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实现高校文化传承职能的思考

2009-07-14张小芳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09年12期
关键词:课程体系大学专业

现代高等学校的三大职能表现为:培养人才、发展科学、服务社会。高等教育的社会价值包括政治价值、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高等教育对文化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传承、改造和创新方面。”[1]高等教育的文化传承的意义不言自明,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应该成为高等学校主导性的价值诉求。通过高等教育,使人类长期积累的文明成果得以延续和传承,这是高校的基本职责之一。因此,“大学理当选择优秀的文化资源”[2],传承优秀的文化资源。

从学生的个体成长来说,生命的意义、道德规范、理想和信念,都是文化赋予的人的价值世界。高校的基本职能之一是文化育人,其中包括狭义的课程教育和广义的文化熏陶。经历规范的课程教育和潜移默化的文化熏陶,大学生将形成较为稳定的价值观念,因此,文化育人是高校的灵魂和价值核心,也是高等学校之所以成为高等学校的根本所在。由此我们说,高校的专业设置、课程设置应该实现其文化传承的重要职能。

一.文化传承与职业训练的矛盾

高校的课程体系目标,应该是为实现社会需要对课程体系发展的方向和课程体系的育人功能所作的设计,主体就是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要考虑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社会需要的必要性,二是人的发展的未完成性,三是知识现状的总体性。这是高等教育的目标来源问题,亦即知识、个人和社会三个基本来源。[3]课程体系的设定规定了人才培养的方向。简而言之,社会需求与个体需求决定了人才培养目标方向。

社会需要是多方面的,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无疑会转化为人才培养确立的依据。社会需要转化为人才培养目标,必须通过课程体系目标的建立来实现,课程体系目标应该是为实现社会需要和育人功能所作的设定。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科技的发展,大学的专业设置、课程设置更体现了其社会需求本位的一面,专业教育及其相关的职业训练成为高校主导性目标。人文素质教育、文化教育的形式化、边缘化较为明显。

以笔者所在文学院为例,下设如下专业:汉语言文学、广播电视新闻学、历史学、对外汉语四个专业。在这些专业中,从近几年的招生情况看,汉语言文学、历史学专业招生数目比例陆续降低,但汉语言文学专业中新增的高级文秘方向招生比例在逐年增长;适应社会发展需要这几年新兴的广播电视新闻专业、对外汉语专业招生人数逐年增加。从专业发展趋势看,应用型专业发展趋势较好,更体现社会发展需求。同时,在文学院各专业开设的课程中,也存在着学习兴趣,学习重点的偏移。作为中文本科专业的学生,需要有深厚的文学、史学知识的积累,而文学、历史知识的学习无疑需要有时间的积淀,需要有潜移默化的过程。但就目前情况来看,文史知识的学习缺少合适的土壤和环境。从学生学习的角度看,缺少积淀的空间与范围,社会环境的浮躁与及时功利性无疑深刻地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心态。从社会大环境来看,目前学生就业压力已经压倒了一切,文秘、广播电视新闻学等学科的新兴毫无疑问地证明了这一点。而文史学科的务虚性使得选择这些专业的学生面临着更大的就业压力,因而专业兴趣在不知不觉而中会被磨损、淡化。如何处理好文化传承和职业训练的关系是高校学科建设面临的重要课题。

作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应该系统学习并掌握语言与文学的专业知识、基本理论,应该在大学阶段有坚实的积累和沉淀,才能实现文化传承的意义。但是,这类课程从社会实用角度看,其应用意义一般不会很明显和直接,简而言之,大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这些知识的实际应用并不多。大学所学专业知识与工作的脱节已经成为一种极为普遍的现象。近年来这样的一些现象来越来越明显:除却屈指可数的几家名校的毕业生,普通高校的文学、史学、语言类本科毕业生大多从事的是文秘、文员等应用型行业,在这些行业中,本科生的动手能力、工作能力未必强于相近专业的专科生。因此我们说,在高校课程开设和学习中,文化的传承与职业技能的训练存在交叉而又矛盾的关系。作为延续文化传承的纯文学、史学学科,如何保有新鲜的活力,这是高校开设课程必须迎对的问题。同时,注重专业培养、职业训练是高校课程建设适应社会所做出的必然选择,但是,高校的课程绝不能

