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参考信息源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2009-07-15王崇良陈红勤

现代情报 2009年3期
关键词:评价指标构建指标体系

梁 平 王崇良 陈红勤

〔摘 要〕论述了网络参考信息源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意义与原则,探讨了网络参考信息源评价指标体系的整体构建,建立了网络参考信息源评价指标体系。

〔关键词〕网络参考信息源;评价指标;指标体系;构建

〔中图分类号〕G250.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821(2009)03-0010-05

1 提出问题

Internet的建设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发展的过程,网络资源的质量直接而长期地影响着数以亿计的网民或用户。开展网络参考信息源的评价工作,对于帮助广大用户充分认识、掌握和利用优秀网站及其信息资源,对于促进广大网络建设者整体素质和水平的提高,都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目前,从国内外现有的研究和实践来看,还尚未形成一套公认的比较完善的评价指标体系用于网络信息资源的评价,评价指标体系仍处于探索和研究阶段[1]。如何构建一个科学、合理和实用的评价指标体系,是进行网络信息资源评价工作所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拟就网络参考信息源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问题进行一些探讨。

2 网络参考信息源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意义与原则

2.1 网络参考信息源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意义

互联网的开放性、自由性和复杂性及其信息资源的无限无序、繁杂多变和优劣混杂的特点,给参考咨询服务工作及其用户进行有效组织、管理和利用网络参考信息源带来了困难[2]。同时,由于网络参考信息源和网站在整体上缺乏统一的组织和管理,缺少组织管理上的统一标准和规范,使其得不到必要的质量监督和控制。一方面造成了互联网上大量有价值的信息资源不能得到合理地开发和利用;另一方面由于受用户自身的能力和条件的限制,许多信息检索需求无法得到满足[3]。因此,分析和研究互联网上的各种信息资源,构建一整套科学、合理的网络参考信息源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全面、科学和准确地评价网络参考信息源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主要表现在:①有利于虚拟馆藏和虚拟专藏的建设,促进优质参考咨询服务的开展;②有利于规范、优化网络参考信息源和网站的建设,促进其特色化的建设[4];③有利于帮助用户认识、掌握和利用有价值的网络参考信息源,促进高质量网络参考信息源的充分开发和利用;④有利于促进网络参考信息源和网站建设者整体素质的提高,促进网络参考信息源质量的提高[4]。

2.2 网络参考信息源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互联网和网络参考信息源的特殊性,决定了网络参考信息源评价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因此,要全面、科学和客观地评价网络参考信息源,就必须在构建指标体系时遵循以下几项原则。

2.2.1 客观性与合理性统一原则

客观性要求评价指标客观可信和符合实际,力求准确反映评价的真实水平。一方面,评价指标要有明确的含义,统计数据要准确。另一方面,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不仅要考虑当前网络参考信息源的总体状况和水平,而且要反映出不同个体间的差异。而合理性要求指标体系中的各项评价指标要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可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对网络参考信息源进行评价。同时要求在指标体系中不能出现等价指标,也不能出现相互矛盾的指标,否则造成指标意义混淆、重复评分等不合理现象[5]。因此,在构建网络参考信息源评价指标体系中,其各项评价指标应充分体现客观性与合理性的统一。

2.2.2 内容与形式兼顾原则[4]

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都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内容与形式兼顾原则要求在构建网络参考信息源评价指标体系时,既要注重对网络参考信息源内容质量的评价,又不能忽视对网络参考信息源形式质量的评价。一方面,内容质量反映的是网络参考信息源本质特征的状况,是选择评价指标和构建指标体系最重要的核心因素。另一方面,形式质量所反映的是网络参考信息源的外部特征及其它特征的状况,是为内容质量服务的,也是不可缺少的评价因素。在构建网络参考信息源评价指标体系时,应以内容指标为重点,辅以形式指标,既要分清主次又要适当兼顾。

2.2.3 科学性与可行性统一原则

科学性要求网络参考信息源评价工作中的评价,必须具有科学的评价手段、严谨的评价指标体系和有科学依据的评价方法。一方面,在指标体系中,其评价指标的选择、分值和权值的确定、数据的选取与计算都必须以公认的科学理论为依据。另一方面,必须全面、准确地分析和描述网络参考信息源,综合考虑网络参考信息源的特征、内容、功能、设计等诸多方面,使指标体系充分满足和适合网络参考信息源的各项要求。在注重评价指标科学性的前提下,还必须重视评价指标的可行性。可行性要求指标体系应比较简洁,避免过于烦琐,而且要综合考虑指标体系所涉及评价指标的量化和数据获取的难易程度与可靠性[5]。

