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效课堂呼唤教学激情

2009-07-14陈洪仁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09年12期
关键词:激情文本语言

2009年我听了评优课、公开课、示范课、研究课50多节,教者精心准备,教法各异,有些课可圈可点,但大多数课给人的感觉不是特别的好,缺乏震撼力,总觉得像缺少点什么,仔细品味,反复琢磨,发现缺少的是激情——教师的激情。长期的教学实践告诉我们,语文课真正上得好有一个基本点:即教师上课要有激情,只有拥有了激情,方可谈其它,否则一切皆空。

那么教师的教学激情从何而来呢?我有以下几点不成熟的思考:

一.教师的教学激情来自于对事业、对语文和对学生的爱

对事业、对语文和对学生的爱,应该是激情的源头活水,对教育事业怀有远大的理想,兴趣广泛,性格乐观、豁达,这是每一个激情教师必具的素质。只有对教育事业热爱,才可能在备课时将那本教案当作艺术品来细心雕琢、仔细玩味;只有对学生热爱,才可以像对待自己的孩子那样发掘学生的优点,树立学生成功的信心。只有对语文教学充满热爱,才会有一种高亢的精神状态,才会在上课的过程中“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注入自己的情感体验,融入自己的人生感悟,从而使学生心灵受到碰撞,智慧得到启迪,潜能得以挖掘。这样的课堂,教学激情就会不求而至。

事实表明,像于漪、钱梦龙、魏书生、余映潮、李镇西……这些成功的激情名师,无一不是对事业一腔热忱,对语文教学满腔挚爱,对学生无限关爱。

语文课堂是心灵呼唤心灵、情感点燃情感的圣地。当教师怀着对教育的满腔热忱、对学科知识的深切感悟、对学生的真挚情感走向课堂,引导学生通过思考、讨论、训练,激起他们探究的热情,那么,学生获得的就不仅仅是心智的启迪,更拥有创造美好人生的快乐。激情洋溢、忘我投入的课堂一定会给学生留下终生难忘的印象,对学生产生终身受益的影响。我在教史铁生的《我与地坛》时,把自己的坎坷遭遇袒露在学生的面前,用自己刻骨铭心的体验剖析史铁生的心灵倾诉……在讲到史铁生的母亲是怎样用钝铁配制了一把爱的钥匙,打开了残疾儿子封闭的心锁,“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总是要加倍的”时,我讲了我与母亲的一个故事,随后又让同学们回忆生活中类似的故事,有的同学是边哭边讲……家长会时,家长说不知孩子为什么忽然一夜之间变得懂事啦,成熟啦!

二.教师的教学激情来自于对文本的深透把握与感悟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这样写道:“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的确,从古到今,名篇佳作之所以传诵千古流芳百世,是因为诗人作家的笔墨,饱含着自己的思想感情,有的甚至凝聚着心血和生命。被选入现行教材的有许多这样的名篇佳作,像《陈情表》《琵琶行》《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等篇目,教师应根据文本的喜、怒、哀、乐,把作者在文中寄寓的情思化为教育者的灵魂,用心灵来解读文本,“披文入情”,满怀激情带领学生一起含英咀华, 这就要求教师对文本的深透把握与深刻感悟。

一名好的语文老师,不论拿到什么课文都能从容面对,挖掘出文本之“新”和内涵,获得自己的个性解读。他往往打破常规,敢于大胆取舍,深透把握教材,始终抓住文本的精魂,确定教学目标不求全而求精,集中一点打攻坚战,灵活运用教材,让文本站立起来,把课教活,每课都能给学生一些东西。

教师对教材熟谙于心是上课有激情的一个重要方面。一位老师讲授《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拓展到《水浒传》时,不带教材讲义,而将文中人物、情节、各种评论烂记于心,课堂上,眉飞色舞、神采飞扬、口若悬河、妙语连珠,悲壮处,慷慨激昂、怒目含泪,课堂上鸦雀无声,令所有学生动容。他的课堂像剧场,像布道场,更像磁场,好像给人注射了兴奋剂一样,让人赞叹不已。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被打动了,就会自觉地、由衷地、深入地去感悟文章的精髓,这样还愁教师无激情、课堂不高效吗?

