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背影》教学设计

2009-07-14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09年12期
关键词:月台橘子背影

剡 成

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集体背诵《游子吟》。《游子吟》经久不衰,千百年来拨动着无数读者的心弦,广为人们所传颂。它的魅力就在于诗中亲切而真淳地吟诵了一种普通而伟大的人性美——母爱。“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曾唤起天下儿女们多少真挚的怀念。是的,“可怜天下父母心”,父母的美德是一笔巨大的财富,是无私深沉的父母之爱沐浴着儿女们的成长。今天我们学习著名作家朱自清的《背影》,这是一篇表现父子之情的典范之作。让我们一起走进朱自清,走进《背影》,去体会那份曾让无数读者感动过的感动。

二.通读全文 整体把握

1.听朗读录音。要求: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学生放声朗读,勾画出文中最感动自己的地方。

三.探究原文 分析形象

1.文章中几处写到父亲的“背影”?用笔勾画出来。本文着重写的是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看到的哪个背影?

学生自学,然后讨论并归纳:

文章四次写到父亲的背影:(1)开头写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2)父亲去买橘子爬月台的时候。(重点)(3)父亲下车往回走,深入人群的时候。(重点)(4)最后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父亲的背影。

2. 提问:文章为什么要抓住人物形象的特征“背影”来命题立意、组织材料?背影在文章中起了什么作用?

学生自学,然后讨论:

(1)文章以“背影”命题,别开生面,含蓄隽永。

(2)文章以“背影”为线索,有详有略。

从组织材料来看,开头破题——点出背影;望父买橘——刻画背影;父子分手——惜别背影;结尾思念——照应背影。因此说,背影在文章中起线索的作用。表现了父亲对儿子深挚的爱,抒发了儿子对父亲深切的思念。

2.提问:试从课文中找出写父亲送儿子上车的过程中说的四句话。联系上下文,如何体会这些话朴实而简短的特征及所表达的怜爱儿子的感情?

学生自学,讨论后归纳

(1)不要紧,他们去不好。(本没有时间亲送,但儿子在心目中高于一切,惟恐有闪失 ,所以话语含关怀)。

(2)我买几个橘子来,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几个”虽不多,但关怀却是无微不至。)

(3)我走了,到那边来信。(父亲又惦念路途平安,要等到儿子回到北京来信报平安,才能放心。)

(4)进去吧,里边没人。(惦记儿子怕丢失行李。“进去吧”提前说,反映出父亲担心儿子劳累伤感的微妙心理。)

4.提问:试找出课文中几次写到儿子流泪,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学生自学:讨论后归纳——四次流泪。

(1)第一次:到徐州见父亲,后见满院狼籍的东西,又想起祖母去世不禁簌簌地流下泪——悲哀的泪。

(2)第二次: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的流下来——感动的泪。

(3)第三次:等他的背影沉入来来往往的人群——我的眼泪又来了——离别的泪。

(4)第四次: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伤心的泪。

试从课文第六段父亲爬月台买橘子一段中,体会一些关键词语,说说为什么是关键性词句?

“蹒跚”:与“胖子”相呼应,表现出父亲举动艰难,步履不便。

“探”:从月台下去,用“探”字动作写的很准确。

“攀”:显示出月台的高度,攀的吃力可以想象。

“缩”:写脚的动作,把怎样爬月台写得更细致。

“向左微倾”:点到爬的困难,这一动作的描写,细腻而又简洁,给人一个过程的动态,使读者可以想象。

四.口语训练 进行辩论

有人说,本文失之伤感。“一个20岁的大男孩是不是还要父亲这么照顾,而面临离别,是不是会这么容易流泪,我很怀疑。”你的看法呢?各抒己见,也可以与大家讨论一下。

五.烘托气氛 小结全文

播放录音磁带《父亲》,在歌曲中烘托气氛。布置作业,课外拓展

1.收集“亲情”的名言二则。

2.说说你一位亲人的特征。

3.孝敬父母,疼爱子女,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今天该不该发扬这种美德?为什么?(200字左右)

板书设计:

一.开头破题——点出背影悲哀的泪

二.望父买橘——刻画背影感动的泪

三.父子分手——惜别背影离别的泪

四.结尾思念——照应背影伤心的泪

剡成,教师,现居甘肃华亭。

猜你喜欢

月台橘子背影
主题:背影里的爱
所有的……
橘皮猜想
那月台
背影
摘橘子
沉下去,浮起来
背影
背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