仅以职业训练为目标和方向,除却服务社会的职能,培养人才与科学创新也同样是高等教育的基本职能。

二.实现高校文化传承职能的有效措施

1、处理好高校课程体系之间的关系。

高等学校的课程可以理解为高等学校的教学科目及其内容,也可广义地理解为知识的选择与组织。不同的课程在高等教育中的职能和作用是不同的,从专业发展规律、专业教育规律的角度来划分,高等学校的课程可以划分为普通教育课程、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这样的划分体现了高等学校课程的层次关系。高校的教学计划中一般这样表述课程关系:通识课程、专业课程以及文化素质教育课程。

高校通识教育的课程,应该是人文、社会、自然三大学科中最经典的内容,其中的核心课程应该根据专业特点进行设置;同时,大学四年所修课程应该具有层递性,即低年级学习重点应该是夯实基础,其中包含文化养分的积累,专业基础知识的奠定。高年级学生所修课程应该注重专业知识面的延伸和专业技能的训练。

我们再来看通识教育与文化素质教育的区别与交叉。通识教育是专业教育的基础,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较全面和系统的知识结构。文化素质教育强调人文教育,重视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目前,高校开设的文化素质课程有这些类别:教育和心理科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历史文化、语言文学、社会科学、体育科学、艺术欣赏、自然科学等等。由此,如果需要对这两者作一个区分,那么,通识教育的意义在于作为高校教育阶段的基础教育,打好专业知识建构的基础,从时间安排看,通识教育课程应主要开设在低年级阶段。而文化素质教育所包含的人文、历史及自然科学的知识既不属于专业性过强的某一门学科,也不应该是专业课程的基础学科,它的意义应该在于激发专业知识学习的兴趣点,在于使专业课程知识的学习融会贯通,在于学生各项能力的全面提高,在于使专业知识的学习走向更高深的境界。它应该贯穿于大学阶段的整个学习过程。在普通教育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学习的基础上,专业课程的学习与拓展必定拥有了可供发展的空间,专业素养的延伸也有了更深厚的基础。

因此,我们说,在通识课程、基础课程、文化素质课程的学习积累过程中,既需要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又需要有自然、科学、人文知识的融会贯通,不能使专业学习的视野狭隘化。依据这样的课程体系目标培养出的大学生才是既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又是个性充分发展的合格人才。

2、专业培养目标具有可发展性空间。

合理的专业培养目标应该是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同时也应该是切合人的全面发展需求的。大学专业培养目标的设置既要考虑到专业人才的培养,又要体现文化传承的内涵。在专业培养目标达成的基础之上,文学、历史、哲学的基本知识和艺术的基本修养应该是大学生培养目标的基本内容,同时,文科学生还应该加强自然科学教育,提高科学素养。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应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需要的合格人才,同时,这样的人才才能发挥创造,更好地服务于社会。简而言之,高等学校课程既要为大学生的专业成长提供条件,同时也要为他们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提供可能性。

目前,在有些国家的高校里,专业已经不再是一个预设的固定单位,而是通过学生选修一系列的课程或是课程组从而形成的适合这个学生的课程体系。这样,就不再是几十、几百个学生学习同一个专业,而是几个学生甚至是一个学生学习一个专业,这就要求高校能够开设适应所有个体学生发展的所有课程。目前,中国的优秀大学大约能向学生提供3000-6000门课程,美国的优秀大学则能够向学生提供9000-10000门左右的课程。显然,我们的高校与国外优秀学校的课程设置的差距是明显的。在我们国家,由于学生人数很多,这样的课程设置未必合理,但是,其中蕴含的合理因素是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即,专业培养方案要有一定的空间,要有可变化的柔韧性。其实,其间的道理很简单,专业模式有固定性、预设性,学生个体有多样性、发展性,同一个专业培养目标肯定不适应于不同学生的发展需求。合理的专业培养应该就有目标的预设性,具体方案的可变性空间。

