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闯关东》看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影视的应走路向
2009-07-14陶兰
陶 兰
[摘要]在全球化时代,中国影视正面临着伴随强势经济而来的西方影视的猛烈冲击与挑战。在这种时代场域中,中国影视该如何面对,电视连续剧《闯关东》以其成功的艺术实践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启示,即一定要植根于民族文化厚土之中,努力创造具有鲜明民族特色、浓郁民族文化氛围,并对海内外观众具有强大吸引力和感召力的优秀作品,这才是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影视应走的正确路向。
[关键词]全球化;《闯关东》;民族特色;中国影视;前行路向
鼠年新春虽已渐行渐远,但是时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每晚黄金时间播出的《闯关东》却仍然激荡在我们心中。这部52集电视连续剧以其巨大的魅力深深吸引了全国广大观众。千人万众倾情收看,街谈巷议各抒己见,一个《闯关东》热迅速在中国大地形成。这是近年来少有的影视大反响现象,在这一现象背后,有很多问题值得我们深思。
在被《闯关东》深深震撼的同时,人们不禁要问,同样是处于市场经济背景之下,《闯关东》为什么就没有媚俗倾向?同样是写普通人的生活故事,为什么《闯关东》却能拥有悲壮和崇高?一样地在写爱情,《闯关东》为什么就能做到不满足感官冲动?同样是大众艺术,《闯关东》为什么就能震撼观众和提升观众?一样地具有鲜明的教化价值,《闯关东》为什么就能使亿万观众为之迷醉?这一连串的“为什么”,不仅是对《闯关东》的肯定和赞扬,同时也是对那些媚俗的、平庸的、世俗的消费文化作品的不满与批评,而且证明了那种所谓当今观众审美情趣低下,只喜欢在影视中寻求感官刺激的说法是一个伪命题。我们无法否认少数观众对影视的期待视野可能是这样,但对大多数观众来说,恰恰是我们拿不出更多的像《闯关东》这样的优秀作品。它一点都不讨好观众,但却拥有了太多的观众;它一点都不空洞说教,但却深深震撼了亿万人民。它不仅顶住了来自市场经济的负面冲击,而且以鲜明的“中国制造”身份接受了来自全球化的挑战。在中国影视所面临的新世纪两大难题面前,即如何面对垒球化的挑战和如何面对市场经济的负面冲击方面,它都交上了让人民满意的答卷。
可以认定,无论是在中国观众心中还是在国外观众面前,《闯关东》都是一部民族特色极为鲜明,民族文化十分浓郁的优秀作品。它对民族文化的表现和对民族特色的建构,走的是一条以区域文化来凝聚民族文化的艺术途径。在52集的宏大体式中,导演和编剧为我们展开了一幅又一幅齐鲁大地与东北大地的风情画卷。在这里,我们不仅看到了山东平原,茫茫大海、山海雄关、边陲冰城、林海雪原、大豆高梁,而且看到了淘金一族、砍山放排、贩卖山货、寻奇觅珍、商贸苦旅、土匪强盗、侠义之士、族群纷争、祭祖敬神、婚丧嫁娶。这一幅又一幅齐鲁大地与东北大地的风情画卷,既生动表现了两地的区域文化特色,又把对民族文化的表现落到了实处。中华文化总图是由多个区域文化共同组成的民族文化总图,各个区域文化既有鲜明的个性特色,又无不在自己身上流淌着中华文化血脉。不同区域的文化既相互交汇渗透,又共同支撑着中华文化的多元性与包容性。可以说,中华文化只有在区域文化中才表现得是那样实在具体和形象生动。如果说,愈是民族的才愈是世界的,那么,我们也可以说,愈是区域的才愈是民族的。《闯关东》正是通过对区域文化风情的成功描绘,而使作品弥漫着浓厚的区域文化氛围,并由此具有鲜明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在海内外观众面前摇曳着中华文化的迷人风姿,显现着“中国创造”的独特风采。