2.2.4 预见性与发展性结合原则

预见性与发展性结合原则要求在网络参考信息源评价工作中坚持发展的观点,评价指标和指标体系要具有较好的预见性,能体现未来网络参考信息源的发展趋势[6]。一方面,由于网络信息具有强烈的动态性和易变性,因而评价指标和指标体系也必须是动态和发展的。只有当评价指标体系能随网络参考信息源的变化而调整时,其才可能具有更强的适应性。另一方面,网络参考信息源的发展必须在评价指标的分值和权重上予以反映,以体现其导向作用,从而引起广泛重视,促进网络参考信息源的发展。

2.2.5 综合性和整体性结合原则

综合性和整体性结合原则要求评价指标的选取,必须综合反映网络参考信息源的发展水平,各项指标之间具有较强的逻辑关联[6]。同时,要求对网络参考信息源进行总体的和全面的评价,各方面的指标不是孤立和分散使用的,而是要成为一个系统化的完整体系。

2.2.6 定性与定量并重原则[4]

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是进行网络参考信息源评价的两种方法,二者各有所长,利弊分明。在分析和研究网络参考信息源评价及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时,既要全面考虑定性指标,又要充分选择定量指标,从定性与定量两个角度对网络参考信息源进行选择和评价。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定性指标与定量指标兼顾并重,优势互补,保证评价结果更加全面、客观、公正和合理。

2.2.7 代表性与可比性协调原则

代表性要求网络参考信息源评价的各项指标要具有广泛的代表意义,要与传统的参考信息源评价指标区别开来,并能够典型地和准确地反映出网络参考信息源的类型特点。同时,可比性要求指标体系中的确定指标、指标定义、数据单位和选择指标等,在得出最终数据和结果时彼此间能进行比较分析[5]。

3 网络参考信息源评价指标体系的整体构建

对网络参考信息源质量的优劣进行综合评价,是一项非常细致而复杂的工作,需要构建一个兼顾各方面的、科学和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这个指标体系所给出的指标,应是网络参考信息源选择和评价的明确定性与定量的、内容与形式统一的综合性参考指标[2]。本文将按照网络参考信息源评价目的和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并结合网络参考信息源的特点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3.1 评价指标的选取与确定

评价指标的筛选和分类归属是网络参考信息源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基础,将直接影响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和正确性。一方面,选取指标的数量必须适中,数量过多可引起信息的繁冗和指标内容含义的交叉重复,数量太少可使指标缺乏足够的代表性和造成片面性[6]。另一方面,指标分类归属要相对合理,否则就会造成评价结果的误差,不合理的因素越多,其结果的误差就越大。因此,本文通过对国内外专家学者研究成果的分析研究,根据网络参考信息源的类型特点,同时结合Internet网络信息资源的实践,采取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综合方法,确立了以内容指标为主、形式指标为辅的2级指标体系。其中一级指标确定为内容指标、形式指标、功能指标、辅助指标和定量指标5个;在一级指标的基础上进行聚类分析和分类归属,再确定和细分出二级指标,包括目的性、权威性、全面性、可靠性、新颖独特性、实用适用性、准确性、稳定性、时效性、网页设计、用户界面、导航系统、信息组织、检索性、链接性、交互性、可及获得性、安全性、免费性、被访问次数、被链接数量、信息资源增长率、专业或主题信息比例、被下载或引用次数、更新频率、响应速度、信息资源组织层次、空链错链数率、注册用户数量、权威评分或排名等30个,其中定量指标11个[6]。

3.2 指标体系标准的编制与确定

编制指标体系的标准主要是用来界定评价指标的等级要求,表示某一网络参考信息源在各个指标范围内所能达到的优劣程度。在本指标体系中编制了比较简易的评价标准方法,即划分“很好”、“较好”、“一般”、“较差”、“很差”5个等级标准[7],并对其分别进行标度的确定,其分值分别设定为“4”、“3”、“2”、“1”、“0”。

