,我们该学会的是在目之所及、耳之所闻之中见其本色。我们要坚信这一点,否则怎会有冯骥才在珍珠鸟酣然睡态中流泻出一时的感动: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如果不是一种自我的敏感,牛汉又怎会在一只笼中的华南虎面前听到石破天惊的一吼和一个不羁灵魂的飞过呢。我们要告诉学生写作就是一种灵动在心底,需要自己来挖掘。这不是比告诉他写什么样的文章的立意才高远更实在吗?那么,如何才能有这种灵动,才能有这种冲动呢?教会学生做一个“多愁善感”的人,善于从小事情中悟出大道理,看出门道,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我经常和学生谈论生活中的小事情所蕴含的大道理。曾经,我和学生说坐公共汽车的时候,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经历:当你气喘吁吁到达车站的时候刚好是汽车启动的时候,如果你继续跑几步,司机可能就会停下车;可是如果你放弃追赶,你只能等下一班车——这就告诉我们成功与否有时候就在于你是否努力过!后来就有学生在写作中说坐公共汽车,在车行某处的时候,看到没赶上的前一班车停在路边正在检修,于是有了一个结论:错过了,未必就是一件坏事!看看,能从生活中平常的小事总结出所蕴含着的哲理,怎能写不出好文章呢?不吐不快啊!
3.不要让观察生活成为“法”
我曾经听过一堂小学二年级的作文课,要求学生写一种自己喜爱的水果,老师在领着学生学习一篇较有名气的作家的范文《荔枝》之后,引导学生观察手中的水果,所用的方法是如何一看其形,二看其色,三尝其味,四掂其重,然后再看作者如何运用了比喻修辞,数字说明。根据这样的程序要学生写出“报告式”的作文。我们不能否认这位老师对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所做的努力,然而观察能力的培养不是机械化的大生产。我们不能要学生对事物的观察像一个护士打针一样,先配药后注射按部就班的去做。其实这位老师所讲的方法是早已经积淀在学生记忆深处的认识。过分强调观察之“法”,反而让学生有无所适从之感。
如何唤醒这类记忆,最好的就是让类似感官的东西表述起来自然些。设想换一种方式提问:1.小朋友:你喜欢吃什么水果啊?2.你怎么介绍你喜欢的水果呢?对于表现欲望很强的小孩子来说,他们会争先恐后地说出自己的答案,然后用自己的方法说服大家认同自己的说法。也许不是每个人都会成功,但可贵的是每个人都能说出自己的理由。
笔者曾经做过一次“作文课上,你希望老师讲什么?”的作文调查,有百分之八十的学生说想听老师多讲一些写作技巧之类的内容。可见“技巧写作法”已经深入学生内心。他们在学了几年作文之后,总是认为自己对老师讲的方法还没有掌握或者是老师的方法还没讲到,并没想到正是这“法”背离了写作规律造成了写作的不畅。在写作过程中,任何一个“法”都好比是个梯子,然而梯子固然可以把他们送到高处,但怎能比上有一双想象的翅膀更自由更灵活呢?走到哪里把梯子带到哪里,增加的是自己的负担。
张娜,语文教师,现居广东珠海。本文编校:舒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