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中国企业主动走向世界的战略举措
2009-07-13汤海燕
汤海燕
【摘要】2008年,全球经济遭遇金融风暴“寒流”,但同时也给我国企业“走出去”带来了契机。金融危机致使国际上对我国经济、企业寄予了较高的期望。如何抓住机遇,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走向世界,是摆在我国企业面前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金融危机 走出去 经济结构 跨国经营 战略举措
所谓的金融危机,是“危”中蕴涵着“机”,对我国企业来说,既充满了挑战,也充满了机遇。全球金融风暴造成的国际购买力下降、人民币升值,一方面影响外资到中国采购原材料,另一方面又影响我国产品出口。此时,我国企业更应逆势而上,积极“走出去”,既可以避免人民币兑美元升值的出口劣势;又可以使有竞争力的产品直接到国外销售从而降低出口成本,绕开贸易壁垒。
回首改革开放30年,我国实施了“引进来”战略,通过从国外引进资金、先进技术与管理经验等,有效地弥补了我国经济建设过程中资金和技术的巨大缺口,不仅拉动了经济的快速增长,还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在新一轮全球产业分工中赢得了一席之地,成为经济全球化的受益者。然而这种以“引进来”参与全球化的主要形式,使我国的外向型经济基本上处于由外商投资整合我国企业和资源而形成的一种被动式的国际化过程。随着我国经济技术发展水平的提高,这种被动式的国际化外向型已经不能适应新的形势,国家外向型经济模式正在由“引进来”战略转向“引进来”与“走出去”重组国际经济资源相结合的国家战略。
一、金融危机,中国企业“走出去”正当时
1、“走出去”战略的内涵
“走出去”战略的狭义内涵是指到境外投资办厂,广义的内涵表现在四个方面,即弥补我国国内资源和市场的不足;把我国的技术、设备、产品带出去,才能更有条件引进和更新技术,发展新的产业;由小到大逐步形成我们自己的跨国公司,更好地参与全球化的竞争,更好地促进第三世界的经济发展。关于“走出去”战略的内涵,我国商务部解释为“包括对外投资及其他跨国经营活动”,具体指对外投资、对外工程承包和对外劳务合作三项业务。
从“走出去”战略形成和发展过程来看,企业“走出去”是全方位的,内容是丰富的,形式是多样的。但客观地讲,国家着重强调的是要鼓励和支持有比较优势的各种所有制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从事跨国经营。企业跨国经营以投资为前提,对外直接投资则以跨国经营活动为基础,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随着国际分工的加深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世界经济进入了一个以全球化为显著特征的新时期。经济全球化的一个重要体现就是全球范围内国际直接投资活动规模的日益扩大,作为直接投资活动载体的跨国公司有异常迅猛的发展,对外直接投资成为参与国际分工、增强综合竞争力的关键。在以跨国公司为核心的“国际生产体系”的时代,对外直接投资是我国“走出去”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行对外直接投资是我国企业积极应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挑战、维护国家经济安全、主动参与国际分工、规避国外贸易壁垒、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的重要举措。
2、“走出去”战略的现实意义
早在2000年3月,江泽民主席在出席全国人大上海代表团的全体会议时就指出,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们要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并努力掌握主动权。必须不失时机地实施“走出去”战略,把“引进来”和“走出去”紧密结合起来,更好地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
全球化经济形成了以知识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主体、以跨国公司为依托的格局。要增强中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就需要建立中国自己的跨国公司。中国跨国公司的产生和发展是建立在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基础上的,没有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中国跨国公司是发展不起来的。根据中国商务部统计,2007年,我国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248.4亿美元,同比增长40.9%;2008年,我国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406.5亿美元,同比增长63.6%(见表1)。