3.3 指标权重的分配与确定

评价指标权重是指每一指标在整体评价中的相对重要程度,根据各指标的这种重要程度赋予一定的权值[8]。本评价指标体系由两级指标构成,自重加权和加重加权这两种方式并用。①一级指标采用自重加权。即将满分100分分为5个大小不同的权值,分配给5个重要程度不同的一级指标。②二级指标在一级指标的基础上采用加重加权。在分配二级指标权值时,视其所属一级指标为一个整体,按其在本级的重要程度分配相应的权值。同时,设立加权重数,并与等级标准分值一起共同完成二级指标的得分,即为“等级标准分值与加权重数的乘积”,得分越高则表示其质量越高。

3.4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评价指标体系是由反映评价对象本质的评价指标、指标权重、评价标准等主要因素构成的一个有机集合体。本文建立的网络参考信息源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由以下5个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指标项。包括内容指标、形式指标、功能指标、辅助指标和定量指标5个一级指标和由其细分出的30个二级指标。第二部分,指标内容说明项(此项由于内容较多在总表中省略,见3.5)。主要是用来补充说明二级指标所包含的具体内容,使评价者进一步掌握指标的含义。第三部分,等级标准项。包括很好、较好、一般、较差、很差5个等级标准,以及分别确定的分值。第四部分,权重项。主要是按100分制对一级指标、二级指标分别进行自重加权和加重加权,并设立加权重数。第五部分,结果项。包括二级指标得分、一级指标得分和评价总得分。按照上述5个部分建立网络参考信息源评价指标体系总表(见表1)。

3.5 指标内容说明项的内容

在评价指标体系总表中,由于指标内容说明项的具体内容较多,无法编列于其中。现将相关二级指标所包含的详细内容概括如下:

目的性的内容包括:①明确目的及特定用户对象状况;②学术性、商业性、普及性状况;③面向专家学者、大众爱好者状况;④实现目标程度;⑤满足不同层次用户需求程度。

权威性的内容包括:①网站背景及固定可靠程度;②著作权明确标识状况;③知名专家学者支持状况;④信息资源验证出处状况;⑤提供办站宗旨、指导思想、发展方向、发展动态等背景信息状况;⑥提供拥有权威专家情况、联系方式等状况;⑦权威评价机构对网站作出评价状况;⑧机构、团体、个人责任者及有效联系方式状况。

全面性的内容包括:①信息收录主题涵盖程度;②信息资源集中在更宽领域程度;③信息资源包括相关主题状况;④多种语言状况;⑤给出引文来源状况;⑥提供深层次信息资源程度。

可靠性的内容包括:①网站公开合法状况;②责任者是权威的知名专家、学者、名人及专门组织、机构状况;③信息内容真实性程度;④信息资源被核实状况;⑤相关联信息资源状况;⑥被其它权威性网站媒体链接、推荐、介绍、评价状况。

新颖独特性的内容包括:①出色创新方案及内容状况;②新颖与独特程度;③提供最新信息状况;④信息内容具有特色性程度;⑤给用户印象鲜明性程度;⑥获得其它网站无法获得信息状况。

实用适用性的内容包括:①对于用户对象收录范围全面广泛程度;②提供多种类型信息状况;③信息深度及写作风格符合特定用户需求程度;④用户满意程度。

准确性的内容包括:①信息资源类型及覆盖学科符合专业要求程度;②信息内容准确程度;③文字、语法等错误状况;④词语含义模糊不清状况;⑤统计表格、图表清晰明了程度;⑥资料分析客观公正程度;⑦含有明显政治宗教意识形态倾向状况;⑧带有广告色彩状况。

稳定性的内容包括:①网站地址变动状况;②信息链接稳定程度;③有效信息资源保存状况;④告知用户变动情况及时程度;⑤不间断提供网络信息服务状况;⑥信息资源可被稳定使用程度。

时效性的内容包括:①标注写作日期、上网日期、修改日期状况;②注明信息资源更新频率状况;③按声明日期进行更新状况;④标明最近一次更新日期状况;⑤过期无用信息、错链等无效部分处理及时程度。

网页设计的内容包括:①网页框架结构层次清晰程度;②构图设计简洁美观程度;③平面效果与整体风格统一程度;④文字图像布局合理及重点突出程度;⑤网页设计与信息内容适应程度;⑥网页信息资源视觉听觉效果及吸引力;⑦视觉效果增强信息内容程度;⑧网页设计刺激用户思维程度;⑨图形文档格式浏览、传输和保存状况。

