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族曲艺的传承与发展
2009-07-14施珍华
施珍华
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建立五十周年庆祝活动之一,就是在2006年11月23日于大理古城举行的“白族大本子曲、吹吹腔激情演唱会”,190个演员表演的50个白族曲艺节目分为两大块:一是32个传统名曲名段;二是近20年来在全国获奖的18个新曲目。演员深情投入,观众会心叫好。一位老人当场唱道:新人新曲土到家,老树新枝花上花,传代靠娃娃。真是这样,这次的表演队伍中,年纪最大的72岁,最小的才5岁,有120人全是青年,历史的重任落在了他们的双肩。既肩负传承的责任,也肩负发展的责任,关键问题也就在于如何传承与发展,这就是当务之急。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的57年间,曾经在州、县两级培训过上百次的“接班人”,达2千多人,其中能传承者,不足20人,这是什么原因呢?都是“业余”造成?主业有余裕时间才能搞,没空就搞不了;余裕的时间用在曲艺上则可,用在“打麻将”上就落空。还因为缺乏曲艺演出的实践场所,所以没有用武之地。而能够传承的20人,是因为他依托于演出团体,有实践传承的时间与场所,否则也不可能。何况还有个人意志问题,决定他是否投身曲艺事业,百折不挠地为曲艺的传承与发展拼搏。可以说:经过培训以后,吃曲艺这碗饭的人,就能够传承,他就有责任去自觉地传习、磨炼、改进,生怕不受观众欢迎,丢了饭碗。因之,就越演越精,越能出现好作品。
滇西北的剑川是一个白族人口占92%的聚居县,白族本子曲(故事歌)和对歌(即兴对口唱,演绎人和事)很受白族群众欢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县文化馆雇用白族民间艺人张明德专职演唱,由此带出了5个徒弟,创作了80多件新曲本,掀起了活动高潮。九十年代末,剑川县石宝山风景管委会又雇用了两个白族青年歌手,平时卖门票,需要时给游客表演对歌。这对搭档配合默契,熟能生巧,很受观众欢迎。后来被邻近县、乡请去表演;又组成白族曲艺团串乡演唱,现在又被大理市蝴蝶泉公园聘去专职演唱。他们编的《劝赌》、《出门相思》等都很受欢迎;先后被请到昆明、北京演唱,刻录了8个光碟广泛发行,传播到更多的县、乡、村、社。
在大理游船和旅游景点表演的中青年歌手也是如此,由于他们在一定时期和地点从事专业表演,技艺提高,带出门徒,影响扩大,有了新作。虽然不属于官方组织的培训范围,但是同样地起到了“出人出书走正路”的作用。
如今的白族曲艺传承,除了师承传习之外,又多了一条市场道路。商家看好了曲艺市场,投资拍摄制作光碟,迄止2006年,已有38碟之多,大多数是传统的名曲、名段,如:大本曲《望夫云》、《绕三灵》、《白家访曲》、《三公主修行》、《十二杯酒》、《数花名》等15本;本子曲:《鸿雁带书》、《青姑娘》、《月里桂花》、《黄氏女》、《出门调》、《放鹞赶雀》、《石宝姻缘》、《劝夫戒烟曲》、《劝赌调》、《牵心索》等23本。多的发行3万5千张,少的4千多张,销路比较可观。谁家买了一张,隔壁邻居一道欣赏沾光。可以反复放,多次学,光碟变成先生,永久教授的先生;教出更多的学生,无限量的学生。又是保护文化遗产而不花国家的钱;又是“免费培训传习”,何乐而不为呢?商家赢了,曲艺发了,这有什么不好?
这次演唱的白族曲艺节目中,一半左右就是这样学来的。老艺人去世了,但是,他留下的音像带和光盘,成了“传代先生”,现在的小伙、女郎,已经是第三代了。
中国革命战争的宝贵经验中有一条,就是“从战争中学习战争”。在没有白族曲艺学校的历史情况下,怎样传承?如何发展?拟提出以下建议:
传承手段多样化,理应得到鼓励和支持。尤其是老艺人、老专家“以老带新”的演出活动,要给予政策优惠和经费补助。像这次“大理白族大本子曲、吹吹腔激情演唱会”就得到:大理州文联、大理市文联、中共大理市委宣传部、大理市文化局的支持和补助,由大理州、市曲艺家协会,大理市大理(古城)文化馆承办的。
集体投资,商家投资是对国家投资的补充,要鼓励他们继续为抢救与保护民族文化艺术遗产出力。录音、录像与出版书籍、实物、抄本,民族文字抄本尤其重要。即便是私人保存的都属于文物,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与地方政府的实施办法(细则)办理,使之走上法制轨道。
发展民族曲艺要出新。白族说唱艺术大本曲、本子曲、吹吹腔(唢呐曲)、大白曲、讲古话(说书)、金尺杆曲都有传统的本子,音乐唱腔、表演套路、相关民俗,是独具特色的。可是,我们面对的是当代观众,他们的审美观念、欣赏口味与古人不同,再加上现代科技娱乐形式的冲击,就出现了此长彼消的不平衡状态。面对这一局面,只有出新,才能拥有观众和市场。题材要新,要紧扣群众时刻关注的热门话题,如:《木雕金花》反映白族妇女打破传统的旧观念“传男不传女”,学会木雕致富,带出三千个女木匠,改变了贫穷面貌。《三塔会》写两个民族大学毕业生约定各自创业,事业成功再结合。《选秧官》演述白族把栽水稻与田间游乐融为一体,加快进度,提高质量;再加上科学种田内容,大大提高水稻单产:由此产生传统与科技谁是“秧官”的矛盾,最终转化为统一并进。《劝赌》在诙谐、幽默的舌战中,达到浪子回头,转务正业致富。这些节目受欢迎,拿大奖的原因正是反映了群众心声。音乐要新,即要白族特色,又要时代新声,要慎重改编,不要重新谱曲。表演要真实感人,又要艺术夸张,尽量发挥传统优势和民族特点。服饰变革不宜过大,有的把包头改得很大,倒叫脸面小如婴儿;有的长裙代替围腰;有的上身裸露,都与民族性格不符,早已引起白族群众非议。白族民间文学和各门传统表演艺术的主体是诙谐幽默,这个特点非常重要。当然不包含全部文艺形式,只不过在多数传统表演中,许多作品都有喜剧色彩。
没有传承,便意味着这门艺术的终止;没有发展,便意味着这门艺术的引退。在短暂的热烈中,我们需要为长久的热烈而思考和行动。
民族曲艺的传承与发展责任在谁?首先在于各级曲艺家协会的曲艺人。列祖列宗的遗愿寄托在我们身上;后代子孙的承袭也靠我们去传扬。曲艺兴亡,我辈有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