应当说,中国跨国公司出现和壮大的过程,正是中国开始由对外投资小国向对外投资大国转变的过程。根据英国著名的跨国公司问题研究专家邓宁(J.H. Dunning)的投资发展周期理论,一国的对外投资发展与该国的人均GDP数量密切相关,呈现正比例关系。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均GDP在2500—4750美元时,其投资发展到了第三阶段。在这一阶段,该国或地区的对外投资会明显增加,与外国直接投资的差距大大缩小直至趋于平衡。到人均GDP超过5000美元,就进入第四阶段,这时对外投资将会超过外国直接投资。据专家预测,到2020年时,中国将成为对外投资大国。按照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到2020年中国的人均GDP将达到3000美元以上。而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以上,将使该国进入对外投资大幅度增长阶段,即进入跨国公司全面加速发展的新阶段。
通过实施“走出去”战略,我国经济面貌发生了一定的变化。特别是进入新世纪后,它的意义可以看得更加清楚了。
(1)提升中国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截至2008年底,我国对外直接投资额突破500亿美元,达到521.5亿美元,其中非金融类直接投资406.5亿美元,占78%;金融类115亿美元,占22%,境外中资企业超过一万家;我国对外承包工程累计完成营业额2630亿美元,签订合同额4341亿美元;我国对外劳务合作累计完成营业额559亿美元、合同额599亿美元、累计派出各类劳务人员462万人;我国对外设计咨询累计完成营业额26.7亿美元,签订合同额46.6亿美元。通过具有宏观影响力和国家长远发展战略意义的对外投资,提高国家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在国际资源分配中争取一个更加有利的形势并改善与相关国家和地区的关系。
(2)推进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邓宁(J.H. Dunning)、弗农(R. Vernon)和小岛清(K. Kojima)等一些西方学者曾就对外直接投资对投资国产业结构升级的效应进行过专门论述。对外直接投资对中国产业结构升级的正效应主要通过以下两个途径得以体现:一是以对外直接投资方式获得本国匮乏的国外自然资源,通过缓解稀缺资源对生产的抑制作用来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二是以对外直接投资的方式将技术已经成熟或已标准化的生产能力过剩的产业和已失去竞争力的“边际产业”转移到国外,通过为新兴产业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来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3)发展跨国经营、加快培育中国的跨国公司。第一,最大限度地利用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在外资企业“走进来”的同时,中国有实力的企业“走出去”,各自发挥优势,主动从全球获取资金、技术、市场、战略资源,更多地分享经济全球化的好处。第二,利用跨国公司产业调整的机会,中国有实力的企业可以以自己的比较优势重组他国产业和企业,获得市场份额和技术来源,培育与经济大国相匹配的跨国公司。可见,实施“走出去”战略是我国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国际分工体系和竞争体系,发展跨国经营和培育跨国公司的战略性、全局性和长期性的重大举措。
3、企业“走出去”面临新机遇
(1)外部环境发生了有利的变化。一是受金融风暴影响,处于危机中的美国金融机构、金融资产迅速贬值,为缓解这些企业的资金压力,以美国为代表的欧美国家不得不降低对外国企业的投资门槛,以求广揽资金,全力“救市”,放宽了资本进入金融领域的限制。二是各国先后出台振兴经济计划,救市资金逐步到位,这也为我国企业开拓市场带来了新的商机。尤其在环保节能、绿色经济、品牌经营以及商业网络等领域,相关国家与我国开展合作的愿望迫切。三是金融危机促使部分国家缩减对外援助支出,在此背景下我国适时扩大了对外投资合作,既能突出雪中送炭的作用,也可为拓展发展中国家市场打下良好的基础。