用户界面的内容包括:①信息资源便于用户使用程度;②用户服务支持系统状况;③专业化形式呈现程度;④站内信息资源以同一风格显示程度;⑤显示帮助性出错信息状况;⑥网页各组成部分运行状况;⑦网页之间切换状况;⑧搜索引擎状况;⑨每个网页返回主页状况;⑩信息资源打印下载状况。

导航系统的内容包括:①信息资源分类科学准确程度;②类目设置简明合理程度;③索引菜单系统完善程度;④用户查找帮助信息状况;⑤搜索引擎对整个资源作以索引状况;⑥搜索结果符合用户提问要求程度。

信息组织的内容包括:①信息组织形式多样化程度;②信息资源分类系统完善程度;③按学科、主题、形式、读者对象等组织状况;④信息资源主题标引正确程度;⑤各部分信息组织适中程度。

检索性的内容包括:①检索功能状况;②提供高级查询方式状况;③可随用户检索方式不断进行动态逻辑组配状况;④检索界面多样化程度;⑤检索途径齐全及提供多个检索点状况;⑥提供高效、快捷检索状况;⑦检索结果全面准确程度。

链接性的内容包括:①内部链接充分有效程度;②外部链接组织合理程度③链接信息新颖及与学科主题相关程度;④被链者权威、实用、有效程度;⑤所有链接灵活稳定程度;⑥链接符合用户研究需求程度。

交互性的内容包括:①交互界面及联系方式状况;②解答用户疑难问题及时程度;③主动与用户联系及征求意见状况;④采纳用户合理化建议及努力改进状况。

可及获得性的内容包括:①访问限制状况;②注册访问状况;③申请注册用户身份限制状况;④信息资源服务器被可靠链接程度;⑤语种限制状况;⑥获得信息受费用限制状况;⑦获得信息等待时间状况;⑧当地镜像站点连通状况;⑨过分拥挤不能提供服务状况。

安全性的内容包括:①防病毒及抗病毒能力程度;②特殊信息使用专用网络服务器状况;③采用防黑客攻击及防病毒感染技术状况;④安装防火墙及防病毒软件状况;⑤使用安全加密防范措施状况。

免费性的内容包括:①使用免费状况;②收费费用合理程度;③包库使用、直接使用、一次性付清使用收费状况;④在线支付费用状况[1]。

4 结 语

网络参考信息源评价质量的优劣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评价指标体系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建立一套完善的评价指标体系是保证网络参考信息源评价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前提。本文通过对国内外专家学者研究成果的分析研究,探讨了网络参考信息源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意义、原则及其指标体系的整体构建,采用了内容指标与形式指标、定性指标与定量指标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较为实用的评价指标体系。这种研究尝试的成果是否科学合理,是否客观可行,还需要通过实践的进一步运用和验证。既然是一种研究的尝试,就不可避免的存在不尽完善之处,有待于在实际运用中进行不断地修订、补充和完善。网络参考信息源评价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无论理论研究还是具体实践都需要进一步探索,随着专家学者研究的不断深入,定会出现理论上的突破和实践上的创新[9]。

参考文献

[1]梁平.网络参考信息源评价指标体系与问题[J].现代情报,2007,(7):37-39.

[2]梁平.网络医学信息检索研究[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6:154.

[3]梁平.网络参考信息源评价问题研究[J].情报科学,2005,(8):1195-1200.

[4]白献阳.学科信息门户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6,(1):37-39.

[5]梁平,等.网络参考信息源评价原则、方法及注意问题[J].现代情报,2007,(4):66-69.

[6]程飞.科技系统电子政务网站评价模型与方法研究[D].合肥:合肥工业大学,2007.

[7]詹向阳.网络资源库可用性指标设定及其评价方法[J].电化教育研究,2007,(5):58-61.

[8]孙瑾.网络信息资源的评价研究[J].现代情报,2005,(9):46-49.

[9]吴启琳.网络信息资源评价研究进展[J].河南图书馆学刊,2006,(2):7-11.

猜你喜欢

评价指标构建指标体系
层次分析法在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应用
供给侧改革指标体系初探
基于UML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评价系统的分析与研究
环境生态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测土配方施肥指标体系建立中‘3414
土地评价指标体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