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言游戏”哲学观为指导的对外汉语文化教学

2009-07-15杨春燕

现代语文 2009年5期
关键词:维特根斯坦文化教学对外汉语

摘 要:维特根斯坦在从事两年多的小学教师工作之后,提出了著名的“语言游戏”说,包含“游戏即人类活动、意义即用法论、家族相似性、语言即生活论、语言游戏规则论”等观点。本文对语言游戏说在对外汉语文化教学中的地位、内容、教学策略及文化教学层次性等方面所具有的重大指导作用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维特根斯坦 语言游戏说 对外汉语 文化教学

一、引言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研究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讨论一直比较热烈。无论“导入说”“揭示说”“融合说”还是“有机化合说”都对文化进入对外汉语教学给予了充分重视,但是仍然难以解决语言和文化两张皮的问题。在教学实践中,常会导致如下问题:

1.只重视语言知识的学习而忽视语言作为交际工具的正确使用。

2.只重视语言要素的学习而忽视目的语文化背景的了解,说的是汉语用的却是母语的思维方式和文化习惯。

本文借鉴维特根斯坦的“语言游戏”说,分析对外汉语文化教学的启示,力求找到解决对外汉语文化教学中这些问题的途径。

维特根斯坦是“20世纪六个最有影响的哲学家之一”[1],当代西方哲学的“语言转向”深受其影响。在其“20世纪数一数二的哲学著作”[2]《哲学研究》[3]中,他用了将近200节的篇幅来讨论“语言游戏”。

陈嘉映在《语言哲学》中根据德语原词分析“游戏”的意义:“德文原词Sprachspiel远比中文译名‘语言游戏表达得更清楚。……这个词还有其他种种‘游戏所不能反映的意味,若用一个短语解说,我大概会说那是‘没目的的自由活动。Sprachspiel译作‘语言游戏太窄,译成‘语言活动太宽,两害相权,只好勉强译作‘语言游戏,但我们不可完全从中文‘游戏一词来理解Sprachspiel的意思。”[4]

根据江怡的观点,“语言游戏”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意思:

①游戏就是指人类的所有活动。换句话说,他是把人类的活动都看作一种游戏。

②游戏突出的特点就是规则。

③游戏的本质并不重要,但是不同的语言游戏之间有某种相似性。维特根斯坦把这种相似性叫做“家族相似”。

④对于个体而言,规则一定是在先形成的。所以我们每个人在玩游戏的时候,在进行语言游戏活动的时候,一定是在遵守已有的规则,规则是在先的。

⑤个体遵守游戏规则是盲目地进行的。

⑥游戏跟语言游戏都没有本质可言。维特根斯坦告诉我们,任何一种语言游戏,都一定要在这种语言环境当中,在使用语言当中来确定它的意义。

下面我们分别以“游戏即人类活动、意义即用法论、家族相似性、语言即生活论、语言游戏规则论”等哲学观点为立足点探讨“语言游戏”说在对外汉语文化教学中的启示。

二、从“语言游戏是所有人类活动”的观点看文化教学在汉语教学中的地位

维特根斯坦使用的游戏是指人类的所有活动,换句话说,他是把人类的活动都看作一种游戏。他说,“想象一种语言意味着想象一种生活形式”,“语言游戏一词是为了强调一个事实,即运用语言是一种活动”,更“是一种生活方式”。[5]

维特根斯坦关于“生活形式”的概念是指以在特定历史背景条件下通行的、特定的、历史地继承下来的风俗、习惯、制度、传统等为基础的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总体或局部。学习或使用一种语言,意味着参与一种语言游戏和相关的人类活动。在《哲学研究》中,维特根斯坦给出了许多这方面的例子。可以设想这样一种人类活动,建筑师A和他的助手B之间进行交流。A用各种建筑石料盖房子:石块、石柱、石板、石梁等,B必须按照A的要求把这些石料递过去。为此,B学习“石块”“石柱”“石板”“石梁”等名称,并通过传递的石料是否正确,来检验他对这些名称所命名的对象的理解是否正确。还可以设想一种军队活动,军官发出命令,士兵服从命令。军官说“冲锋”,士兵冲锋;军官说“卧倒”,士兵卧倒。关于数字的语言游戏,可以设想一种购物活动,某人对店员说:“我要买5个苹果。”店员从1开始,一边念一边数,一边从苹果箱里拿出一个苹果给他,直至5为止,等等。维特根斯坦这里指的生活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既可以指人的日常生活活动、生产活动、科学研究活动、娱乐活动、宗教活动,也可以指政治活动、军事活动等。人们的思想、行为是在其生活于其中的“生活方式”这一世界图景中显现出来的,也就是说,人的思想和行为不能超越这种“生活方式”。

