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课《安塞腰鼓》的教学反思
2009-07-15钟冬娥
上公开课《安塞腰鼓》,这节课笔者是这样设计的: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本文是一篇气势恢弘的散文诗,有着雄浑伟奇的画面,更有着与画面风格一致的气势磅礴的语言,对这样的文章,先从调动学生的兴趣、学习热情入手,视频播放黄土高原的“安塞腰鼓”表演的画面,让学生欣赏之后谈一谈观后感,为进入本文的学习打好铺垫。
2.朗读课文,整体感知。首先听录音朗读课文,从中体会它的气势,铿锵有力的朗读能深深感染学生,听完录音后顺势利导,指导学生朗读,许多无法用语言表达的可通过读来悟出,在主动积极的朗读中,享受到审美的乐趣,实现整体感悟。
3.精读文章,知内容、明结构、寻美点。启发学生自己发现文章的内容美、形式美和语言美,通过讨论,揣摩句子含义,实现语言文字的内化。整个过程以“朗读”一线贯穿,从美读中体味文章表现的气势,感觉其中的生命律动,进而理解语言中包孕的对人的旺盛生命力的赞美之情。
4.以一首激昂的《黄土高坡》,结束全篇的教学,达到艺术的效果。
5.教学方法:教学本文重在美文美读美评,重在熏陶感染,重在情感体验,从而达到共鸣。力避教师烦琐讲解,突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凸现学生主体精神。
如释重负地上完了公开课,接下来的是教研组评课。老师们评议最多的是学生质疑过多,占了太多的时间,以致后面的环节时间不够,整堂课教学设计很好,但最后完成得不是很完美。教研组长刘老师最后作结:你们总说学生质疑太多,占用了时间,应该想的是学生需不需要,需要就进行到底。
课后笔者遇到课上多次发言的学生,表扬了她,她的脸上立刻放出光彩,热情地说:“老师你为什么不事先安排那些学习成绩好的人发言,布置每个人说什么,什么时候说,这样上课就更好。小学时候,我们就是这样上公开课的,精彩极啦,看的老师非常多。还有,你怎么也让某某回答问题?答得那么烂。”她那种很自然,很遗憾的口气,让笔者总忘不了。
由此,笔者对自己平时的教学进行了认真的反省与思考:
1.应关注学生的成功而不是追求课堂的成功。平时经常看语文教学杂志,那上面精美创意的教学案例,让我们倾服。学生在极短的时间内,口语或书面表达得那么完美,准确,文采飞扬,再加上老师制作好的丰富的课件,整堂课是那样的精彩。笔者开始思考,这一切都是真的吗?
教学中,我们考虑最多的往往是如何达到预定目标,完成教学任务,展示教师精彩的完整的设计和高超的教学技能,很少去关注学生。这样的课,其实追求的是课堂的成功,并非学生的成功,而且是站在追求教师成功的基础之上的。课堂的结构是完整的,课堂的重点是突出的,课堂的脉络是清晰的,课堂的气氛是热烈的……可是如果我们偏偏就是不在乎学生的感受,不知道学生心里在想些什么,不去关注学生的成功,这成功又有何用呢?
2.教师不能预设过多的问题,应注重课堂的生成。 教学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而“发展”是一个生成性的动态过程,有着一些我们无法预见的教学因素和教学情境。教师在实施教学的流程中,发现学生感兴趣而且有价值的东西时,在遵循规律的基础上,应大胆地因势利导,打破计划,不囿于教学预设的束缚,去引导学生感受发现问题的兴奋和交流的快乐,让课堂自然生成,把学生的灵动真正呈现出来,将发问权交给学生,让他们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教师只是起引导、指点、促进的作用。当然这需要教师熟练运用教学技巧,开放而有序地组织教学,控制好课堂并极力营造一个轻松的学习氛围。教学中,学生的一些问题,着实让我们难解,可见新的课堂应该是师生共同学习,共同进步,教师再也不是高高在上无所不知的权威、万能者。从这点出发,教师备课时,准备丰富的教学资料,努力探寻对教材的独特理解非常重要。
有的教师可能会有这样的困惑:引发了学生的主动性,学习没有结果怎么办?其实,激发了孩子的学习兴趣和使其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这不就是结果吗?
3.体验,阅读教学的新航标。注重学生的自主理解与体验,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与见解。语文学习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特别是阅读,更要让学生有充分的自主权。每一个人的生活经历不同,每一个人思考同一个问题的角度和方式也不同,若我们在课堂中却要追求统一,对于学生来说,真的是一件残忍的事情。所以在课堂中,我们应该让学生说出自己心中的体验。“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阅读教学中,学生的“独特体验”,就是“读到自己”,即通过阅读文本,情不自禁地联想到自己相似的情感、自己熟悉的生活、自己所处的社会或自己正经历的时代,进而与作者产生共鸣。
在这堂公开课中,讲到对课文结尾“耳畔是一声渺远的鸡啼”这个句子的理解时,因时间关系,笔者只是引导学生得出以声衬静的写法,便进入下一个问题的教学。现在思考这一环节,感到教学只是停留在寻找答案的层面上,没有抓住机会引导学生充分体验感悟,如果教师拓展开去:这种以声衬静的例子,我们在生活实践中有过体验吗?用“以声衬静”的写法,写一个熟悉的生活片断,那一定会出现五彩纷呈的独特体验,学生对知识才能达到真正的理解和运用。
有人说, 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是肤浅的认识,没有反思的教学也称不上是成功的教学,至多是一次教学尝试。试想,如果每堂课后教师都能针对课堂教学情况进行认真的反思,积极、主动地对自己教学活动中具有教育价值的各种经验以及在此基础上所进行的批判性的理解和认识予以真实的书面记录和描写,比如,教学中的成功或不足、教学中的灵感闪光点、教学中学生的感受、教学中的改革创新等等,从反思中吸取教益,那么,一定可以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学工作,促进自身专业发展,这也是本堂公开课给笔者的最大收获。
(钟冬娥 河北省廊坊市第二中学06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