(2)企业内部需求日益迫切。目前我国外汇储备近2万亿美元,有优势、有条件“走出去”的市场主体不断涌现。他们在引进先进技术、拓展国际市场、提升产业结构等方面的需求也愈加迫切。历史经验告诉我们,经济的衰退时期必将伴随着企业间并购行为的产生和经济格局的调整。在1998年金融危机之后,欧美的很多企业和金融机构廉价收购了大量的海外资产。持续的“去杠杆化”过程让全球很多企业都面临严重的流动性短缺,已危及企业的生存,企业迫切需要通过多种渠道融资,这正好与中国企业的投资需求形成互补,中国企业对外并购阻力陡然减轻。通过参股或购买世界一流的企业,中国企业便可以较低的成本从中获得这些企业的技术、品牌、管理技巧以及市场。另外,金融危机造成了人民币对美元和欧元的升值,对外直接投资是企业规避汇率风险的又一个选择。
二、制约我国企业“走出去”的因素
尽管我国近年来在实施有步骤、分阶段地“走出去”战略构想上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总体上仍处于起步阶段。目前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占全球总量的比例还很低,中国企业“走出去”的通道不能称之为畅通,“走出去”并非坦途一片。
1、政策因素
(1)对外投资立法不健全。“走出去”与“引进来”相比,法律法规、政策措施不配套。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政府将主要精力放在了“引进来”方面,优先考虑的是制定和完善引进外资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而对外投资的立法却始终空白。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企业跨国经营活动的日益发展,中央和地方政府也制定了一些相关政策和规定,对企业的对外投资活动进行规范,但远未形成完善的政策体系,对外投资管理仍处于不成熟阶段。
(2)对外投资项目核准程序仍不顺畅。按现行规定,不同类型和金额的对外投资项目要经过国家发改委、商务部及地方相关主管部门的核准,需要企业报送的相关材料虽然按最新规定有所减化,但仍相对繁杂,企业还是很难在短期内备齐;若想得到中央外贸发展基金、进出口银行政策性贷款、出口信用保险、援外优惠贷款等方面的政策扶持,则要更费周折。另外,国家和地方的外经贸主管部门之间还存在相互牵制的问题,令企业无所适从。
(3)对外投资促进体系尚不完备,投资保护机制缺乏。企业从事跨国经营,往往面临着较大的政治、经济风险和竞争压力。为鼓励企业“走出去”,发达国家政府往往通过提供优惠的政策,建立必要的对外投资保障体系和保险制度,签订双边投资保护协定和避免双重征税协定等措施来保护本国投资者的合法权益,鼓励和引导企业开展对外投资。目前,我国政府的对外投资促进体系还不完备,在对外投资政治、经济风险担保等方面的制度建设上还几近空白。长期以来,我国企业几乎是在没有任何保障的情况下独自承担对外投资的政治和经济风险。
(4)对外投资信息服务尚不完善。毋庸置疑,企业在收集各国投资环境和市场信息方面的手段是十分有限的,且成本高昂。向社会提供公共产品是政府的应尽之责,全面、系统、准确、及时地向国内企业提供对外投资相关信息是政府具体实施“走出去”战略的重要一环,本应大有作为,然而长期以来,外经贸主管部门在为企业提供外国政治法律环境、投资贸易环境及文化风俗等信息方面做得还不是很到位。
2、企业因素
(1)缺乏全球化战略意识和现代化经营管理手段,缺乏国际竞争力。中国企业还普遍缺乏全球化战略意识和现代化经营管理手段,在经营理念和方法上都无法适应国际竞争的需要,仅仅满足于占领国内市场,“走出去” 意识淡薄,即便是一些有实力和比较优势的企业也未将对外投资列入企业的发展规划。多数国有企业产权不明、机制不活、管理不善,未能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形成先天制度缺陷,难以肩负起“走出去”的大任。“走出去”是在母国之外与跨国公司共舞,是更高层次的国际合作与竞争,具有更大的风险性。当前,与国外跨国公司相比,中国企业总体水平还不高。在“世界经济论坛”公布的国际竞争力报告中,中国微观经济竞争力始终属于排序最后的20%之列。我国企业总体上还处于转换机制、学习和适应国际化经营的阶段,与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相比,无论技术实力还是国际竞争经验,都处于弱势地位。