《闯关东》的民族特色与浓郁的民族文化氛围更突出地表现在它写出了中华民族一种具有历史纵深感的精神品性。剧作讲述的是从清末到“918”事变爆发时,山东农民朱开山一家为生活所迫而离乡背井“闯关东”的悲情故事。“闯关东”这种民族行为是中华民族尤其是山东人民在特定历史背景下进行的民族大迁移。和千百万先后闯荡关东的山东同胞一样,朱开山一家在走向关东的千里流亡中,经历了来自自然的尤其是社会的种种磨难。关山迢迢、大海茫茫、饥饿冷冻、病魔缠身、冰天雪地、亲人离散,而官兵、土匪、乡霸、土豪、流氓和日本侵略者等各色人物的先后登场,又给朱开山一家的闯荡关东增添了更多的艰险。但是,这一切的艰难险阻包括意想不到的飞来横祸都压不垮朱开山一家那顽强的生存意志和坚忍的生命意志。这中间演出了一幕又一幕撼人心旌、催人泪下,让人感动不已的悲剧故事。于是朱开山一家在走向关东的艰难行程中和到关东以后的艰难境遇中,其共同表现出的震撼人心的精神意志全都集中在一个“闯”字。在这样一个“闯”字之内,既有着坚忍顽强、遇挫弥坚,也有着相濡以沫,共赴艰险。燕赵大地,多慷慨悲歌之士中华民族,有至刚至强之人。在朱开山一家所共同表出的“闯”字精神中,正是山东大地区域文化精神与中华民族传统精神的融合凝聚。
在朱开山一家身上所表现的中华民族的精神品性中,除了这样一个“闯”字之外,还有一个感人至深的“爱”字。他们身上所共有的这一个“爱”字,其文化内涵是极为丰厚与深沉的。这里既有爱家爱亲人爱朋友,更有爱国家爱民族爱同胞。这两介层面上的“爱”字,既让我们从这一家子身上看到了中华民族的伦理道德之美,又让我们感受到了中华民族的深明大义之美。
在朱开山一家人身止,其伦理道德之美是无处不在的。朱开山独闯关东、苒闯金沟,历经苦难、至刚至强、无怨无悔,他原意把天犬的苦难压在自己一个人身上,而不说半个苦字和难字。为的是他的家,为的是他所深爱的妻子儿女。朱开山的妻子外柔内刚,胸怀爱心。继朱开山之后,她带领三个儿子和一个儿媳再闯关东,同样是历经苦难、无怨无悔。无论是在闯荡关东的路上,还是既到关东以后的艰难境遗中,她都是爱的化身。她不仅深爱自己的丈夫和儿子,而且深爱着她的儿媳,并对她所遇到的一切遭逢不幸的人都奉献了一颗金子般的爱心。对遭逢了太多不幸的儿媳鲜,她无时不在挂念,尽其所能给予她母爱。对被传武冷落的儿媳秀,她心存愧疚,倍加呵护,总想用自己母爱能对这位心中装满了苦水的儿媳多给一点补偿。就是对一个离开了父母而又身患严重传染病且奄奄一息的日本孩子一郎,她也像对待自己的亲生儿子一样把他从死神手中抢救回来,并让他在自己格外的爱抚之下健康成长,完全将他视为自己家庭中不可分割的一员。而当一郎长大,其生身父母找来要领走一郎的时候,尽管她心中极度难分难舍,但她还是慨然地让他们把自己这位“儿子”领了回去。朱开山之妻在剧中的所有表现都是感人至深的。在她的身上,不仅表现了中国农村妇女坚忍顽强、勤劳节俭、温柔敦厚的传统美德,更表现了一种善良慈祥、关爱儿女、一心为家、施及他人的伟大母爱。这似乎是一种超越时空、超越国界、超越种族、超越政治的人之母精神,更是中国妇女从历史纵深处流传下来的母亲之爱。面对这位平凡而伟大的母亲,可以使人心得到净化,让人性得到升化。于是,剧中的“传文妈”便成为中国妇女之伟大母爱的形象载体。除朱开山和他的妻子外,朱家
的儿女们和儿媳们也无不具有一种中国式的伦理道德之美。他们孝敬父母、夫妻互敬、关心他人、深爱家庭。为了自己所爱的人和所爱的家,他们就像自己的父母一样,愿意让自己去承受一切苦难,并同样无怨无悔。