三.教师的教学激情来自于对教学语言的娴熟运用

激情教师大都具备出色的、丰富的语言表达能力。有的教师善于启发诱导,语言就像磁铁一样吸引着学生,达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目的;有的教师能引导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语言就像是美丽的彩虹一样,色彩丰富而鲜明;还有的教师擅长讲读,语言气势宏伟,感情饱满。轻重缓急的节奏,抑扬顿挫的语调,引人入胜的语境,再配上适当的肢体语言,或低沉婉转,或激昂热烈,激情语言拨动学生的心弦,从而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增强其学习的内驱力。

有激情的教学语言往往优美、生动,富有较强的感染力。有激情的语言,就像是冬天里的一把火,可以燃烧起每个学生的热情,像是一曲动人的歌,可以打动每一个学生的心,更像是一坛陈年的老酒,可以让每个学生沉醉不已。我在上孙犁《荷花淀》时是这样导入新课的:“2000年7月,荷花飘香的季节,以‘诗体小说独步现代文坛的孙犁老人离我们而去了,他虽然去了,但他写的《荷花淀》至今仍散发着幽幽的清香,万万千千的中学生在这清香中低吟、沉醉,时时升起感情的旋律。今天就让我们撑一艘心灵的小船,向荷花淀深处满溯,去观赏一下如诗如画的白洋淀风光,去认识几位淳朴、机智、多情的青年妇女,看一看她们对丈夫的痴情、对祖国的爱以及她们身上洋溢着的那种蓬勃的人性之美。”

激情教师的教学语言往往因时、因地、因人、因文而变,如描述情景叙述事情要生动形象,议论分析要激扬有力,抒情要真切感人,过渡要平实简洁,总结要清晰明朗,起始要沉稳有力。只有教师的语言丰富多彩了,语文课才会有激情,才更吸引人、更打动人,语文课堂的高效自然就实现了。

四.教师的教学激情来自于勤读书、勤积累、“满腹活水”

激情教学是美的教学,需要的是智慧。智慧离不开博识,博识离不开读书、积累。一个思维敏捷、激情奔放、知识广博的教师一定会让学生惊叹不已,百般信服。“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要想激情满怀、洒脱自如地搞好教学,教师除拥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外,还必须“满腹活水”,与时俱进。那么“满腹活水”从何而来呢?最关键的是要做到一个“勤”字:勤读书、勤看报、勤学新知识、勤写读书笔记、勤积累教学典型资料、勤反思领悟。著名的特级教师窦桂梅说过:“激情不老——只要读书在,激情就在。”“胸有诗书气自华”,惟有不断地读书,不断地积累,才能使我们谈吐优雅,风度潇洒,激情满怀。

勤积累教学典型资料,这里既包括积累名师的教学理论、方法、案例,新颖新鲜的时事素材,又包括积累自己的精彩的教学片段,为此,我已积累了10本“教学文摘”。还写过一篇《激情·课眼·积累材料》的论文。有人说我讲课有激情,我想这主要要归功于我能依据教学内容,灵活地引入“时代活水”,让学生在时代的新鲜气息中倘佯,在新、美的气氛中收获。主要归功于我能巧妙移用平时积累的教学资料。我们自己要有一桶水才能给学生半桶水,自己“满腹活水”才会让我们的课堂丰富起来,激情起来。

多年的教学经验使我悟到:课堂上没有激情是不可能教好语文课的。李镇西老师说过一句话,“教育者应是个性情中人,各种教育现象都会在他心中掀起喜怒哀乐的波澜,孕思考于胸中,谴激情于笔端,扬激情于课堂。”老师带着一股激情走进课堂,学生会因教师的激情而兴致盎然。特别是在学生基础一般、思维不活跃、语言表达能力又不够好的班级里,更需要用激情式的语言、激情式的心态去实施教学。因为学生是发展中的人,是具有潜能的人,他们的头脑不是一个填知识的容器,而是要用激情去点燃的火把。

请牢记:激情不是表层的张扬,也不是肤浅的铺陈,不是华而不实的渲染,更不是声嘶力竭的叫喊。激情是教师的内在风度,激情是教师综合素质的体现,激情是真实的、由衷的,而且又是感人至深、振奋人心的情感的自然而充分的流露。

高效课堂呼唤教学激情,我们应珍惜每一次走进教室的时光,快行动起来吧,让语文课堂充满激情。激情点燃智慧,智慧燃烧语文。语文,因为激情而更动人;教师,因为激情而更可敬;教学,因为激情而更精彩;课堂,因为激情而更高效。

参考文献:

1.王一枝《语文教师对教学要充满激情》安徽合肥市包河区教育局教研室

2.周和枝《语文课堂教学需要激情》黄梅县刘佐乡中学

3.郑士明《新课标呼唤语文教师的激情》新课程(教师版)2007(9)

陈洪仁,教师,现居江苏徐州。

猜你喜欢

激情文本语言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萌动的激情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搭文本之桥 铺生活之路 引习作之流
文本与电影的照应阅读——以《〈草房子〉文本与影片的对比阅读》教学为例
图志
我们的激情瞬间
户外激情
我有我语言
语言的将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