(2)缺乏技术创新能力,企业核心竞争力弱;缺乏品牌意识,品牌打造能力低。新产品替代老产品是技术发展的必然。在国际高端市场中,国产品牌几乎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这是中国企业“走出去”的致命弱点。中国境外企业技术创新和研发的能力相对较低,多以技术含量低、劳动密集型产品作为自己的发展定位,缺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没有形成独特的优势和竞争力。没有技术创新就没有延续企业发展的市场需要的新产品,没有市场需要的新产品储备必然导致产品被替代。随着市场的发展,这些高劳动密度、低技术含量的产品在经过一段时间之后一定会逐渐步入被淘汰的阶段,企业也将随着产品被淘汰而退出竞争的市场。这是企业面临的严峻问题,也是一些“走出去”的企业失败的自身原因。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历史也不算短,但企业的品牌意识和品牌打造能力明显不足,大部分靠低成本、大批量维持并运转。举个简单的例子,现在全世界平均每人有一双中国制造的鞋子,每人有28件中国制造的服装,但是这些大都零乱地摆放在国外的超市,没有品牌,价格低廉。品牌意识差使得创业和发展之路越走越窄,企业前景暗淡。品牌树立和打造能力低使得国产产品一直坐“冷板凳”,无人问津,这是中国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的重大障碍。
(3)缺乏明确的对外投资战略,投资规模较小,投资地区分布不合理。首先,中国很多企业缺乏对外投资的长期发展战略,目标极不明确,有的是为了“走出去”而“走出去”,有的则是一种随机行为,缺乏科学论证。一些企业不善于利用国际投资方面的法律、会计、资产评估等相关信息服务,前期准备工作不充分,对境外经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也考虑不周全,结果往往造成投资的失败。根据有关部门的调查分析,境外投资项目赢利、持平和亏损各占三分之一。也就是说,有67%的境外投资是不赚钱的。此外,经贸部的统计还显示,一部分基本持平或亏损的企业实际上处于“休眠”状态,即没有多少经营活动。其尚未撤资、注销的原因是项目报批成本很高,投资者宁可勉强维持,也不愿轻易放弃海外的“窗口”和据点。因此可以说,“走出去”的企业真正获得成功的、能赚取利润还很少。
其次,尽管近年来境内投资主体实力有所增强,境外企业的平均投资规模有所扩大,但总体上多数境外企业的投资规模仍然较小。据商务部统计,3439家样本境外企业的平均投资规模为965万美元,其中资源开发类企业规模最大,而制造业企业的平均投资规模还不足百万美元。从平均水平上看,发达国家单一目的跨国投资的平均金额是600万美元,发展中国家为450万美元,而我国境外企业中方投资100万美元以下的比例还很高,500万美元以上的只占23%,这种投资规模水平不仅远远低于发达国家,而且也低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
最后,我国的对外投资主要集中在亚洲尤其是香港地区。2007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总量的62.6%分布在亚洲各国和地区,其中绝大部分在中国香港地区;拉丁美洲占18.5%;北美洲占4.3%,主要流向加拿大和美国;欧洲占5.8%,主要流向俄罗斯联邦、德国、英国等国(见图1)。投资过于集中增加了经营风险,不符合投资市场多元化的要求。就我国对外投资而言,应逐步形成“亚洲和拉美为主,发展非洲,拓展欧美”的多元化市场格局。
(资料来源:中国商务部《2007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
(4)缺乏对外投资资金和高素质的跨国经营人才。我国企业开展对外投资遇到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自有资金不足,而国家的信贷支持力度又不够,其他融资渠道也相当闭塞,从而使得开拓国际市场困难重重。除了一些列入国家投资计划的资源开发和境外加工贸易项目得到政府资金支持外,多数项目的资金要靠企业自己解决。有些境外企业虽然有着很好的销售市场,产品技术和质量也能达到当地较高的水平,但就是因为资金短缺,不能扩大生产规模。同时,企业进行跨国经营需要大批高级的金融人才、科技人才、管理人才和法律人才,他们不仅要熟练掌握外语,还要通晓国际法和国际商业惯例,而我国企业恰恰缺乏这方面的复合型人才,人才瓶颈已经成为当前制约企业“走出去”的明显障碍。
三、实施“走出去”战略的政策措施建议
在当下金融危机,为了有效地实施“走出去”战略,充分发挥这一战略对我国企业和我国经济的积极推动作用,在企业和政府层面上都应采取一些切实具体的措施。
1、政府层面应采取的措施
(1)加强总体规划和宏观管理,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政府对企业“走出去”战略的支持是多方面的,出发点在于降低在境外投资的风险。如提供宏观政策指导、提供信息服务、提供金融支持与投资保险、提供财政支持、提供相应的资金支持和提高政府工作效率等等。政府有关部门要提高境外投资审查规则的透明度和审批程序的规范性,简化审批手续,降低交易成本。
