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记念刘和珍君》的行文思路
2009-07-14李和平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三册第三单元的首篇课文《记念刘和珍君》是中国现代散文名篇,也是鲁迅重要的代表作之一。不仅是现在的语文教材,在过去几十年的语文课本选文中都有它重要的“一席之地”。由于本文的思想情感的深度和语言的严谨深奥,再加上篇幅的长度,教师如何在两个有限的课时里上好这篇课文?我们不妨通过把握该文作者的情感态度,来带动学生深入掌握本文的行文思路。同时,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内容是本课的一个教学重点和难点,抓住了这一重点和难点,就能够在有限的课时里深入地上好这篇课文。
经过学生讨论和教师概括,作者的情感态度可以概括为两个字:“爱”和“恨”。作者爱的是以刘和珍为代表的进步青年和请愿群众,恨的是以段祺瑞执政府为代表的反动势力及为其掩饰罪行的文人学者,以及麻木不醒的“庸人”。只要牢牢掌握住鲁迅先生在本文中体现出的这两种强烈的思想感情,其行文思路就很容易把握,从而突破对本文的一些重难点的把握。
全文共7节,第一、二小节交代写作缘由;第三、四、五节为纪念主体,写刘和珍及其遇害经过;第六、七小节揭示这次事件的教训和意义。我们可以反过来追问一下:为什么要先交代写作缘起?那还不是因为作者太爱像刘和珍这样的进步青年吗,她们无端喋血,难道不应该写点东西纪念她们吗?而又因为恨,恨段政府的凶残,恨“学者文人的阴险的论调”,为了让人牢记这笔血债,为了唤醒国人打破这“非人的世界”,也“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因此,为了一个简单的写作缘起,作者就足足用了两段的篇幅来写,非这样写不足以道出鲁迅先生的爱与恨。
交代清楚写作缘起之后,本来可以直接写这次惨案中刘和珍们遇害的经过,可也正是由于鲁迅先生对如刘和珍这样的进步青年的爱,他又先写了第三节来记叙刘和珍生前的事迹,侧重写了她在女师大学生运动中的出色表现。作者写刘和珍在学生运动中和平时的表现,反复写她“始终微笑着,态度很温和”,为下文刘和珍惨遭枪杀作了铺垫,更为下文第四节段政府“有令”说她们是“暴徒”的无耻慌言作了强有力的控诉。由此,鲁迅先生在第五小节中怀着悲愤的心情追叙了刘和珍等无端遇害的具体经过。同样因为爱,鲁迅极力赞扬烈士临难沉着、勇敢和互相救助的精神;因为恨,通过胜于雄辩的事实进一步声讨反动军阀屠杀爱国青年的滔天罪行。
本来,纪念文章写到第五节就可以结束了,因为通过这五节,作者已经把自己的爱和恨的态度表达得很充分了,如果就此结束,本文同样很完整。但是如果真这样结束,鲁迅就不是鲁迅了,鲁迅之所以深刻,就在于,他还要总结此次事件的教训和意义,并且不是用一节,而是两节的篇幅来阐释总结教训和意义。这部分先否定了徒手请愿的做法,痛心地指出爱国青年的牺牲没有解决什么问题。非人的世界“依旧太平”,并以“煤的形成”作比喻,深刻阐明“人类血战前行的历史”往往要付出极大的代价,才能前进一小步,而且“请愿是不在其中的,更何况是徒手”。鲁迅并没有因为刘和珍她们轰轰烈烈的死而不去深究其徒手请愿的弊端。并沉痛指出这次惨案的经验教训,意在告诉国民认清反动统治者“吃人”的本性,吸取血的教训,改变战斗方法。表面上看鲁迅好像多无情啊,人都死了这么多,死得这么惨,还说这些青年的什么不好呢,不好的当然只是段政府及其御用文人学者之流。但是只要再深想一层,还是同样出于对像刘和珍这样青年的爱,他才在这样悲情的氛围下还不忘总结教训:不能够这样徒手请愿啊,要避免人员伤亡采取更有效的方式去达到同样的目的。然后才将笔锋一转在第七节高度评价和热情歌颂了她们“这一回在弹雨中互相救助,虽殒身不恤”的优秀品质和崇高精神,肯定了死伤者对于将来的意义:“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鼓励“真的猛士”奋然前行。
全文的行文思路就是这样在基于对进步青年的深沉的爱和对反动势力的刻骨的恨当中,当行则行,当止则止,曲叠深致,跌宕起伏,于复杂心绪的不可言说处,通过情感的张力言尽心中的深爱、悲愤和激励之情。
李和平,教师,现居贵州铜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