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鲁迅的反封建思想和“辫子”情结

2009-07-15陈莹珍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 2009年5期
关键词:辫子情结鲁迅

摘 要:鲁迅反封建思想的形成源于他儿时的经历。其青年时代的“剪辫子”经历又使其与“头发、辫子”结下了不解之缘。他把“辫子”看作封建文化的象征,从而给他少年时形成的反封建思想之萌芽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从此,他的反封建思想与他的“辫子”情结影响了他一生的生活与创作。

关键词:鲁迅 反封建思想 “辫子”情结

鲁迅反封建思想的形成源于他儿时的经历。其青年时代的“剪辫子”经历又使其与“头发、辫子”结下了不解之缘。他把“辫子”看作封建文化的象征,从而给他少年形成的反封建思想之萌芽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从此,他的反封建思想与他的“辫子”情结影响了他一生的生活与创作。本文从这几个方面出发,试做如下阐述:

一、反封建思想的形成源于儿时经历

儿时的成长经历往往决定一个人成年之后的思想。著名的“俄底普斯”情结便是源于儿时的恋母情结。鲁迅也是如此,他的儿时经历,对他的反封建思想的形成起决定作用。我们可以在其小说《自序》中发现一些踪迹:

我有四年多,曾经常常,——几乎是每天,出入于质铺和药店,年纪可是忘却了,总之是药店的柜台正和我一样高,质铺的是比我高一倍,我从一倍高的柜台外送上衣服或首饰去,在侮蔑里接了钱,再到一样高的柜台上给我久病的父亲去买药。回家之后,又须忙别的事了,因为开方的医生是最有名的,以此所用药引也奇特:冬天的芦根,经霜三年的甘蔗,蟋蟀要原对的,结子的平地木,……多不是容易办到的东西。然而我的父亲终于日重一日的亡故了。

这段文字其实就是鲁迅少年成长历程中的最深的最为清晰的记忆。这些记忆是痛苦的,是鲁迅所讨厌的。他尤其将“质铺”、“药店”与“药引子”等意象作为厌恶对象,因为他把这些事物看作当时封建社会的象征,是这些事物导致其父亲的死亡,从而对封建社会代表性的事物表示反感。这便是其反封建思想的初步形成时期。儿时记忆的“质铺”、“药引子”与“药店”等意象一再在其创作的小说中出现。如《狂人日记》中的“流水铺”,《药》中的“药引子”,《明天》中的“济世老店”,以及“宝儿的死亡”等等。上面几个意象为鲁迅在《自序》中所提到,另外,还有“长衫”、“酒店”和“小毡帽”等意象也经常出现在他的小说等作品之中,如《孔乙己》中的“长衫”、“酒店”,以及《故乡》里的闰土的“小毡帽”等等,这些也都是鲁迅儿时所常见的。

每当社会转型时期,人们都会重新发掘有关过去的记忆资源,重新阐释它们所蕴含的象征意义,并以此为人们对未来的谋划作合法性论证。鲁迅便是如此做的。他所生活的时代正处在一个社会的转型时期,即清朝末年与民国初年。社会的动荡,使得他的生存环境相当恶劣,从而厌倦当时社会,也想力争去变革当时社会。《社戏》中描述了“我”的儿时游戏时光,《故乡》中对“我”儿时与闰土在一起玩耍的回忆。这些都是在其很小的时候所留下的回忆。当他渐渐长大一些时,便开始去质铺用衣物换钱,为父买药。父亲去逝后,1898年,他便去了南京水师学堂。当时的他单纯地以为中国人都是“东亚病夫”,中医又“效果极差”。于是,他便在1904—1906年期间在日本学医。他想要尽量多地医治好中国人的身体。然而,于事无补,他最终发现中国人的问题出现在精神领域,而非身体方面。于是,他握起了“笔”,通过对封建社会的批判来唤醒当时的亿万中国百姓。

二、“剪辫子”带给鲁迅的痛苦与他的反封建思想

如果说其反封建思想源于其儿时的经历,那么他的青年时代的“剪辫子”事件,无疑带给他刻骨铭心的痛苦,同时,使其与“头发、辫子”结下不解之缘,并把辫子作为封建文化的象征,为其从小形成的反封建思想的萌芽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

1902年,21岁的鲁迅去日本后不久就剪掉了辫子,并照相留念,题诗明志:“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他把剪掉辫子当作自己迈向新的人生道路的第一步。然而没有料到这竟给他带来了意想不到的麻烦。照片寄到国内,首先让家里人大吃一惊。据周建人回忆,当时:

我们一看,都一呆,原来他把辫子剪掉了。这样的事情,在我们家乡还不曾见到过哩!他去日本留学,冷言冷语已经不少,“怎么竟把辫子剪掉了呢?”自己家的人虽然吃惊倒也不算什么,可是三台门里的亲属就不一样了,子传奶奶看到了这照片,人都酥去了,半晌,才说:“阿樟怎么把辫子剪了?宜少奶奶,你怎么也不管管他?”