令人欣喜的是,我国政府为了积极鼓励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支持,可以说,我国政府支持企业“走出去”的政策体系正在逐步形成。目前国务院已出台一系列重要的指导性文件。
在政策支持方面,商务部会同有关部门在财政、信贷、保险、税收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的扶持政策,还积极协助企业拓展融资渠道,鼓励政策性银行和商业性银行为企业“走出去”提供信贷支持。在投资促进方面,商务部通过举办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哈尔滨国际贸易洽谈会、国际投资促进论坛、中国工程和技术展览会等多种形式的促进活动,为中外企业搭建交流与合作的平台。中国正以实际行动向世界传递积极信号,表明愿意与世界各国一道通过相互开放市场、促进互利投资合作,共同应对金融危机带来的挑战。
(2)推动“走出去”与“引进来”的动态均衡发展。“引进来”与“走出去”好比对外开放的两个轮子,都是企业在全球范围内优化资源配置的重要途径。就全球平均水平看,发展中国家对外投资和吸收外资的平均比例为1∶3左右,远远高于我国1∶11的水平。要改变目前“引进来”政策明显优于“走出去”的状况,需要统一制定“引进来”与“走出去”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加强二者间的融通互补。更要积极探索“引进来”与“走出去”的互动模式,形成内外联动、先出后进、先进后出的交互发展局面。企业可以通过先“引进来”提升自身实力后“走出去”,也可以先“走出去”通过增资扩股再将外资“引进来”,尽量消除“引进来”与“走出去”泾渭分明的思维定势,形成国内与国外整合式经营、资本国际化运作的新局面。特别要强调的是,不要只认为“引进来”之后才能“走出去”,实际上“走出去”之后也完全可以“引进来”。要注重境外企业的生存状态,努力塑造境外企业的良好形象和产品信誉,通过境外企业向外国公司间接展示国内母公司的吸引力,最终将外国资本“引进来”,形成资本的内外循环往复流动。
2、企业层面应采取的措施
(1)更新意识,转变观念,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和跨国经营管理体系。无论是体制问题还是经济发展制约,归根到底还是观念的问题。如果观念不改革、不更新,缺乏国际眼光和时代精神,不能站在全球化的角度思考问题,那么在面对来自机制、体制等方面的问题时就会止步不前。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企业面对的市场已经国际化,竞争对手和方式已经国际化,由此派生的管理方式、运营手段等都已经深深打上国际化、全球化的烙印。企业要走出国门,参加全球竞争,没有一套现代化的经营管理体制是不行的。企业必须加大改革力度,健全和完善自身制度建设,加强内部结构治理,提高反应速度和运转效率,节省运营成本。要学习和借鉴世界著名跨国公司的管理经验,建立产权明晰化、管理科学化、投资主体多元化、激励与约束机制对等化的公司制度,同时加强内部审计监督,规范企业的投资经营行为,从而建立起自己的跨国经营管理体系。
(2)树立国际品牌战略,加快提升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尤其是核心竞争力。第一,树立国际品牌战略。品牌时代已经到来,市场竞争是产品的竞争,最核心、最关键的是品牌的竞争。品牌是企业的重要资源,已成为企业素质、产品、质量、技术和信誉的象征和代表。培育核心竞争力强的企业,需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己的品牌。中国企业要想“走出去”,要想在国际市场与全球的同行进行抗衡,打造自己的品牌的是极为重要的。海尔成长中经历了一个决定自己长久不衰的关键性战略阶段——名牌战略阶段。海尔的名牌培育遵循着循序渐进和逐步提高的原则,经历了确立名牌、迅速扩张和国际化经营三个发展阶段。海尔一直都将同业竞争重点放在质量和服务上,提出了“有缺陷的产品就是废品”、“先卖信誉,后卖产品”等理念,创立了海尔产品的品牌形象,总结出了一套可移植的管理模式,为海尔国际化战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打造品牌的道路是艰苦漫长的,但我们要想求得生存和可持续发展,必须要有响当当的品牌,不能重眼前利益轻长远利益;必须从低成本的来料加工模式转向品牌竞争模式;必须从追求产品数量的竞争转向追求品牌竞争上来。
