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解读记叙文的方法鉴赏诗歌

2009-07-14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09年12期
关键词:春花秋月山居王维

蒋 焰

语文学习最先接触的是记叙文,小学生开始学习写作时也是训练记叙文,可以说记叙文是所有学生最熟悉最易接受的。既然这样,我们就从学生拿手的记叙文入手,用解读记叙文的方法来解读诗歌。

解读记叙文就要先找出它的基本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结果等,进而把握其主旨。

因受字数的限制,诗歌追求语言凝练,初学者在鉴赏时有一定的难度。“诗言志”,诗的本质就是作者以诗歌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思想意志。我们完全可以把一首诗还原为一篇记叙文,通过解读其要素进行切入,就很容易把握诗歌的主旨了。

我在教学实践中就是这样带领学生入门的。

如学习王维的《山居秋暝》:

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时间:“秋暝、新雨后、晚来秋”——秋天的一个夜晚,一场小雨过后。

地点:“山居、空山”—— 一座空旷的山里。

人物:“晚年惟好静”的王维。

事件:“我”(王维)在山中看到了明月、青松、清泉、岩石、翠竹、莲花等自然美景,看到了浣衣女和渔家人悠闲自在的生活图景。

原因:这世外桃源般的生活正是“我”追求的理想境界,与我厌恶官场追求人格美的心境完全契合。

结果:“自可留”——“我”决意留在山中,归隐山林了。

经过这样一分析解读,诗中作者想归隐的主旨就显而易见了。

再如学习杜甫的《蜀相》:

蜀相

丞相祠堂何处寻,

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

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

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

时间:杜甫晚年的某一天。

地点:锦官城外诸葛武侯祠。

人物:长年漂泊而又年老多病的杜甫。

事件:“我”(杜甫)因仰慕诸葛丞相,特来拜谒武侯祠。

原因:“我”看到了武侯祠台阶上春草碧绿,听见了树叶间黄鹂百转千啼,想起了刘备三顾茅庐求得贤才,诸葛亮先辅刘备,后佐刘禅,出师未捷,鞠躬尽瘁。

结果:“泪满襟”——联想到自己年老多病功业未就,发出壮志难酬的深切叹惋。

词也可用这种方法进行解读,如李煜的《虞美人》。

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明月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时间:成为阶下囚后的某一天。

地点:囚禁生活的小楼上。

人物:南唐后主李煜。

事件:回忆过去作为君王的生活——“春花秋月、雕栏玉砌”。

原因:高高在上的君主沦为阶下囚,过去醉生梦死的生活一去不复返了。

结果:“愁”——对故国深切怀念的主旨就自然流露出来了。

诗歌鉴赏是近年来高考的必考题,初中生升到高中后,由原来的读背诗歌变为鉴赏,一时无所适从。用解读记叙文的方法把握诗歌主旨,这种入门方法是行之有效的,各位同仁不妨一试。

蒋焰,教师,现居湖北襄樊。

猜你喜欢

春花秋月山居王维
大海里并不能自由往来
走哪条路好
《临夏日山居》
山居秋暝
山居秋暝
满天星
Semantic Change in Grammaticaliz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