浓凝在朱开山一家儿身上的“爱”字,不仅表现在如前所述的伦理道德、人性人品层面,而且表现在爱国家爱民族爱同胞的民族大义层面上。朱开山在年轻时,就参加了义和团抗击八国联犀入侵的武装斗争,他刀劈“洋妖”,舍身忘命、十分英勇。义和团运动失败后,他被迫流亡关东。自此以后,他和他的一家所共有的民族大义便集中表现为对日本侵略者的仇恨与反抗。在传杰坚持要开山河煤矿之初,他坚决度对。但当他一旦明白这是不让日本人占领中国的煤矿时,他便毅然支持传杰的主张,并由此展开了为保持山河煤矿的开采权而与日本人展开的艰难斗争。在斗争失败之际,他毅然把山河煤矿炸掉,为的是不让日本人得逞。当传文受日本人利诱而一时糊涂为日本人所用时,他和他的妻子都陷入了爱恨交织的巨大痛苦之中,并最终下定决心不认这个儿子。面对着带兵冲进家门的森田,他义正词严地说:“森田,我们中国人得活着,得好好活着”,“你们由本人得滚回去,滚回去的时候,这里得留下你们日本人的一片尸首!”就连曾是王爷家格格的传文妻,她也能抛却情缘,为国为家大义灭亲。至于传武,在至刚至强、爱国爱家上,更是朱开山的真正传人。在“918”事变发生前后,作为中国军人的他,面对着日本人在东北的猖狂肆虐和他所尊敬的“少帅”奉蒋介石之命不予抵抗,他心中充满了极度悲愤。最终还是违抗了军令,奋起抗日并为国捐躯。他所深爱的鲜儿,此时虽已是外号叫“三江红”的“匪首”,但她也毅然率领自己的兄弟加入了传武指挥的抗日战争。最后,就连曾一时糊涂而成为日本走卒的传文,面对着弟弟传武的尸首,他也幡然醒悟。家仇国恨一起涌上心头。他毅然开枪打死森田,并跪下向父母认错,实现了爱国良知的美的升华。东北沦亡了,不愿作奴隶的朱开山带着自己剩下的家人,怀着无比的家仇国恨,离开东北,走回山东老家。在茫茫雪野中,这位刚强的老英雄对着他的家人,对着雪原,对着苍天说:“国家亡不了,我们朱家也亡不了!”“亮子会长大的,那时候谁也别想欺负咱们中国,那时候,咱们中国一定会强盛起来。”
这就是感人至深、震撼人心、万众叫好的《闯关东》。它以对区域文化风情的生动展示,对山东人民一部悲壮移民史的浓缩描述,对普通人身上伦理道德之美的动情讴歌,对由区域文化养育的豪侠之气的形象表现,对中华民族代代相传的爱国精神的着力张扬,对平凡中的伟大的深深发掘和对悲壮崇高之美学形态的成功创造,而使自己成为一部具有鲜明民族特色,浓郁民族文化氛围,并受到广大观众普遍欢迎的优秀影视作品。《闯关东》的成功告诉我们,在全球化的时代,不是不要民族化,反而要坚持和加强民族化。伴随着强势经济而来的美国影视、西方文艺并不可怕,关键是我们自己一定要建设强势的民族文化,一定要努力创作更多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并有强烈吸引力和感知力的影视作品。我们不仅要以这种作品去感召国内观众,而且要以这种作品去吸引世界人民,向他们传播我们的中华文化,让他们从中感受中华文化的无穷魅力。我们既要放眼看天下,以海纳百川的阔大心胸去吸纳世界各国的优秀文化,更要着力于创造让海内外观众为之感动的优秀影视作品。中华大地是一片滋生世界名作的文化沃土,中华民族是一个养育世界文化名人的伟大民族。强大的祖国、优秀的传统和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是我们敢于面对全球化冲击的强大后盾,也是我们能够创造感动国内外人民的优秀作品的可靠保障。我们当然不应对全球化背景下激烈的文化冲突作诗意化的浪漫幻想,也不要面对着冲进中国的美国影片、西方文艺而惊惶失色,而是要在铸造中国品牌上有志一同、多下工夫。使我们在影视上的“中国制造”不仅能在国内文化市场上与“外国制造”争一日之长,而且能在国外文化市场上与竞争对手一比高低。这正如香港著名作家曾敏之所说:“置身于全球化的时代,必须以一种开放的态度来积极地吸收,丰富我们的文化,以坚持我们的民族特色文化和优良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