一些高校采取选修课程改革来体现专业培养的空间。选修课程是指“在一定范围内允许学生选择修习的、与专业培养目标有一定关系的课程”[4]。在课程设置时,把选修课区分为限定选修课程和任意选修课程。限定选修课程是指必须在一组课程中选修的课程,这一专业的全部学生都必须选修,这类课程往往是对必修课程的补充,以充分实现专业培养的特点。任意选修课程是根据学生自己的需要选修的课程,可以是本专业课程,也可以是跨专业的课程。这种选修课程改革的实行有利于在达成专业培养目标的同时,培养出适应性、应变性较强的通才。当然,我们也发现,由于各种主客观条件,目前高校选修课程的建设可以说是参差不齐,不少高校的选修课程其实仍旧是面向本专业的所有学生开设的,其选修的意义并没有体现,学生一般把这类课程理解为不太重要的专业必修课程。在这种思路下的课程学习,必然达不到课程设置的目的。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可以看到学生自由选课的局限性,学生选课时往往不是根据课程内容本身,或者是自己的兴趣,而常常是根据选课的时间是不是有利于自己,所选课程的学分是不是容易拿到,或者所选课程是不是有立竿见影的应用性进行选课。这些都是我们面临的实际问题,需要在实际运行中进行更有效的探索,使选课既利于学生专业知识结构的建构,又使学生所学知识具有全面性,涉及人文、社会、自然三大学科中最经典的内容,从而把学生培养成为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

3、区别普通高校与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方向。

高等教育目标中存在个人与社会关系的价值选择。现代高等学校的职能主要表现为:培养人才、发展科学、服务社会。培养人才是高等学校的中心任务,进行科学研究、发展科学是高等学校培养高水平人才的保障,是高等学校区别于其他不同层次学校的基本要求。如前所论述,高等教育目标的制定应该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人的发展需要。从本质上看,人的发展需要和社会的发展需要在本质上并不对立。人的发展需要与社会的发展需要是辨证统一的,通过满足人的发展需要来满足社会的发展需求,而满足社会的发展需要最终又是为了满足人本身的发展需求。

高等教育中本专科教育的差别不是层次的高低,其差别主要在性质任务上。高等专科院校特别是高等职业院校侧重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强调应用知识与技能的掌握,学生毕业后大都从事本专业的技术工作,对专业基础理论不作过高要求。普通本科院校的培养目标,则要求学生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从事本专业工作或本专业科学研究的基本能力,能解决相关的理论与实际问题。目前,本科专业培养目标也在向应用型方向发展,注重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但是,我们说,本科教育目标培养的人才与专科相比,应该具有更深厚的文化素养和理论基础。同时,职业性、服务社会是高职院校的根本属性,强调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以社会本位价值取向为主导,并不意味着不需要学生的个性发展,个体的道德情怀、人文素养与专职技能一样有着重要意义,在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应该是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

大学是基础教育和走上工作岗位的过渡阶段,大学所学知识决定了未来的工作方向与可能性。由于世界经济形势和中国国情特点,近几年就业压力增大,大学阶段的职业技能训练显得尤为重要。顺应社会需求,职业技能训练不仅仅是高等专科职业学校的必然要求,全日制本科大学的学生也需要有系统的职业训练,这样才能有助于他们将来走向社会,走上工作岗位。但是,大学之“大”决定了大学的教育教学目标不能止于职业教育,研究性的学习是大学学习的根本特征。职业训练绝不是大学教育的根本目的。简而言之,如果高等教育的目标定位在职业训练,并把这种实用主义哲学和经世致用的思想发展到极致,那么大学的理想追求就会失去目标,大学也就会失去以人为本的情怀。重视基础、弘扬人性、追求人的全面发展应该是高校的发展目标,真正的人文主义教育并不在于口头上的标榜,而应该渗透在专业教育之中。合格的大学生除了要有专业基础知识,更应该拥有成熟的心智,精神的完满和健全的人格。应试教育、专业教育不应该遮蔽人的全面发展。

由此,我们说,做到文化传承与职业训练很好的结合,才能不辱大学的使命,并顺应时代的要求。

参考文献:

[1]《简明高等教育学》,周川主编,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2006.5,75。

[2]《保守与开放之间的大学精神》,刘铁芳,《书屋》,2002.8。

[3]《高等教育学》,王伟廉,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1,159-169。

[4]《简明高等教育学》,周川主编,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2006.5,116。

张小芳,女,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南通大学文学院教师。

猜你喜欢

课程体系大学专业
三维视角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艺养教育”凝练与艺美课程体系建设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部分专业介绍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专业修脚店
至善
探秘那些不冷不热的专业
中国最美的十所大学
门槛最高的大学(前1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