综上所述,学习一门语言与了解这种新的文化应该同时展开,不能割裂。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只有理解了与母语不同的汉文化和中国人的生活,才能真正理解并正确地运用汉语。从这个意义上讲,汉语学习也就是汉文化的学习。

三、从“意义即用法”论看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教学的内容

在维特根斯坦看来,语言的功能不在于反映世界,而在于对世界做出应对。语符、词汇和句子,如同脱离下棋活动的棋子一样,本身并无意义,只有在各个言语行为环境中的具体使用才赋予它们含义。因此他要求人们从动态的角度观察语言的意义,“在多数情况下……我们可以给‘意义这个词下这样一个定义:一个词的意义就是它在语言中的用法”[6]。“石块。”这句话的意义取决于它在语境中的用法。汉语的任何一个语言要素,如一个词、一个句子、一种语气,都与使用汉语的社会密切相关,与中国历史、中国人的生活这个大语境相关。

所以,话语的意义一定要放在具体的场合中才能确定。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要让学生了解汉语使用者在什么样的时间、地点、语境状态下使用。要重视学习语音、词汇、句子等语言要素在文化大语境中的使用规则。

留学生学习汉语必须了解中国人的言语交流习惯,懂得汉文化背景下的语境含义,懂得在特定语境中应该说什么话,并能正确理解在特定语境中他人的话,这是对外汉语教学的主要内容。

在语言诸要素中,汉字最能体现汉文化的独特性。汉字是与拼音文字差别最大的独特的方块字,是表意兼表形的文字,也是注重审美形象的文字。“汉字如歌如画如符咒”[7]。作为自源文字,汉字是汉族祖先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创造的,是汉文化的产物。汉字在其发展演变中,承载着厚重的中华文化。对外汉语教学要重视汉字文化意蕴的教学。

四、从家族相似性看对外汉语教学中汉语和学生母语的比较

“游戏是一个复杂的重叠交错的相似性的网络;有时是整体的相似,有时是细节的相似——家族相似。”[8]维特根斯坦认为,我们不能规定统一的语言游戏的定义,就是说不能给语言游戏下一个本质的定义。我们只能说在不同的语言环境当中,来确定某一个语句,或者是某个词语,因而各种语言游戏当中没有共同的本质。而不同的语言、不同的文化之间具有“家族相似”性。维特根斯坦自己明确列为家族相似性质的概念有“游戏、数、词、句子、语言、读、引导”等等,他对其中有些概念的家族相似性作了详尽的研究。

语言游戏的“家族相似”性大致包含以下三层意思:(一)不同的语言游戏各有其功用,不可相互替代,只有简单复杂之别,而没有等级高下之分;(二)同一个语言游戏因使用者不同而相异;(三)同一个使用者即便进行相同的语言游戏,也因场合、对象不同而不同。

“‘所有的步骤其实都已采取这句话的意思是:我再也没有选择的余地。”[9]维特根斯坦的这种“不可选择”的生活形式指的是不同语言和文化之间的一致性(或普遍性)。不同文化习惯的交际双方怀着良好的愿望,说着很清楚的话,但是如果要让双方的沟通顺利,还必须了解双方的文化差异,了解“不同文化有不同的认知习惯”[10],承认对方文化的合理性,尊重对方民族的文化习惯。因此,汉语学习中,在注重了解不同的人类生活之外,还要注意把握在日益变小的“地球村”里人们的生活和文化的趋同性。学习语言的使用,掌握语言在文化交际中的功能显得尤其重要。

对外汉语教学中要注意以下两点:一是交际目的上的求同,二是交际方式上的存异。重视这两点才能减少沟通障碍,增强相互理解,并最终达到对目的语文化的认同目标。比如,无论哪个民族都对言语交际中的礼貌有很高要求,但在具体表达上却存在着截然相反的表达方式。我们常常听到一些中国人甚至一些对外汉语教师把汉语中一些招呼语如“吃了没有?”“您去哪儿?”等看作可笑的打听别人隐私的表达。实际上,这是一种用汉语的语言单位传达英语文化习惯的做法。这样做的严重后果就是学生在真实的汉语语境中不能正确理解说话人的良好用意,造成“话不投机”的语用误解。

那么,如何处理这类在汉语中常常用,但在西方文化中却不被接受的汉语呢?本着跨文化交际方式存异的方针,在教学中对这类表达一定要说明它在汉语中的意义就是“打招呼”,是礼貌的用法。再如“问年龄”,要告诉留学生,中国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习惯。在比较小的城市或在中国的农村可能有人会问到这样的问题,它在汉语里面的意义仅仅是想了解你,想要进一步与你沟通而已,不是冒犯或不礼貌。