第二,培育核心竞争力,提升国际竞争力。简单来说,企业核心竞争力就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形成的独树一帜的、不易被竞争对手效仿和复制的、支持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能力。核心竞争力的强弱决定了一个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和命运,决定了一个企业“走出去”的成败,决定了中国跨国公司的成长速度和存续时间。培育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是要拥有较强的自主创新能力。要树立创新意识,增强创新能力。当今社会有一种评论:只向市场卖产品的是三流企业;又卖产品再加技术转让的是二流企业;只有掌握自主知识产权,在卖产品的同时又卖发明专利的企业才是一流企业。中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相对欠缺,在新技术、新产品的品牌塑造、专利申请等方面与国际同行企业之间仍存在比较明显的差距。要在新的市场生存下去必须加大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培育核心竞争力,提升国际竞争力。
(3)积极培育和组建一批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以全球500强为代表的跨国公司是国际市场竞争的主角。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我国企业在国际和国内两个市场同时遭遇跨国公司的激烈竞争。为了适应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要求企业必须形成合力,优势互补,改变以往那种小规模的分散化局面,积极发展以大型企业为核心,融资本、生产、技术为一体的实力雄厚的企业集团,并以之作为我国对外投资的主体,以联合方式对外直接投资。主要是通过政策倾斜、扶持等措施鼓励国内企业的兼并重组,鼓励已有的企业集团积极走出国门开展跨国投资,以便迅速在国际市场上站稳脚跟,打开局面,同其他国家的跨国公司抗衡,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
当前,我国已经初步形成了一批具有一定规模和实力、发展前景良好的大公司和企业集团,尤其是一些企业通过兼并重组,竞争力有了显著提高。虽然这些企业与国际知名跨国公司相比仍有不小的差距,但毕竟具备了参与国际竞争的实力。如首钢集团,通过进行海外跨国投资,已经成为一个跨机械、电子、化工、矿业等18种行业,拥有12个大公司、158个厂矿、53家联营企业、64家合资企业的国际经济巨人,是我国实行企业集团投资战略的典范。所以,应该继续鼓励企业打破所有制、地区和行业界限,按照市场规律在自愿的基础上兼并或组合。
(4)民营企业应发挥优势,成为“走出去”的主力。民营企业指非国有企业中的联营、股份制、集体、个体、私营和其他类型企业,不包括外资企业和港澳台资企业。目前我国国有企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效益低下,民营企业则被国内外一些人士称之为“最有活力的经济成分”,足以撑起中国经济的“半壁江山”。
罗兰贝格咨询公司曾对中国企业境外投资做过一个详细的研究报告,发现很多的中国企业在海外投资都是失败的,因为他们没有一个清晰的战略重点,带有很浓厚的机会主义色彩,同时缺乏人才。这类企业多为国有企业。相比较而言,民营企业的境外投资更多是从实现企业目标考虑的企业自主行为,所以成功的概率比国有企业要大。
在我国各类企业中,民营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独具优势条件。第一,先天优势。民营企业诞生于市场经济,对市场反映敏感,善于捕捉市场信息,把握机会,尤其是对国际市场上多品种、小批量、个性化需求的出口商品,民营企业表现出极大的灵活性和明显优势。第二,产权优势。民营企业产权最清晰,是谁的就是谁的;责任最明确,自担风险,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不要国家投资,也不要政府承担风险。第三,机制优势。民营企业的机制最灵活,其投资决策果断,工资分配、营销方式有很大的自主权,在国际上的适应性最强,规避市场风险的灵活程度高。第四,成本优势。中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是以成本优势为主,而民营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效能、生产资料的使用,历史包袱等方面明显优于国营企业,尤其是劳动密集型的行业,这种成本优势更为明显。