虽然他剪掉辫子的事在家乡族人中引起了很大的波澜,然而此时鲁迅尚在日本,并没有亲身感受到。直到1903年8月,鲁迅回国探亲,才亲身感受到了短发给他带来的巨大痛苦。周建人在他的回忆中详细记述了当时的情景,虽然这段话很长,但是为了保持原貌,还是把原文照抄在这里:

大哥到家的那天,我正好在家里,我只看见一个外国人,从黄门熟门熟路地进来,短头发,一身旅行装束,脚穿高帮皮靴,裤脚扣紧,背着背包,拎着行李,精神饱满,生机勃勃,我仔细一看,原来是我的大哥呀!

……

可是他想到,在杭州、绍兴恐怕大家不习惯,所以就花了二元钱买了一条假辫子。

第二天,他便穿上衣衫,戴上假辫。这样该好了吧,但还是不行。台门里知道我大哥回来的人更多了,无论台门里的族人或出去碰到的路人,便都首先研究这辫子,发现它是假的,就一声冷笑;听说伯文叔还准备去告官呢!我大哥并不怕,戴了假辫子去看望过寿老先生和别人。

假辫子既然要给人看出是假辫,那就不如显出真面目来得直截爽快。我大哥索性废了假辫子,穿着西装,和我一起到大街去,他照例要上街买些纸和笔。

这可不得了了,一路走去,一路便是笑骂的声音:“这冒失鬼”、“假洋鬼子”。我听了也很气愤,然而寡不敌众,只好当作不听见。

于是,他不穿西装,改穿大衫,又和我一起到大街去。一路上,人们骂得更凶了:“这人一定犯了法!”

“说不定给人捉奸捉住,本夫剪了他的辫子呢!”

“这缺德鬼!”

我大哥试来试去,都找不出一个好办法,以后就索性在家里,不出去了。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剪掉辫子给鲁迅带来了大的压力和屈辱!直到1909年,鲁迅结束留学生涯回国以后,他还不得不承受着没有辫子而带来的屈辱,一回上海便买了一条假辫子装上。装了一个多月,因为老是担心掉下来或是被人拉下来,于是“索性不装了”,但是又遭到辱骂。所以鲁迅满怀悲愤地写道:“我想,一个没有鼻子的人在街上走,他还未必至于这么受苦,假使没有了辫子,那么,他恐怕也要这样的受社会的责罚了。”

《头发的故事》作于1920年10月,最初发表于1920年10月10日上海《时事新报·学灯》上,后收入小说集《呐喊》。鲁迅创作这篇小说的起因是,1920年双十节前几天,许钦文的妹妹许羡苏因来京投考女高师而寄寓于鲁迅家中,可因她是短发女子而未被录取。这件事深深触发了鲁迅,引起鲁迅对“头发事件”和“辫子问题”的种种联想。他在《头发的故事》中写到了辫子和中国人的历史辛悲。一条辫子搅动了几个世纪的历史风云,辫子成了民族压迫、清王朝反动统治的标志,也成了旧习惯旧势力顽固守旧的标志。鲁迅借辫子寄寓了自己对封建顽固守旧势力的痛恶,对软弱的不彻底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激愤。

在《风波》里,鲁迅是生动地描绘过剪辫行为给死水一般的偏僻乡村搅动的一丝丝波澜。一再描写“赵七爷对七斤剪辫子的不满与批判”。在《阿Q正传》中,他变成了他自己笔下的“假洋鬼子”(回到国内,买了一条假辫子),不断地受到阿Q这样的人们辱骂。鲁迅生动记述的这些景象,正好从另一个侧面印证以辫子为革命想象对象的合理性,以辫子作为反封建对象的正确性。

青年的“剪辫子”经历使他刻骨铭心,也形成了他自己特有的“辫子”情结。

三、鲁迅的“辫子”情结

有个西方人也曾经感叹:全世界如果想寻找一个像中国汉族人之罹患头发之厄祸的民族,恐怕是没有。为头发而损失古今几十甚至上百万中国人的生命,实在不能不算是世界上极少见的怪现象。从清朝立国到倾覆,头发和辫子,始终是汉民族挥之不去的心结。晚清到“五四”一代学人辫子的或留或剪,都折射了超越身体以外的政治的文化的意义。