五、从语言生活论看对外汉语文化教学的层次性

维氏把语言游戏与“生活形式”概念联系起来,借助于生活形式解释语言。而社会生活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决定了文化教学的层次性。首先是时间上的层次,其次是空间上的层次,第三是语境对象,即人的多元层次。

汉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应对当代中国社会、中国文化乃至于汉语的学习有一种动态的观点和发展的眼光。语言的用法是当前的用法,文化是当今中国的多元的社交文化习惯。要从丰富的生活形式规则方面对跨文化交际加以说明。规则在时间序列上是动态的和变化的。有的留学生总对旧中国一个男人多个老婆有浓厚的兴趣,有的留学生一遇到一个不礼貌的中国人就以为所有中国人都没有修养。教师一定要在教学中让学生明白不同时代、不同地区、不同人的文化习俗和习惯的多元性。

“小姐”一词,许多教材都解释为用来称呼服务员。但是在教学中我们必须给学生说明“小姐”一词在新时期意义的变化。因为近几年这个词有了“提供性服务的女性”的贬义。有专家做过调查,已有超过一半的女性不愿意别人称呼她为“小姐”。

六、语言游戏规则论在对外汉语文化教学策略上的启示

维特根斯坦后期语言游戏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思想,那就是遵守游戏是盲目地进行的。就是说,我们往往要在不知道游戏规则的情况下来从事语言游戏。所以,维特根斯坦十分强调语言训练。这种语言实践观与维特根斯坦从1920年秋季起选择到奥地利山区小学从教有关,这一段生活经历对维氏后期的哲学思想产生了重要影响。“在这种语言启蒙教育中,维特根斯坦积累了从事哲学思考的第一手材料,也帮助发现了哲学问题的根源。”[11]在汉语教学中,语言学习同样具有很强的实践特点。留学生学习汉语不仅是对汉语知识的学习,而且要掌握汉语运用能力。

首先,语言学习是以达成语言交际为目的,在教学策略上要重视任务型教学法。留学生要顺利完成用汉语与中国人交际的目的,忽略中国人的文化习惯,肯定是行不通的,所以,在教学中应注意创造条件设置汉语使用语境。

其次,在教学过程中要安排丰富多彩的活动方式,运用多种方法。无论国外还是国内,都要尽量组织学生参加一些中国文化活动。学生只有在活动中运用语言知识,才能把知识转化为语言能力。汉语教学不只是课堂上的语言学习,而应该是综合性很强的课内课外相结合的全方位的系统活动。

第三,遵守语言规则是一种实践,对外汉语教学的主体是学生,而不是教师。在教学中,教师只起引导作用,只有学生自己参与语言活动,在活动中运用语言规则,才能在不知不觉中熟悉目的语的文化背景。

第四,对外汉语教学中重视汉文化语境的学习必然会涉及到了解中国和中国人的方方面面,比如中国现状、中国人的传统观念、当今中国的变化与发展等等。因而这种教学方式十分有利于中华文化的国际推广。把文化内容以语言要素教学的方式呈现出来,使汉文化的推广以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来开展,必将取得更好的推广效果。

综上所述,“语言游戏”说在对外汉语文化教学中具有革新观念、改变策略、改革方法的重大价值,对于改变对外汉语文化教学中语言文化两张皮现象,对于提高学生语言运用技能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注 释:

[1]巴特利.维特根斯坦传[M].杜丽燕译.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0.

[2]江怡.维特根斯坦传[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

[3][5][6][8][9]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M].陈嘉映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4]陈嘉映.语言哲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7]王蒙.汉字与中国文化,2004年9月3日作者在北京文化高峰论坛上的演讲。

[10]布拉德福德·J·霍尔.跨越文化障碍[M].麻争旗等译.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

[11]张学广.维特根斯坦:走出语言囚笼[M].沈阳:辽海出版社,1999.

参考文献:

[1]亓华.中国对外汉语教学界文化研究20年述评[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 (6).

[2]江怡.维特根斯坦的“语言游戏”[J].思想战线,199O,(4).

[3]韩林合.《逻辑哲学论》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4]马国彦.从哲学视角试析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以语言游戏说为例[J].河南大学学报,2006,(3).

[5]顾乃忠.论维特根斯坦的文化观[J].广东社会科学,2008,(1).

[6]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M].陈嘉映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杨春燕 四川绵阳 西南科技大学文学与艺术学院 621010)

猜你喜欢

维特根斯坦文化教学对外汉语
99分的答辩论文
99分的答辩论文
99分的答辩论文
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
高中英语课堂中文化教学应关注的两个问题
国际汉语教学的理念方法
浅析大学英语文化教学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下的大学英语文化教学探索与实践
浅论对外汉语听力课教学热身环节中中文歌曲的应用
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