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我国的民营企业已经初具规模,一些企业不仅是行业的领先者,还享有较高的国际知名度,已经具备了进行对外直接投资、从事国际化生产经营的实力。因此,要迅速制定我国民营企业进行对外投资的方针、政策和措施,大力鼓励大批民营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目前,一批能抓住改革先机、具有敏感市场意识、经营灵活、规模较大的民营企业,如四通集团、万向集团、新希望、华为、科龙、东方集团等都已不同程度地走向国际市场,已率先成为“走出去”的开拓者,其发展前景鼓舞人心。华为作为走出去企业的优秀代表,在投资杜赛多夫市的分论坛上做了经验介绍,其目前在德国通信市场的占有率排名第一,员工也从最初的10余名发展到了现在的200余名,其中本地员工占6成多,不仅在当地广泛开展培训,还积极参与了慈善公益等事业,比如参与杜市的市政绿化建设,使得华为不仅走了出去还站住了脚跟。民营企业的发展速度、质量大大超过了国有企业,一大批资产超千万元、超亿元的民营企业迅速崛起。今后民营企业在我国“走出去”的战略格局中的地位就会更加突出和重要。“走出去”主体是企业,主力是民营企业。
(5)培养和吸纳大批优秀的跨国经营人才。企业开展跨国经营需要大批既能按照国际惯例处理经营业务和商业纠纷,又能了解当地历史、文化、政治和法律,熟练掌握当地语言的高级复合型人才。当前,我国的跨国经营尚缺乏高素质人才,多数海外投资企业是从自己企业选派经营管理人员,有不少管理人员不具备跨国经营应具有的素质,缺乏国际经贸知识,不懂国际贸易惯例与法律法规。我们也可以借鉴西方国家的经验,跨国公司境外投资普遍采用人员本地化战略。公司把少量管理人员派往东道国,多数雇用当地人来管理和经营。而这些派出的少量管理人员则必须是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要懂外文、懂经济、懂法律、懂技术、懂管理。因此,要发展跨国经营,企业应该尽快制定人才战略,通过各种方式和渠道,培养和吸纳高级复合型人才。通过送往国外培训、高薪聘请国外专家、吸收高校、海外学子等多种渠道来广泛吸纳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建立人才储备库,采取有效的措施对现有的人才留住、用好,充分发挥国内人才在跨国经营中的作用。同时也要善于利用东道国的人才资源,从而更好地适应东道国的情况,提供适销对路的产品和服务。比如华为,在德国的多个城市建立了研究所,特别是通信技术的测试中心,其更是华为通信技术不断发展的源泉之一,而这些研发中心集合了德国本土的许多高端人才,他们所贡献的智慧是使华为能称雄于德国通信技术市场的重要因素。
四、结语
实施“走出去”战略是一个长期努力的目标,是国家与企业互动的过程。企业“走出去”战略有赖于政府“走出去”战略的支持,国家“走出去”战略要靠企业“走出去”战略来实现。政府、企业与社会中介机构共同努力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金融危机下,虽然机遇诱人,但中国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仍要采取科学、审慎的态度。在瞬息万变的国际经济环境背景下,中国企业尚缺乏足够的经验、足够的风险防范能力,因此切不可冒进,一定要采取科学的态度对待“走出去”。面对全球经济现状,中国企业要及时了解投资环境变化和潜在的商业契机,把握稍纵即逝的机会,投资前要充分论证,提高投资风险防范能力。可以预见,只要适时把握市场机遇、充分利用国家政策,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将会得到很大的提升,中国企业“走出去”会有更大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小年:金融危机为中国企业“走出去”带来契机[N].解放日报,2008-11-28.
[2] 罗兰:商务部、发改委官员谈鼓励企业跨国投资[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9-04-27.
[3] 曹监平等:浅析金融危机条件下我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19(1).
[4] 陈彬:企业“走出去”正逢其时[N].科技日报,2009-04-27.
[5] 聂名华:论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风险防范[J].国际贸易,2008(10).
[6] 陈清泰:实施“走出去”战略的几个问题[J].上海企业,2005(8).
[7] 陈亚雯:美国次贷危机对中国金融和出口企业的影响与政策建议[J].经济问题探索,2008(8).
[8] 管益析:“走出去”战略:时机把握与路径选择[J].中外企业家,2005(12).
[9] 卢进勇:从无到有——关于加快发展中国跨国公司的几个问题[J].国际贸易,2006(2).
[10] 安徽:基于比较优势的“走出去”战略[J].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4).
(责任编辑:胡婉君)