“辫子”情结在鲁迅生活时代的青年当中多多少少都会有一些的。而鲁迅的“辫子”情结,通过对其生活中的语言的回放,以及对其作品中对“辫子”的描写的分析,能够为我们所展现。辫子对鲁迅的影响十分深远,最有说服力的是在他去世前的最后一篇文章《因太炎先生而想起的二三事》中谈的仍然是辫子问题:“假使都会上有一个拖着辫子的人,三十岁左右的壮年和二十岁上下的青年,看见了恐怕只以为珍奇,或者竟觉得有趣,但我却仍然要憎恨,愤怒,因为自己是曾经因此吃苦的人,以剪辫为一大公案的缘故。”

鲁迅剪辫成为一大公案发生在他去日本后的剪辫举措。而在此之前,鲁迅已经深知:“对我最初提醒了满汉的界限的不是书,是辫子。这辫子,是砍了我们古人的许多头,这才种定了的,到得我有知识的时候,大家早忘却了血史,反以为全留乃是长毛,全剃好象和尚,必须剃一点,留一点,才可以算上一个正经人了。”遗忘了痛苦,将耻辱当成了习惯,这是做稳了奴隶的表现。

去日本后,鲁迅的民族意识萌动起来,加上那时的日本少年讥讽中国留学生身后所拖的长辫为“猪尾巴”,这让鲁迅感受到强烈的民族耻辱。于是,毅然剪掉辫子。做出这一举动在当时是需要有相当的勇气的:首先可能被指责为不孝,再次冒被放逐出境的危险。鲁迅果然“因此吃苦”。1906年,鲁迅回国迎娶朱安女士时遵旧俗不得不戴上一条假辫子。到1909年回国,照例装上假辫子,而一旦别人知道他是留学生就要研究他的头发,一个多月后,鲁迅干脆不戴假辫子了。结果在路上被人追着呆看、冷笑、恶骂,成了同胞眼中的“里通外国”的假洋鬼子。这段经历太让他刻骨铭心了。从而,他把去与留对人都不痛不痒的“辫子”作为是封建文化的象征,作为斗争的对象。“辫子”情结与鲁迅一生所有的文化、心理和情感都有着特殊的密切关系。

在《阿Q正传》中,鲁迅写钱大少爷去日本剪了辫子回家引起一场风波。就连草芥一样的人物阿Q都骂他是假洋鬼子。在这个人物身上,鲁迅是寄予了复杂情感的。这些因辫子所受的痛苦,他在1920年10月写作的《头发的故事》中有真实的叙述和描写。等到鲁迅回到绍兴工作恰好是辛亥革命前夕,学生中起了剪辫子的风潮。鲁迅劝学生不要剪而学生给他下“言行不一致”的评价。鲁迅不希望他们剪辫子,是因为一剪辫子,他们的价值就会集中在脑袋上——被鉴赏,被砍头。不过,辛亥革命的到来使人有了剪辫的自由。

鲁迅是一个很清醒的人,他感觉辛亥革命并没有拔除笼罩在国民头上的封建魔影,也没有拔除人民心中积淀已久的奴隶意识。一不小心,辫子其实还会再种起来。张勋复辟时,其辫子兵在北京布防时,对于没有辫子人的跋扈态度就是证明,所以,鲁迅又写了《风波》,专门写了一场由辫子所引发的风波。可见,鲁迅对于辫子的生活体验和情绪感受太深厚了,而且他对辫子一向深恶痛绝。他借N先生之口喟叹,“头发是我们中国人的宝贝和冤家”、“我不知道有多少中国人只因为这不痛不痒的头发而吃苦,受难,灭亡”。所以,在《头发的故事》中N先生的感想、追忆、观点乃至由小及大、由辫子问题到历史过程的思维方法、冷中见热的情感特点、冷话反语中见热情焦灼、苦闷愤激的语言风格都直接地呈现出鲁迅的思想与心态。加上《风波》和《阿Q正传》中关于辫子的描写,鲁迅小说就为读者留下了一个极具象征意味的想象与思考的天地,也向我们展示了他的特有的“辫子”情结。

参考文献:

[1]钱理群.鲁迅小说[M].王得后选编.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04.

[2]谈火生.辫子:政治象征与认同[J].鄂州大学学报,2008,(7).

[3]隋清娥.鲁迅小说的辫子意象与奴性批判主题论析[J].聊城大学学报,2006,(4).

[4]周建人.鲁迅故家的败落[M].(周建人口述,周晔整理).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1.

[5]鲁迅.且介亭杂文末编·因太炎先生而想起的二三事[A].鲁迅全集(6)[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陈莹珍 贵州贵阳 贵州师范大学文学院 550001)

猜你喜欢

辫子情结鲁迅
毛绒情结
“战斗民族”的体育情结
外婆的辫子
探索潜意识深处的情结
孔乙己
是情结控制了你,还是你控制了情结
阿迅一族
长辫子老师教认字
最长辫子
《妈妈的辫子长又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